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高集团陈晓军:

做企业的“长板效应”和“三本主义”

2024-08-21

委员名片:陈晓军,男,1973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板头村,民建会员。力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桐庐工商联主席、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政协名企面对面

记者 顾国飞 实习生 黄清珩 林梦泽

G20杭州峰会上一款网红媒体包曾引发“一包难求”的热闹场景,这款包包的出品方,同时也是杭州亚运会的箱包用品独家供应商——总部位于桐庐的力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从1997年始创至今,力高从一家16个人的代工小作坊发展到了拥有8000名员工的控股集团。2005年,都市快报记者曾采访力高集团前身杭州立山皮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军,当时立山皮件的箱包出口额为2000万美元。2023年,力高集团箱包产值已超过4亿美元,增幅超过20倍。目前力高控股集团已成为集箱包设计研发、制造、国际品牌运营、国际贸易、置业管理、国际保税物流、箱包产业链运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集团公司。

都市快报近日走进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对话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力高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晓军,解读力高走出浙江-走出国门-回归浙江的发展路径,解答力高二十多年间如何立身、如何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三个节点带来三次跨越

记者:从曾经的杭州立山皮件有限公司到如今的力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对了哪些事?

陈晓军:相比2005年都市快报采访我时,力高集团走过了三次跨越,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走出浙江,走出国门,最后又回归浙江。

第一个节点,走出浙江,在省外设立生产基地。2008年,我们在安徽设立生产基地,并与一些大的品牌和公司进行合作。从那时起,我们就成了世界最大的箱包制造商之一。

第二个节点,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型企业。2011年,我们花3500万欧元收购了被称为比利时“国家名片”的箱包品牌海格林,之后的几年间先后成为G20杭州峰会和杭州亚运会箱包用品的独家供应商。作为一家杭州本土企业,我们由此走向了国际化,这对于力高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第三个节点,回归浙江,建设总部经济。我们先是在桐庐建立了当时的总部——立山国际,之后又于2012年将总部建设成为集团公司,也就是如今的力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出海是看到了1%的机会

记者:力高当初为什么选择出海?国际化布局对力高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陈晓军:我是看到了1%的机会,就会用99%的努力去实现它。也就是敢想敢做,这可能是浙江企业家的共性之一。

早在2018年,力高就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并成功把供应链拓展出去。疫情期间,力高作为一家箱包企业本应中枪躺倒,但是得益于东南亚工厂,力高并没有受到疫情打击,反而接到了许多订单,公司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2019年开始,国家倡导国内循环和国外循环两手抓。响应国家号召,力高的策略是“走出去”。

疫情期间,我是第一批走出国门去拿订单的人,当时运气很好,刚好赶上客户重整供应链。我得到第一手信息后,马上开始规划布局。继在柬埔寨的东南亚基地后,2023年力高又在北美的多米尼加设立了生产基地。

国际化布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而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维度。

破“卷”的关键是科技赋能

记者:力高是如何实现企业赋能的?未来又将如何破“卷”成蝶?

陈晓军:国内目前“卷”得很厉害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老百姓能够获益。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产业必须要有科技赋能。

以前力高是一家纯粹做加工制造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最多的时候有12000多人,2005年力高的出口业务大概有2000万美元。但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物流,整个产业链形成了闭环,仅箱包出口一个业务板块就有4亿美元的增长。

纯粹做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简称OEM,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利润很低,于是我们开始探索从原来的生产加工制造转变为智慧制造。2016年我们在桐庐当地投资了箱包智慧产业园,也就是现在的“书香桐城”,并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自主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从而增加企业附加值,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6000人的产出效益与从前12000名员工的产出效益几乎相同。

在许多企业利润不断下滑的当下,力高始终还能够保持两位数(10%以上)的利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附加值的提高。

力高的主产业依然是箱包,2021年响应国家“共同富裕”战略,投身大健康领域,创立冰雪容(浙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黄精种植带动乡村振兴,以黄精产业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黄精的仿野生种植同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力高也在国外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做大健康产业的研究。

“长板效应”与“三本主义”

记者:多年前您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力高的发展重点是补齐短板,现在您更多提到的是找“长板”发挥优势,力高的优势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思维发生了哪些改变?又有什么是始终不变的?

陈晓军:改变主要在于以前是本位主义,也就是按照民营企业个体户的思想发展,但现在视野更开阔了,格局也打开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现在我会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借力发展。这样组建出的团队也与以前不同,现在是真正做事业的团队,是事业伙伴。

但做这些有个前提,要有自己的优势、长板。力高的“长板”在于供应链。力高拥有全球的供应链和全世界唯一的北美工厂,这都是力高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众多企业纷纷向力高寻求合作的重要原因。

未来5年,力高的发展重点在于布局国内的箱包市场,并且不仅要做产品,更要打造品牌,力高发挥自己的生产和供应链优势,这个打造品牌的专业团队可以通过合作组建,目前基本已组建到位。

不变之处则在于力高的三本主义——坚守本业、坚守本土、坚守本色,这“三本”是永远不会变的。

坚守本业,是指力高一直在坚守自己原本的箱包产业。坚守本土,我始终是一名中国人,力高也始终是一家中国企业。坚守本色,我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孩子,所以不会去做一些浮夸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社会价值

记者:如今再回头去看G20峰会期间生产的网红媒体包,那次成功对于力高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晓军:那次成功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了力高的社会价值。作为一家杭州本土企业,成为G20峰会的供应商,力高为杭州制造,甚至是浙江制造、中国制造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的社会价值是很高的。

一家不讲社会价值的企业是走不长的。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先得到社会的认可,再去谈品牌价值,品牌价值讲清楚了,最后再去讲产品价值。因此可以说,社会价值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内部则体现为企业文化,力高的企业文化包括使命、愿景和理念三个部分。力高的使命是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愿景是成为一家具有高水平社会价值的百年实体企业;理念则是前面提到的“三本”主义。

我始终认为这些使命、愿景和理念绝不应该是随便张贴在文化墙上的标语,更应该落实到企业的灵魂中去,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