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致敬名老中医”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

浙江省针灸名医孔尧其从医六十年

一根银针施仁术, 治病救人济苍生

2024-09-16

孔尧其在门诊

孔尧其用头皮针为患者进行治疗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应晓燕 张煜锌

走进孔尧其针灸传承工作室,80岁的孔尧其依旧腰板笔挺、声音洪亮,进入工作状态,气定神闲,走到病人身边迅速取穴。诊室内,病人满满当当,或坐、或趴、或躺。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子,孔尧其接诊的病人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

遇到中风后口齿不清的老年人,总会俯身过去仔细倾听对方的话语;碰上被疼痛折磨至焦躁不安的年轻人,聊工作、聊生活,针灸前先上“话疗”;面对年幼懵懂的孩童,在轻声细语中安抚,还自备玩具和零食……中医讲究的“三因制宜”——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孔尧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长之路:立志行针

1962年,他高中毕业时恰逢东阳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办中医学徒班,面向当地3所高中招收30名学生。经过考核,成绩优异的孔尧其顺利成为这三十分之一,且名列前茅。

五年的学徒生涯,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在跟师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学习班的老师由省里统一派遣,个个优秀,他目睹了老师们仅凭几声咳嗽便能准确诊断肺结核的神技,也亲历了麻疹流行时,师生们夜以继日救治病人的艰辛。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对中医充满了敬畏,也坚定了他成为一名优秀中医的决心。

从中医学徒班毕业后,孔尧其便开始独立坐诊,主要看内科和儿科。当时的他心中多少有点“外科手术刀”情结,希望病人带着病痛来,当即解决问题高兴返家。他觉得针灸有那么点外科手术的味道——只要治疗到位,效果也能立竿见影。凭着对针灸的浓厚兴趣,孔尧其从而主攻针灸,并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多年来,他苦练针法,还喜欢带着难题寻根究底,翻遍各种古籍、报章杂志,力求学以致用,同时遍访名师,不断充实自身。有一回,孔尧其听闻浙江针灸大师楼百层治好了一位求医数年未愈的呃逆(即打嗝)病人,即登门求教。经楼老悉心传授,获益匪浅。

特色技术:孔氏头皮针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通过对头皮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大脑皮层,调节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孔尧其开始从事头皮针研究并形成了头皮针特色。在大量的实践中,他发现头皮针对中风、偏瘫、面瘫等神经系统病症,各类痛症尤为有效。

1992年,浙江省针灸学会特别成立了头穴专业委员会,孔尧其任头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任期间,在省内外开展了170多场“中国头皮针”专场讲座。

1993年,孔尧其与同道正式合著出版了《中国头皮针》《实用头针大全》等,共同为中国头皮针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年,因其出色的针灸水平,被调至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任针灸推拿科主任。

在总结各流派头皮针经验并与自身实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孔尧其提出“头皮针抽提法”。“抽提法的操作要领一是力度,必须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然后形成爆发力向外抽提;二是速度,即瞬间速度要快,但最好针体不动,每次至多抽出1分许,而不能将针体大幅度抽出。这样,才能保持较大的刺激量,又减少疼痛,有利于反复抽提和长时间留针,维持刺激量。”

2000年12月,孔尧其“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临床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推广头皮针抽提法技术操作规范,颇受同行和病友认可。

之后,孔尧其又以头皮针抽提法为核心,提出了“头针导引法”,并概括出“头皮针,抽添法;边行针,边导引;长留针,常运动”的十八字诀。通俗来说,就是病人扎针时在孔尧其的导引下,配合进行肢体的运动,特别针对中风病人,当下就可以看到抬腿、行走的效果,为更多患者带去了健康和希望。

精湛疗法:让患者站起来

潜心钻研数十年,孔尧其实现了当年“让病人获得立竿见影疗效”的从医愿望。

2000年11月,浙江省卫生厅成立“浙江省名医专家代表团”,赴香港义诊一个月。孔尧其遇到了一位患者,中风20天,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无法坐立,更无法站立。在各路媒体、香港同道和病人家属的注视下,孔尧其先打上一针“枕上正中线”,然后再加上其他头皮针治疗线,随着孔尧其“站”和“坐”的口令,病人开始先坐了起来,又站了起来。几针见效的功夫,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中医的神奇并为之惊叹。

孔尧其表示,对于中风病人是否适合进行针灸治疗,需要进行评估。一方面要评估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意愿,要进行医学教育,引导病人采用中西医协同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急性期和恢复期重要的时间节点,按时治疗,坚持锻炼,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今,在孔尧其针灸传承工作室的门诊,孔尧其和他的团队用精湛的针灸疗法诊治中风偏瘫的患者,让他们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欣慰而去。

“中风不仅患者自我感觉痛苦,又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未来我们要创立同德中风治疗模式,针对中风后3个月以内的患者,实行全托治疗管理,为更多患者谋福祉。这将会是同德针灸科的最大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孔尧其展望道。

传承创新:拓宽诊疗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不断变化,孔尧其的医学理念在与时俱进,针灸的路也越走越宽。

早在1996年,他在《中医杂志》上发表“头皮针治疗郁证的经验”,并拓展针灸在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应用。2004年,主持了国家级项目“头皮针导引法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推广与应用”,并着手研究精神疾病针灸治疗的作用和机理。

2023年6月,孔尧其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论文《针灸治儿科病处方选穴特点》,文中首次提出了“小儿宜针论”。他指出,用针灸调节小儿经络和腧穴,不仅方法众多,操作简便、安全,而且作用直接。

孔尧其认为,针灸对抑郁症、焦虑症、非器质性失眠症、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血管性痴呆、癔症等均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如何把针灸渗透到新的领域去,把简、便、廉、验、安全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六十年悬壶生涯,孔尧其一刻也不曾停止过这样的上下求索。

他对孔尧其针灸传承工作室的成员也是这样严格要求。“不仅要有个人的针灸特色专长,还要博采众长,学习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针灸技术,融会贯通。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针灸疗效,让更多患者获益。”

行稳致远,耄耋之年的孔尧其正带领着他的团队,让针灸这一中医疗法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孔尧其

1944年生,浙江东阳人。曾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带头人,浙江省针灸学会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头穴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香港头针医学会荣誉顾问。现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孔尧其针灸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针灸科顾问。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60年,以头皮针见长,形成并完善“头皮针抽提法”“头针导引法”,擅治神经系统病症(偏瘫、截瘫、面瘫等)、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小儿抽动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痛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痛等)及其他疑难杂症。

主编出版《中国头皮针》《实用头针大全》《瘫痪病的针灸治疗》《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小儿针灸治验》等学术著作6部和参编著作2部。在《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国际针灸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华东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省优秀论文奖等各种奖项10余项。其“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为全国首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