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开胃打卡新店推荐

上新了!我的菜

2024-08-24

记者 于清

入了秋,这几天的杭州总算凉快点了。天气一凉爽,胃口仿佛也“莫名其妙”跟着好起来。所以这期美食地图,又要给大家推荐新店了——偶尔也需要换换口味,尝尝鲜嘛。

就在刚刚过去的“热火朝天”的两个月,杭州餐饮业其实也如这天气,“热”气腾腾。冒出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饭店和小餐厅,既有如面馆、馄饨店、汤包店这样的传统小吃,也有创意的地方风味店。但无论是哪种业态,确确实实都能体会到老板们(经营者)的用心——即便是小店,也要经过好几轮试菜,推翻、重来,尽可能以最佳状态呈现给这座城市里的美食爱好者。

去面馆叫一盘炒菜

去馄饨包子店里点下酒菜

一碗面,一碗馄饨,是杭州人少不了的小食。不管早中晚,只要想吃,吃一天都未必会腻。所以杭州的面店、馄饨店老板们,估计也比其他城市的要“脑筋”动得多点。面馆里光有面怎么够?馄饨店里只有馄饨也做不大!门类虽小,最近几家新开的小吃店,老板们就有点“东西”:下了一手好面,同样也烧了一手好菜!馄饨管饱,下酒菜当然也不能少!

不过话说回来,杭州兼做炒菜和面的小店早就有了,比如德明饭店。也有不少后来做大的饭店,一开始也都是从面馆起家,比如天天见面。那些深耕餐饮业几十年的老师傅,开的是面馆,老客们却是奔着炒菜去的,毕竟杭州人吃面都是为了吃浇头,烧菜水平好,浇头肯定行,那面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推荐餐厅 笑落惠·杭帮菜·大厨私房菜

地址:朝晖路168-10元丰·钛合国际B座

“笑落惠”,看店名就知道老板是杭州人,用杭州话读来就是“小乐惠”或者“小落胃”,前者有物美价廉的意思,后者则说的是吃着对胃口,总结起来就是吃着舒心。

主理人张爱萍,15岁就读杭州旅游职业学校烹饪班,算是杭州第一批科班出身的厨师,毕业后加入黄龙饭店,后来曾在新香园大酒店担任行政总厨。因为自己很喜欢吃面,就总有一个想法: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个面馆,做传统杭帮面。现在终于开出来了,面有,菜也有,张爱萍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酒菜面饭。

笑落惠新开没几天,上门来的大多是张爱萍的粉丝们——他在抖音上教大家烧菜,已经拥有2.3万的粉丝啦,顺便提一句,我也是在视频号上刷到他教烧菜,才慕名找过去的。

一进店门就看到小黑板上写着的“面单”,招牌面中排第一的就是小龙虾拌川,这是张爱萍的首创,之前他在年丰和面馆里就打响了牌子。一份小龙虾拌川差不多要用到四两小龙虾,现剥小龙虾肉富有弹性,再加上美人椒和杏鲍菇,只觉得配料充足;拌的时候看到每一根面条都包裹着酱汁,那是他们特制的龙虾酱,口味上借鉴了四川小龙虾的做法,强调麻、香、鲜,又带一丢丢甜口。

另一个招牌的牛蛙拌川,牛蛙都是现杀现用,并且只选用三两半到四两重的牛蛙,以保证蛙肉的嫩与鲜,蛙肉要先腌制再爆炒,主打香辣过瘾。这两个拌川,是不是颠覆了对杭州拌川的固有印象?

本来还有一个经典的鱼头面,考虑到面多了吃不完,就改吃金汤鱼头了,反正也是招牌菜来的。用的都是水库包头鱼,配料有黑木耳和菌菇、鱼圆和虾,再加上台州运过来的石磨豆腐,灵魂汤汁是店里自制的虾汤,这是金色的汤汁的源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张师傅的抖音上有。印象深刻的是炸鱼头时,用的是猪油混合菜籽油,所以吃着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吃过创新的杭帮面,再尝尝张师傅的杭帮菜。爆双花可以说是这两年杭帮菜厨师的炫技菜之一,之所以说是炫技,因为它既考验刀工,也考验火候。通常一盘爆双花上桌,只要看刀工就大抵能判断这菜做得是否成功了,好的刀工是要让墨鱼和鸭胗都呈现麦穗花的状态,但凡那些“花儿”开得不够好看,多半味道都会有所欠缺,不是太老就是还没炒入味,难度老大了。

张师傅的爆双花在各方面都很成功,刀工、火候、味道,达到上佳的平衡。据深入厨房的摄影大哥说,这个菜张师傅做得行云流水,几秒之间就成了,到底是老师傅。

在明档里,我看到老笋头跟墨鱼片在一起,这个组合蛮新鲜的,就点了。它是一个红烧的菜,看着只有老笋头与墨鱼片,却吃出了肉味,一打听,果然烹饪过程中是按照勒笋烧肉的做法来做,最后把肉挑走了……老笋头看着厚实却不老,墨鱼片看着薄却有嚼劲,所以形成了反差的口感,大爱。

