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福茂”老板的旧宅,如今改造成了艺术馆

杭州百年前金融街,曾是连中三元的明代状元旧居

2024-08-31

比胜庙巷4号 本版摄影 记者 陈中秋

比胜庙巷4号

三元坊巷

三元坊巷9号、11号,杭州市银行业同业公会旧址,当年的银行家大佬聚会地。

中国工商银行羊坝头支行(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河坊街,边福茂鞋店。

(上接B01版)

比胜庙巷4号

曾是边福茂鞋店老板私宅 如今改造成艺术馆和茶室

比胜庙巷的名字源自清代,因巷里有一座比胜庙而得名,据说庙里供奉的是比胜将军,至于这位将军是谁,因为庙已经没有了踪迹,已无从考证。

比胜庙巷的故事,要从南边巷口那幢白墙黛瓦的杭州百年历史建筑开始。定安路地铁站A口出站,往东面一抬头,就能看见这幢老房子。这个季节,沿街的墙角上爬满了一大丛盛放的凌霄花,绚烂多姿,不少路人都会驻足拍照。

房子位于比胜庙巷4号,门牌下方有一个标志牌——2007年,它被列入杭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共三层,是砖木结构院落式建筑,走廊的红漆木质栏杆通透,整体平面呈“凹”字形。

这幢房子始建于20世纪初,原产权人名叫边华勤,是当时杭州老字号边福茂的老板。“边福茂”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是一家专营手工布鞋的百年老店,最早开在杭州长庆巷五老巷口,宣统三年(1911年)迁至太平坊(中山中路)营业,现在河坊街上还有门店。

当时杭州有句广告语,“头顶天,脚踏边”,指的是“天章”的帽子和“边福茂”的鞋子。边福茂一直以匠心工艺、货真价实著称。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盖叫天等名人,都曾在该店定制过布鞋。

后来,“比胜庙巷4号”又成为了杭州商业局所属茶叶厂的茶场,之后改造成员工宿舍。2010年,上城区中山中路保护与综合整治指挥部启动了比胜庙巷4号建筑的搬迁整治工作,2014年,这幢建筑又有了新的身份——杭州禹廷艺术馆,从开馆至今,艺术馆全年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聚焦一些国画类传统艺术,比胜庙巷4号建筑从此蝶变新生。

最近这两年,“比胜庙巷4号”一楼又开出了一家新中式茶馆,文艺腔调很足,叫“三元茶栈” 。取这个名字,老板显然也是做过功课的,据说20世纪20年代,上海同孚洋行茶师就曾租用过此处,开设了三元茶栈,院内至今还保留有一口水井,是历史的见证。

三元坊巷

出过连中三元的超级学霸 也是杭州曾经的“华尔街”

茶馆叫“三元茶栈”,并不是说来这里喝茶要花费三元钱。这个店名,来自比胜庙巷里藏着的另外一条小弄堂——三元坊巷。

三元坊巷,南宋时民间叫它“肉市巷”,由于当时巷中多肉铺宰场。之所以改了名,是因为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明代名相商辂——曾在这里住过。

三元及第什么概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级学霸”。古代的三元及第,指的是乡试第一名、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名。在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总共只有19位,商辂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褒奖这位难得一遇的状元,杭州知府特召工匠在巷口建起青石牌坊,刻上“三元坊”三个大字,并将原菱椒姜巷改名为“三元坊巷”,巷名从明代沿用至今。

商辂不仅学习好,当官也是好材料,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人生就像开挂一样,生前最高官至首辅、少保。晚年的商辂,因不满西厂宦官专权毅然辞官,最后也是在三元坊故居中度过余生。

除了出状元“旺学运”,三元坊巷还十分“聚财气”。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杭州金融业最发达的地方。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浙江第一家民营银行、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商办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就建在三元坊巷这个区块,三层五开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直到今天,这幢建筑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始样貌还保留着,不过已经是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民国九年(1920年)11月,杭州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在三元坊的中国银行杭州分行楼上成立,参加的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华孚银行、储丰银行和道一银行等7家。

这些当时的银行家大佬们,每周都会在三元坊巷9号这栋楼里集会一次,商讨行业内的大政方针,交流业务。因此,有人把这里比作百年前的杭州“华尔街”。

(下转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