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滑创排的作品 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看?

因为接地气 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2024-09-07

制图 高薇

记者 邵婷

近日,杭州市委宣传部、团市委、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推出“三中全会·杭州青年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专栏,邀请全市各行各业的80、90、00后青年学者、理论“名嘴”、正能量“大V”等,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杭州杭剧团团长董其峰,一起聊聊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决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如何理解这一部署要求?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如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董其峰: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责任保护单位,同时也拥有六项国家级曲艺。我们一直在为杭州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推广不懈努力。

我初入杭滑时,常常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每年参加各类演出300多场,也正是披星戴月地为市民和基层的老百姓演出,让我的足迹遍布工厂、社区、农村等偏远地区,给老百姓送去笑声与温暖。我也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演艺的精华与创作的灵感。

近年来,杭滑创作的大型杭剧现代戏《永远的雷锋》,大型滑稽戏《老来得子》《清清白白》《唐伯虎点春香》等等,都比较符合当代老百姓的生活情境与审美,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也围绕“自然资源保护”“文明城市”“反诈防骗”“乡村振兴”等老百姓身边的热点话题创作了许多作品。

我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使命和责任就是通过文艺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心、勇往直前;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我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社会在发展,文艺作品创作也要跟上时代。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文艺创作要掌握现代科技工具,创新传播手段,跨界融合艺术形式,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比方说,我们去年创作的小品《雷峰塔的故事》就是在刷抖音时看到一则笑话,外地游客来杭州雷峰塔游玩,导游无意间一句调侃“雷峰塔可以镇压母老虎”,男子信以为真,他准备买个模型回家镇压自己家里的“母老虎”,因此闹出了大笑话。

杭滑创排的作品为什么老百姓喜欢看?因为接地气,作品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观众觉得亲切。比方说,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我们就聚焦都市年轻人关心关注的婚恋、住房、就业等热门话题,以喜剧形式展现其内心世界,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

我们始终坚信,曲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是一门包含民众声音与家国情怀的艺术,永远不会过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就是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创作老百姓喜欢看的作品,用老百姓易接受的方式,送到老百姓身边。只有这样才能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激活曲艺的新生动力,让它绽放出更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