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中学圈

那些兴趣未被压制、好奇心没被扼杀的孩子 反而容易成为拔尖人才

昨天一群数学名师解读热点教育话题

2024-09-05

记者 吴艳君

昨天上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举办了一场“科学家进校园——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院士讲坛。论坛的重要嘉宾就是来自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院长励建书,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斯隆研究奖,属于世界级的数学家。

论坛现场“大咖”云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王红权、杭二中胡克元、学军中学张春杰、萧山中学张雪芳、文渊中学肖一君、育才中学盛伟敏、钱学森学校戴灿华……可以说是杭州初高中的“数学天团”一次机会难得的思想碰撞。

拔尖人才

是学生主动生长出来的

来自萧山中学的张雪芳老师,分享了该校在数学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在今年的高考中,萧山中学也有数学150分满分的学生,在数学人才的培养上,她很认同励建书院士提到的观点,“拔尖人才,是学生主动生长出来的。”

对此,励建书院士也说道:“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在学校里成绩最好的,我们要有培养‘天才’‘怪才’‘偏才’的宽容土壤,才有可能让这些孩子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数学极有天赋

但综合成绩一般的学生

该如何找到他的成才路径?

文渊中学的肖一君老师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些学生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因为综合成绩不是很全面,就可能与浙大失之交臂,像这种数学方面的天赋型选手,我们应该如何找到他的成才路径呢?”

对此,励建书也提到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会开放一些课程,给那些对某些领域有兴趣的中学生先修,成绩合格,将来考入浙大后承认学分。假如这个孩子对数学有兴趣,他可以去浙大旁听,如果他考入浙大,就可以免修这门功课。

数学家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吗?

杭州市育才中学的盛伟敏老师提到,育才经过这两年的实践,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有了较好的基础,开发了如《像数学家一样推理》《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等系列课程,打造了清北少年科学院、育才信奥等品牌,培养了一批好教师。育才教育集团有11位清北毕业的老师在一线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集团总校长希望接下来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育才能够做到“学生最优、课程最好、教练最强、服务最细”,创新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在论坛上,盛老师也替孩子们问了院士一个问题:“请问院士您小时候数学成绩怎么样?您是如何喜欢上数学,继而走上研究数学的道路的?”

励建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其实我读书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喜欢数学,我更想成为一名文学家,在我们那个年代,条件比较艰苦,没有什么书,也没有什么老师,但是相比现在的孩子,我们拥有最宝贵的自由,想玩就玩,真正对数学感兴趣的时候,反而有很大的爆发力;现在的孩子虽然应有尽有,但是跟我们那时候比起来,并不快乐,有些教育模式像是在培养‘机器人’。”

在他看来,数学高考149分甚至满分的选手,未必就是最拔尖的人才,反而那些在数学方面有天赋,发自内心喜爱的孩子,将来更有可能在数学领域发光发亮。

励建书表示:“数学家是很难训练出来的,不像运动员,自身天赋加上后天的严苛训练,可以出成绩。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提前去学大学的微积分等内容,而是在厚基础的前提下,让孩子葆有对数学的兴趣,慢慢种下一颗种子,等待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