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狭窄无法进食 建议放营养管

90岁食管癌老人坚持回到这里做手术 为什么他会成为这家医院的“铁粉”?

2024-09-16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上周(9月9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的病房见到陶爷爷时,他正躺在床上,枕着一个折叠起来的枕头,将头部垫到舒适的高度。陶爷爷的气色不错,聊起天来思路清晰,如果忽略掉鼻间的氧气管,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

而就在大半个月前,陶爷爷几乎在生死边缘徘徊——由于食管狭窄,他已将近两周滴水未进,每日只能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

吃东西总觉得噎

检查发现食管癌中晚期

陶爷爷今年90岁,黑龙江人,曾是一名语文老师。20年前,陶爷爷和老伴跟着在浙江工作的女儿、女婿定居绍兴。

陶爷爷记得很清楚,查出食管癌是在2021年1月。“其实早一段时间就有症状了,吃东西不顺畅。尤其是吃自家做的白面豆包,容易噎。”还有一回,陶爷爷和家里人去爬山,半道在路边买了茶叶蛋吃,“大家吃得都挺好,就我觉得咽不下去”。时间一久,逐渐觉察出不对劲,陶爷爷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同时做病理切片送检,确诊食管癌。

“当时,孩子们还不肯告诉我,后来实在瞒不住,才说了实话。”陶爷爷和老伴育有三女两子,都非常孝顺,得知消息后立刻打听医院,选择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就医。

由于陶爷爷的病情已处中晚期,再加上他本身有房颤,心脏并不太好,综合考虑,医生认为不适合手术治疗,建议做放疗。“听到已经中晚期,还不能做手术的时候,女儿和儿子直接就哭了。反倒是我说,‘我都没哭,你们哭什么?’他们才控制住。”陶爷爷的心态向来好,他说,“到这把年纪,任何事情都能看得开,包括生死。”

确定下治疗方案,陶爷爷开始在胸部放疗科王跃珍主任团队处接受治疗。

治疗四年间两次复发

食管严重狭窄 无法进食、饮水

需要放置营养管

今年是陶爷爷接受治疗的第四个年头。其间,病情曾两次复发、进展,除了放疗,陶爷爷也接受过免疫治疗和化疗。

去年以来,陶爷爷便开始断断续续难以正常进食,今年8月上旬起,就连水也喝不了了,只能在绍兴当地医院依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仅靠静脉营养支持不是长久之计,有部分营养物质必须经由肠道才能被人体吸收。当地医生建议陶爷爷放置营养管,通过营养管直接输送营养液,以此达到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的目的。

陶爷爷坚持要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因为这里的医护人员态度好,对患者非常关心、爱护。人在脆弱的时候最敏感,心里有‘一杆秤’。”

陶爷爷的子女没有二话,带着父亲赶来杭州,走进著名肿瘤外科学专家、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教授的诊间。

“他会俯下身,耐心、仔细地

听我的每一句话”

在程向东教授的门诊,陶爷爷的感受是两个字——踏实。

当时,陶爷爷的状态非常虚弱,说起话来并没有力气。“每次开口,程书记会俯下身,耐心、仔细地听我的每一句话。”陶爷爷觉得,他会永远记得当时的场景,“程书记一直笑吟吟的,跟我说没问题,‘除了房颤,您没有其他基础疾病,身体底子好,等手术放好胃造瘘管就没事了’。”

感激程向东教授给予父亲信心与安慰的同时,陶爷爷的子女清楚,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父亲毕竟已经90岁了,除了心脏病,因为长期放疗,他还有治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心肺功能都有一定的问题,愿意为我们做手术,医生都是冒着风险的。”

程向东教授牵头,组织相关科室针对陶爷爷的情况进行多学科讨论。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先在术前对陶爷爷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然后进行胃造瘘手术。

8月底,程向东教授团队为陶爷爷做了胃造瘘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癌症是否复发、转移

谁都不能百分百控制

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生活

陶爷爷的主管医生,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俞鹏飞主任医师介绍,进行多学科讨论时,发现陶爷爷的心肺功能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手术风险较大,能否耐受手术是未知数,而且术后能否顺利恢复也是很大的问题。

多学科讨论后,陶爷爷接受了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在胃外科团队以及麻醉科的通力合作下,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老爷子术后的状态很不错,原本因为长时间未正常进食而很久没有排便,随着手术的成功,经胃造瘘管输入营养液,排便也恢复正常,用他自己的话说,‘整个人都舒服’了。”俞鹏飞说。

“确实是舒服了,状态很好。”采访当天下午,陶爷爷就要出院回家休养。未来,在通过胃造瘘管营养支持的同时,陶爷爷也将视情况接受治疗。出院前,陶爷爷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感谢程向东教授团队。“我和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但就像我在诗中最后一句写的那样,在强烈的情感面前,‘语尽情未了’。”

曾经的两次复发、进展以及这次几乎“命悬一线”,似乎并没有给陶爷爷带来多大的打击。“想通点就行啦!癌症的发展这种事,谁都不能保证百分百控制,能有现在的状态我已经很满足了。何况不管是不是癌症,每个人终将面对死亡,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生活才重要。”陶爷爷依旧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