“谢谢你,红马甲!” 就医途中,您是否得到过暖心志愿者的帮助?

浙江首届“最美医院志愿者”推选活动启动 欢迎大家来推荐

2024-09-25

海报 李雪雪

记者 俞茜茜 林琳 吴双 通讯员 章秀兰

匆匆赶到医院,找不到科室?腿脚不好,上下楼需要帮助?对自助挂号机各种功能不熟悉?如果就医时遇到这些困难,有人过来帮一把,你一定会觉得很温暖。

在各医疗机构,随处都可以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为来来往往的患者及家属提供细致服务。这一抹鲜艳的“红马甲”,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人们带来温暖。

“元老级”志愿者服务超5000小时

微小的努力换来诚意满满的感谢

“做志愿者的收获是无价的”

1953年出生的马平阿姨,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济之舟”志愿者队伍里的“元老级”成员。

“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 2011年,正好在《都市快报》上看到‘广济之舟’招募志愿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为解决‘看病难’问题贡献绵薄之力的机会,就想着去看看情况。”马平此前也在西湖景区做过志愿者,在她看来,景区志愿者的工作像是“锦上添花”,而在医院做志愿者,更像是“雪中送炭”。

因为母亲身体不好,这些年来,马平陪着母亲在各个医院间奔波,非常能够理解患者和家属那种焦灼的心情。

马平记得,有一次在浙二解放路院区,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背在大厅里焦急地走来走去,喃喃自语,走近一听,才发现对方说一口台州方言,担心没人听得懂。她恰好懂台州方言,主动上前说:“我能懂,你告诉我要帮你做什么?”老奶奶眼前一亮,一把抓住马平,瞬间露出笑容。

还有一次,浙二城东院区,一位60多岁的大姐找到马平,说自己想上午完成复查,但是肿瘤内科只有下午的号了,不知该怎么办。马平询问得知,大姐是癌症化疗后来复查血象指标的,之前都是孩子陪着来看病,对就诊流程不太熟悉。她带着大姐去护士台咨询,帮她挂了全科的号,又领着她去科室开检查单。检查做完,这位大姐特地跑来向马平道谢。

“很多人问我,志愿者没有物质回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我们只是简单指引了方向,只是告诉患者消化内科在三楼,甚至只是分享了一张口袋里的纸巾,这些微小的帮助却能换来患者诚意满满的感谢,我收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价的。”

马平退休前在企业做管理工作,来到“广济之舟”,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经常会提出一些工作机制上的改进建议。让她感动的是,她的每一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考虑,“在浙大二院,我感受到了医院最大的接纳和尊重。”

截至今年,马平已经在“广济之舟”服务超过5000小时。她说,参与志愿服务,让她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感受到了爱与关怀的力量,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

护士长退休当上了志愿者

清晨5点坐火车从上海赶来

“这里有我对医院的眷恋,有对患者的爱”

73岁的阮爱蓉退休前,是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长。虽已离开护理岗位,但她那颗为患者服务的心依然炙热,总觉得还有力量能够传递给患者。

从2013年开始,阮爱蓉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第一批“爱在善医”志愿者。新的身份为她创造了别样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陪伴患者们一起走过了11年的光景。

阮爱蓉说,在医院做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包括回答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引导相关科室的位置;帮助患者自助取号、打印报告单;协助病患在自动血压机上测量血压;帮助维持科室的就医秩序等。

这些工作看起来十分琐碎,也微不足道,但却实实在在帮助了许多病患,同时也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些许压力,更是医院一张亮丽的服务名片。

作为曾经的一名医务工作者,阮爱蓉深感医务人员的不易,很多医生半天门诊下来,忙得连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们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他们减少一点压力,中午吃上口热饭。”

做志愿服务时,阮爱蓉也遇到不少对就诊流程不熟悉的患者,为就医挂号、排队、付费等各种手续而头疼和抱怨,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一句主动的询问:“你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一句温暖的关怀:“小姑娘不要急,你可以到门诊服务中心咨询,我带你去!”