店里挂着好几块小黑板,热菜、蒸菜、砂锅菜,各式各样的都有。仰头看了半天,只觉得啥都想吃,笋干菜蒸葫芦特别适合现在的气温,清爽而不清淡,一定要喝那个汤啊,消暑的神仙汤呢。

推荐餐厅:斌哥片儿川

地址:机场路14-1号

因为要建地铁换乘站,凯旋路上好几家小馆子一起搬到了机场路,斌哥片儿川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他们还在凯旋路上的时候,我还专门去吃过,那时店门口的鸟笼里有只鹩哥,每次我凑近了看,总觉得它在问我“你瞅啥”。新店里的角落里也有一只鸟笼,斌哥说这是一只才养了几个月的新鸟,至于之前那只:“有天它把小碗里的东西吃光、自己打开笼儿的插销,跑掉的嘞!我是后来看了监控才晓得,哪晓得一只鸟儿会有嘎灵光!”

才养了几个月的新鸟明显还没那么机灵,可才养了几个月的小猫却机灵得很,知道饿了就守在厨房门外,老板娘肯定会给猫条;等吃饱了,就蹲着看店里走进走出的客人们。

有小鸟和小猫的面馆,给人温情脉脉的好感。店里坐着吃菜、嗍面的也大多是熟客,有的甚至还享有点菜的“特权”,想吃什么菜就跟老板提要求,老板会到马路对面的菜场去采购,然后烧好端上桌。

斌哥的职业生涯最早可以追溯到天外天,就在那边学了一手烧传统杭帮菜的技术,一个人在厨房里管着三口锅,忙而不乱,大菜、小炒信手拈来。

大菜如鲍鱼烧甲鱼,杭州的老厨师都很“相信”甲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甲鱼配方,而这个组合是第一次吃,红烧的汤汁仿佛满满都是胶原蛋白,顿时觉得以往吃过的鲍鱼红烧肉也不香了。斌哥的生爆鳝片都是现点现杀现片,黄鳝不去骨,于是看模样就有点像反骨鳝,整个炸到酥脆,包裹于浓油赤酱之中,高温油炸后形成的每一个小孔都入味了。

家常小炒,斌哥有个隐藏菜单,基本上是菜场里看到品质好的,“随手就买了”,然后“顺手就炒了”。冬腌菜鞭笋炒鲍鱼片和倒笃菜炒南瓜就属于小黑板上没有的,吃到就是赚到。这两个小炒里均用到“咸菜”,只是咸菜跟咸菜也是不一样的,冬腌菜的脆配鲍鱼片的Q弹,倒笃菜配南瓜的糯,如果二者互换,就没有这样的风味了。

说到咸菜,斌哥的片儿川是用青雪菜烧的,这大概就是老师傅的坚持了。蘑菇片、笋片、肉片各自努力地贡献着自己的鲜,面刚入口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丢丢“生龙”,过一会儿就与面汤浑然一味了。

别看面馆是以片儿川来命名的,斌哥的拌川做得也不差,小黑板上写有七种拌川,就点个入门级的肉丝拌川吧。看面上铺着的韭芽、肉丝、笋干丝都切成一样的粗细,每一根面条都入味了,油而不腻、干而不燥,我默默地想下次来一定要吃斌哥炒的香干肉丝。

推荐餐厅:

洪鼎盛杭州风味馄饨馆 (学院路店)

地址:学院路207号学苑春晓2区

沿街商铺一层

差不多半年前,我发现湖墅南路一带新开了好几家馄饨店,洪鼎盛就是其中之一,学院路这家是他们刚开出来的新店。

在店铺墙上发现“黑皮馄饨王”的牌子,好奇问这是上海人很爱的黑皮馄饨吗?洪老板说没错,上海人很相信的黑皮馄饨,现在杭州也有了。

黑皮馄饨指的是用全麦面粉制成的馄饨皮来包馄饨,只有将普通面粉做的馄饨皮拿过来做对比,才会看明白二者之间的色差,以及“黑皮”上的颗粒感。从营养上说,全麦面粉比普通面粉更好;从口感来说,全麦的更有嚼劲,煮的时候不容易糊。

还记得上回在潮王路店,那碗双虾干挑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我提出来要尝尝老板做的酸菜鱼米线:鱼片一看就弹性很好,米线也有弹性,虽然双方的弹性不一样,吃着却是一样的鲜美。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因为天热,外卖单子增加,洪老板就添了几个下酒的小菜,醋萝卜、酱牛肉,以及在城南几个知名饭店里都大受好评的风吹排骨。

