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机器 1分钟做2次核磁共振

无锡一医院涉嫌骗保

2024-09-23

缅甸琥珀中新发现的萤火虫化石

9月21日,中央广电总台报道无锡市民营医疗机构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

无锡市医保局22日凌晨发布公告回应,已根据举报线索受理调查、初步查实,并于8月30日行政立案;目前正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进行全面彻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近日,江苏省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朱医生实名向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反映,从去年开始,医院系统内出现了一些根本没在他们科室做过影像检查的患者病历,病历记录里却有“根据影像做出的诊断”。这些病历全都由医院体检中心陈医生完成,而这名医生并没有操作放射影像科CT、核磁共振仪的权限。

朱医生怀疑医院涉嫌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今年3月,他将没有影像号的病历拍照留证,向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实名举报。在等待调查结果时,他举报的这些病历又有了影像号和片子。随之,他发现了更多问题,包括:

多名患者和他人影像高度相似;

1分钟内做2次核磁共振检查;

影像与诊断左右方向对应错误。

更多问题被发现后,问题病历被设权限已无法查看。

据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新发现!

1亿年前琥珀里的萤火虫

生物发光是自然界中最令人着迷的奇观之一,无论是深海中发光的鱼类还是夏夜翩翩起舞的萤火虫,都不断吸引人类探寻其中的奥秘。最近,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研究在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新发现一枚萤火虫化石。这为探寻生物发光的演化历史打开了新窗口。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古所研究员蔡晨阳向记者介绍,这枚新发现的萤火虫化石保存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代表了萤科动物的一个新属种,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何海坤弗拉马里翁熠萤。

从形态上看,这种熠萤体长不足1厘米,拥有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透明的翅膀。它的腹部末端附近有一个明显的发光器,这是萤火虫特有的生物发光器官。这个发光器官在化石中清晰可见,并且与现代萤火虫的形态十分相似,表明这种萤火虫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发光的能力,且发光器官在演化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

此外,熠萤的触角末端还具有明显的椭圆形感受器。科研团队认为,这可能是特化的嗅觉感官,用于在夜晚寻找配偶。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