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心和仁术,攻克疑难骨科病

创伤与修复重建专家张春从医55年

2024-09-25

张春(右一)团队手术中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致敬名老专家”系列报道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应晓燕 张煜锌

今年是张春从医的第55个年头,71岁的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为骨伤患者排忧解难。

在张春的诊室,除了颈腰椎痛、膝关节炎、腱鞘炎等常见病患,还有慕名而来的疑难骨伤病患者。他们有的是慢性骨髓炎患者,有的是肢体严重创伤患者,常常已经辗转过多家医院,也经历过多次手术,病情却依然反复发作。

“我是医生,以去除患者痛苦为己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用心多去感受。所谓医学,就是仁心和仁术,医者应该遵从内心所愿,身怀悲悯之心,尊重健康和生命,用心用情为患者服务。”张春由衷地说道。

善于发现问题:

一次手术治好骨髓炎

1969年,张春进入部队担任卫生员。1970年,在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始为期3年的临床医学学习。1978年退伍后,张春正式入职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加勤奋好学,为日后在手术台上的镇定自若和游刃有余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那个年代,骨髓炎患者的痛苦令张春颇为感慨,特别是不少血源性骨髓炎患者,有的病变部位红肿暗沉,有的往外渗着脓液,甚至还有的骨头里长满了蛆虫,散发恶臭。治疗慢性骨髓炎,单纯使用抗生素通常无法奏效,必须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这个手术难度极大且术后易复发,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清除创面、剔除死骨、填补空腔、创面缝合等步骤,导致患者不得不分次手术,还要承受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能不能通过一次手术解决慢性骨髓炎患者痛苦?1985年和1986年,他先后前往青岛401医院和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进修显微外科和参加全国第一届显微外科临床应用解剖学班,在理论与实践中打开了思维之窗。张春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总结临床经验,开始探索一次手术治好骨髓炎的可能性。

勇于实践创新:

精进技术造福创伤患者

骨髓炎的一次性手术治疗是根据现代肿瘤学治疗原则对骨髓炎病灶进行扩大清创,因此亦称为根治性清创,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组织瓣转位移植修复重建组织缺损,无张力闭合创口为抓手,整合其他技术与方法综合革新运用完成手术。

在临床实践中,张春还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与临床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密切结合,对肢体不同伤因、不同部位的严重软组织缺损,应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皮瓣、肌皮瓣,依据个体伤情给予精准的修复,取得革新性优良效果。1986年6月,他收治并成功完成了第1例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张春继续改良技术,为了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股前外侧皮瓣的深筋膜挛缩并增厚,他总结出了新经验:如果踝关节侧方组织因伤缺损,用皮瓣中的深筋膜修复可以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而避免关节融合。

带着这样的想法,1987年6月,张春为一位在交通事故中被拖行数米导致右足踝外侧多处皆有不同程度缺损的17岁少年,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术。术后,患者不仅恢复了良好的行走功能,大学毕业后

还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在之后随访的37年里,患者踝关节虽有创伤性改变,但稳定性良好,完全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起初,有不少业内专家对这类手术提出了质疑,但张春并不气馁,事实上,他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自己。1998年,张春为金华一位患有慢性骨髓炎的孩子顺利进行了一次性治疗手术,减轻了孩子多次手术的痛苦,排除了孩子截肢风险。

发挥团队优势:

妙手仁心挽救生命

2002年10月,张春入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为医院当时远近闻名的中医骨伤科注入了西医特色。在这里,张春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带领骨伤修复重建外科团队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充分展示了学科特色优势和临床服务能力。

近些年,因为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导致的损伤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也日益增多。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修复重建外科集中了浙江省内大部分骨髓炎病例,也有新疆、黑龙江等地的患者。

一位因为车祸导致右股骨开放性骨折、右髌骨骨折的新疆女患者,从2014年起,她接受了好几次手术,右侧大腿伤口还是有反复渗出,股骨骨折没法愈合,膝关节也无法正常活动。辗转多家医院后,2017年,她被诊断为右股骨骨髓炎后,慕名找到了张春。检查发现,患者原来右股骨骨折的地方仍没有长好,同时合并感染和骨头的缺损,治疗难度很大。第一时间制订严谨周密的手术方案后,张春主任和其团队对患者右侧股骨远端的骨髓炎病灶进行彻底清理,并进行了缺损骨的自体骨移植。术后,女患者那条已经3年多无法下地的右腿,逐步恢复了行走。

56岁的绍兴男患者,前年因为车祸导致了右侧跟骨骨折,术中因为细菌感染引起了慢性骨髓炎。4年4次手术,男患者的痛苦却并没有减轻。不久前他来到张春门诊时,肉眼可见的伤口可以用触目惊心形容:足跟大面积皮肤发黑坏死,脓液渗出且伴恶臭。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张春及其团队为患者清创并切除烂骨,再利用患者自体的髂骨和小腿穿支皮瓣进行了移植。

每次手术前,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基础上,张春都会和科室成员思维碰撞,制订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考虑到一些手术的复杂程度,张春和团队经常反复比对,仅制订方案有时就需要花三四天时间。手术台上,他一丝不苟,每一个步骤他都胸有成竹。手术后,他将过程复盘总结,手写记下所有细节,抽空就反复阅读,汲取其中的成功经验,与团队成员分享交流。几十年来,张春记录医案的记事本一本又一本,存储照片就达40余万张。

迄今为止,骨髓炎一期手术技术已经帮助了逾千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一次性解决病痛,手术成功率超过95%。

传承引领发展:

突破骨伤难治性疾病

20多年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修复重建外科在张春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郭峭峰主任中医师,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础,以中西医结合与微创治疗为理念,在骨髓炎、糖尿病足、难治性创面及肢体淋巴水肿等临床难治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在传承的基础上,修复重建外科不断攻坚克难,在省内首创改良膜诱导技术治疗骨髓炎、糖尿病足和难治性创面,有效缩短了疾病的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炎患者已超过5000例,5年复发率仅为10%左右;采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低于10%。

2015年开始,凭借成熟的显微外科技术,该团队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淋巴水肿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淋巴水肿是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四肢肿胀可致残。通过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在细如发丝的淋巴管上“精雕细琢”,将浅层淋巴管与真皮下微小静脉进行吻合,重新建立淋巴管-静脉回流通路,疏通了原本堆积在身体内“发烂发臭”的淋巴液,为大量淋巴水肿患者解除了痛苦。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张氏骨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修复重建外科)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除修复重建外科的骨髓炎技术、显微外科等技术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骨伤疗法”,百年正骨技术,结合杉树皮小夹板固定、膏药外用和药物治疗,让很多骨折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关节外科的DAA(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手术、LARTAJET手术,脊柱外科的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治疗盘源性腰痛等技术,切实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