推荐餐厅:一客(学院路店)

地址:学院路207号学苑春晓2区沿街商铺一层

就在洪鼎盛馄饨店贴隔壁,新开了一家一客。他家也算是“熟面孔”了!原来开在保俶路上,专做正宗的湖州松毛汤包。

可能是因为刚搬过来没几天吧,我去的时候店里就三个人在忙,目测其中两位是老板和他的妈妈,老太太用湖州话跟我说,他们是湖州埭溪人,而松毛汤包就是埭溪特产。

看他们一起做包子,真的太治愈了:老板把圆滚滚的肉馅放在一小块面粉上,旁边两位则熟练地用面粉包裹住肉馅,仿佛只是手指转三两下,乒乓球大小的包子就一气呵成。再将包子放在垫了松针的蒸笼上,顺便提一句,松针也是店家自己去老家找来处理好的,每隔几天就要换一批。蒸熟的包子皮呈半透明,粉红色的肉馅仿佛自带高光。

店里的墙上挂着松毛汤包的介绍,其中提到梁实秋还专门写过汤包,“妙处却在包子皮,半发半不发,薄厚适度”。也许就因为这样的技术要点,包子皮具有一定的韧性,理论上地道的吃法是盛一碗店家熬制的骨头汤,将包子先浸到汤里,再和着汤一起吃。不过我还是喜欢包子归包子、汤归汤的吃法,这样就不会辜负了小包子里的些许汤汁感,体会到包子皮儿与包子馅之间的融合。

一客包子有10个,基本上十口就吃完了,店名就是这么来的吧?除了松毛汤包,店里的卤味也很赞,像素鸡、鸡爪什么的,再就是湖州人吃面时最爱的浇头——套肠。所谓套肠,是将清洗完毕的小肠,用筷子顶住一端,再把另一头不断往里拉伸、抹紧,一次又一次地套下去,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实心的圆环。通常要先用剪刀将套肠剪成几段,看到如年轮一般的线条,那叫一个肥美。

有融合也有创新

四种菜系总有一种合你胃口

开门做生意,作为老板,总归是带点抱负的。正如开头所说,在这些餐厅里尝鲜,也确确实实能体会到老板们的用心:或是一门心思扎根到底,或是勇于开拓和融合,相信“好吃”为王。

本期推荐的三家不同菜系和风味的新餐厅,就包括了四种菜系:杭帮菜、绍兴菜、川菜以及京菜,总归有一种会合你胃口吧。

推荐餐厅:

越稽·地道绍兴菜馆(东站德信店)

地址:东站德信中心一幢2楼

这是越稽·地道绍兴菜馆的第二家门店,装修风格,用“霉糟臭醉酱腌”几个大字直击主题;还有宫灯、纸扇、八仙桌等等,充满浓郁的绍兴腔调。鉴于那句老话“杭州萝卜绍兴种”,很多杭州人一走进越稽,就觉得自己回到了快乐老家,明档的蒸笼热气腾腾,用我好朋友的话来说,就是“绍兴人把各种食材放一起蒸着,就很好吃了”。

平时我们在杭帮菜馆子里吃到霉的、糟的、臭的、醉的,会觉得那是带着乡土气质的风味,但在越稽,所有霉的、糟的、臭的、醉的,它们都变精致了,且难得的是在精致之间,又保留了所有令人难忘的气场。比如霉千张蒸肉饼,之前吃过的霉千张都是霉到极致,最后都是一坨“生化武器”上来,而这一版的霉千张,每一小片都保持着千张的状态,小心夹起来放入口中,预期的那种“直冲脑门”的臭并没有出现,只有千张发酵后的颗粒感,莫名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我可以安心吃千张啦。

吃过了霉,就要吃糟。糟三拼由糟肉、糟胗、糟门腔组成,采用传统方法制作而成,据说是先将要糟的食材抹上盐,在一个大缸的底部放酿酒后留下的酒糟,放上食材,再铺酒糟,层层叠叠,密封好等个十来天才算完成。最后的成品不带汤汁,看似平常,却在淡淡酒香中透出咸鲜。

你知道苋菜梗是什么时候上市的吗?就是七八月间。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来一份蒸双臭,虽说是个太常见的菜,可苋菜梗也有高低,有资深苋菜梗爱好者分享经验:看这个“滴滴绿”的颜色,以及加入菜籽油也不失清亮的汤汁,这就是个好苋菜梗。

在新店,越稽干菜焖肉有了一些改进,首先是减少了霉干菜的用量以突出五花肉的完美纹理,其次是用绿色的窝窝头代替了白色的馒头,视觉上更具冲击力,还能将五花肉更完整地包裹起来。另一个菜也能体现绍兴人对干菜的爱,干菜头大河虾,每一只河虾都那么鲜活饱满,琥珀色的汤真担得起“神仙汤”的美誉。