一句细心的叮嘱:“等会你不会付款结算的话,可以再来找我,我就在这里。”

咨询引导、付费操作、化验取单等微小的帮助,对阮爱蓉来说再简单不过,但她知道对于病患和家属却是很大的安慰和帮助,减轻了很多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因为不熟悉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有一段时间,阮爱蓉为了照护家里孩子暂住上海,但有志愿者岗位的时候,她从不请假,提早安排好家里的事情,清晨坐着最早的一班火车,赶回医院参加志愿服务。

刚开始大家不知情,还开玩笑说:“阮老师,您志愿服务比我们上班还到得早!”她开玩笑说:“我是打清晨5点的火车来的呢!”

到目前为止,阮爱蓉已经在志愿者岗位上服务了近2000小时。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说:“志愿者是我不能割舍的新身份,这里有我对医院的眷恋,有对患者的爱。”

一周起码5天去医院做志愿者

老伴和女儿也都加入志愿者行列

“帮助别人同时,也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

69岁的朱莲瑛个头娇小,却能爆发出无限能量。她从2011年开始做志愿者,算是浙江省最早一批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前辈”了。

刚开始,朱莲瑛在浙江省血液中心做志愿者,每隔三周的周末服务一次。因为平时空闲时间较多,她在朋友引荐下,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志愿者,每周2-3天。剩下时间,她还会去家附近的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搭把手。

“我喜欢做志愿服务,只要医院缺人手,我就请他们打电话叫我。”基本上,朱莲瑛一周起码有5天在做志愿者工作。“我来,我有空,有需要就叫我。”这是她的口头禅。

在她的带动下,朱莲瑛的老伴、女儿也都加入了志愿者大家庭。“我和先生一起去市一医院做志愿者,他坐地铁,我骑车去。”

对于志愿者的工作,朱莲瑛甘之如饴。每次看到带着焦虑心情来就医的患者,她非常能感同身受:“他们一定很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帮一把,他们的心情一定会好一些。”朱莲瑛说,每次给患者指路的时候,总有人会走错,只要有空,她都会陪着患者一路走过去,送到要去的位置她才放心。

有时,朱莲瑛也会遇到态度急躁的患者。她说,“因为疾病的原因,患者来医院看病心情不好,情绪不佳,容易烦躁也能理解。我们要有同理心,要懂得包容他们。”

志愿者做了13年多,朱莲瑛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达到16798小时,志愿服务公益之星、省优秀志愿者、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更是数不胜数。她说:“我家里有满满一箱的荣誉证书,都是做志愿服务得的。但我觉得这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帮助到别人才是最有意义的。”

就医时您曾接受过志愿者的帮助吗?

欢迎推荐心中的“最美医院志愿者”

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叶小云介绍,现如今,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服务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改善。截至目前,在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45家委员单位中,全部设立了志愿服务机构,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到12万人。

即日起,推出浙江首届“最美医院志愿者”推选活动。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在各级医疗机构就医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暖心的志愿者?如果有,请与我们分享!

可以是一段文章、一封信、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浙医在线正在全浙江范围内寻找“最美医院志愿者”,挖掘他们背后的暖心故事,共同传递这份温暖。

【征集要求】:记录您或亲朋在就医时遇到的志愿者及相关故事,要求内容真实、感人。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

【推选流程】

1.他荐、自荐环节:多种方式广泛征集候选人。

2.初选环节: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浙医在线工作人员将核实推荐信息和事迹,确保真实可信,并初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志愿者候选人。

3.展示和专家评审环节:初选出的志愿者将作为首届“最美医院志愿者”候选人一一展示在橙柿互动App上,评审委员会将结合读者点赞和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入围名单。

4.公示环节:入围名单将在橙柿互动App、都市快报报纸版面、浙医在线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参与方式】

(1)扫码或下载“橙柿互动”App,点击“橙友圈”,找到“健康快报”版块,带上标签#最美志愿者#发帖;

(2)扫描二维码,进入推荐链接,完成表单;

(3)如果有图片、剪辑好的视频,也请一并发到我们邮箱dskbzyzx@163.com(请备注“最美志愿者”,以及您的联系方式);

(4)来信请寄: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218号都市快报健康新闻部(请备注“最美志愿者投稿”)。邮编:310041(注:信件投稿有效期以10月31日送达为准)。

本次活动指导单位: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