绍式烧三鲜会让人联想到杭三鲜,因为里面的配料差不多,蛋饺、鱼圆、河虾、肉圆、发皮……然而就是那么神奇,绍式三鲜比杭三鲜的汤要浓郁几分,仿佛里面含有更多的氨基酸,从而也更鲜美。

点心里新增一个“榔头饼”,问为什么叫这名儿,服务员说:“要拿榔头先敲几下。”就这么简单,经过一番敲打,大大的饼儿四分五裂,拿起一片放嘴里,“咔嚓”,刷过蜂蜜、放了干菜的薄饼,嘎嘣脆。

推荐餐厅:

沸腾鱼乡(钱江世纪公园店)

地址:春音街钱江世纪公园A4-10号

2004年,沸腾鱼乡在延安南路上开店,主打的沸腾鱼吸引了城中各个川菜馆子的厨师们组团去“偷拳头”。今年为了庆祝杭州店开业20周年,他们又在萧山区开出一个全新的沸腾鱼乡。说它是全新的,是因为他们对菜式做了相当大的调整,不但打出新川菜的牌子,还引进了一些北京菜,毕竟沸腾鱼乡是成立于北京的品牌。

所以在沸腾鱼乡也能吃到北京烤鸭了。不要觉得在川菜馆子里吃烤鸭有多奇怪,杭州人对北京烤鸭也是有真感情的,我们之前已经在好几个做浙江菜的饭店里吃到烤鸭了,还无一例外的,鸭子烤得很好、客人们也喜欢。再就是著名的京酱肉丝了,它跟杭州的钱江肉丝一样,都属于常见却难做的菜,肉丝要不柴不腻,很考验手艺。此地做出来的肉丝酱香浓郁,咸甜适中,吃法跟烤鸭类似,也可以用面饼夹着大葱丝、胡萝卜丝,卷着吃。

除了京菜和川菜,还有其他菜式,能看出来老板那“只要好吃,啥菜系都可以有”的决心。沸腾小炒黄牛肉,看名字就像是湘菜,但这不重要,反正是鲜辣的组合。招牌砂锅鸡翅则像粤菜,先将鸡翅腌制,再放进砂锅,底下铺着洋葱、大蒜什么的,妥妥的啫啫菜啊。

当然做了20年的经典,鱼依然是重中之重,看了一下菜单,现在有清江鱼、黑鱼、江团、老虎斑、东星斑等好几种鱼可供选择。

新店采用全透明厨房,感兴趣的人可以围观厨师怎么做鱼,只见他正手拿温度计在炸花椒,温度要控制在150℃左右,这样才能炸出花椒的麻,油温过高,就会导致花椒发苦。等花椒过油后,厨师将一大勺热油浇在鱼肉盆里,滋滋地冒着泡泡。就是这样的高温热油,锁住了鱼肉的鲜嫩。经典的吐司面包登场,那是用来吸取鱼肉上的油的,每个人都觉得经过这道“工序”,入口的鱼也没那么辣了。

推荐餐厅:

锦楼·臻选新杭菜(杭州中心店)

地址:展览东路150号杭州中心7楼

这家店的老板是杭州人,后来到上海发展,开出两家排队餐厅后,又凭实力将锦楼带回杭州。走进锦楼,看到在时髦的灯光布置下熠熠生辉的琉璃瓦、金属镂空隔断,那是扑面而来的海派气质。

装修营造出来的氛围很上海,可菜是创新版的杭州味道。杭州熏鱼是个“热做”的冷菜,鱼肉切成小块,去骨,保证每一块都外脆里嫩而多汁。钱塘咸香鸡吃起来像脆皮鸡,曾看过一个视频,脆皮鸡的做法相当费时,要经过多次反复在沸水里滚、在冰水里泡,才有这样表皮脆而鸡肉嫩的口感。

店里的招牌菜之一是大东黄鱼捞年糕,可我觉得手工年糕炒青膏蟹更有想法,厨师将年糕和蟹肉都切成小块再炒,每一块都极入味,蟹壳的脆、蟹肉的嫩、年糕的糯,不分彼此。

老杭州人都是相信甲鱼的,紫苏辣炒烧甲鱼的灵魂无疑就是紫苏叶了,它们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独特的香气,很好地中和了甲鱼固有的泥土味,入口辣辣的,特别想配上一碗米饭。但这次注定是没有机会了!因为锦楼的另一招牌,就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四鲜煲仔饭:米粒晶莹,搭配的食材有来自东海的淡鲳鱼干、来自大连的鲜鲍鱼,以及广东腊香肠、福建酒香腊肉,再在顶部铺一个可生食的蛋黄,撒点芝麻和葱末,再加酱油,这里还在拌着,那里就能闻到饭香,在场的每个人都想吃那酥脆的锅巴。

本版摄影 郑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