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眼看奥运 体育圈摸爬滚打15年的资深体育记者,带你看不一样的奥运会!

入水时平掌还是双手合十 都大有讲究

2024-08-07

从起跳到空中姿态的控制,直至入水角度和手型的选择,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决定了“水花消失术”的成败。

全红婵们的“水花消失术” 是怎样练成的?

记者 殷佩琴

“我下饺子的水花都比她们大”“仿佛一根针掉进了水里”“牛顿还管不管地心引力了?”当全红婵以425.60的高分夺得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跳台的金牌后,全网果然又炸锅了。

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武功秘籍:堪称人类视觉享受的水花消失术,到底是如何练成的?

从脚尖到手掌 身体每个部位都有讲究

跳水比赛一般分跳板和跳台两项。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为三米跳板、十米跳台。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入水速度越快,溅起的水花也会越高。溅起水花的大小和运动员身体的体积大小、运动员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呈正比。

但是,一石都能激起千层浪,而一整个人从10米高度入水居然能做到几乎没有水花,这真是违背物理原理的存在吗?这就不得不聊一些物理知识了。

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属于固体与液体碰撞问题,如何减少水花涉及流体力学的知识。

水面在如此大的冲击力下却可以只溅起一点点水花,这必然是运动员掌握了入水时的动作要领。简单来说,垂直入水面积越小,水花相对越小,一般跳水比赛中出现“炸鱼”现象,就是身体没有完全打开就斜着“拍”进了水里。

通过观察比赛的慢镜头回放以及跳水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不难发现,像全红婵、陈芋汐这样能将水花压得很小的运动员,入水前的动作几乎都具有如下特点:双脚绷直,腿部夹紧,胸腹部收紧,肩部顶肩,头部保持水平,肘部伸直夹紧,双手抓手平掌。

压水花的手掌姿势有很多 平掌效果最好

跳水入水时,最先接触水面的部位是手,如果双手入水时能很好地压住水花,同时将后续入水的身体部位收紧,就能很好地集中力量而不产生额外的水花。如此看来,入水前双手的形态对产生水花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另外几种入水手势。第一种是自1975年起使用的:两手相距约10cm,手掌上翻,五指伸直张开,掌心对水;后来出现了两手拇指相扣,其余四指弯曲或伸直的手势。“抓手平掌”则是发展至今使用得最普遍的入水姿势,其动作要领是:两手相握,其中一手五指并拢伸直,另一只手握在背部,五指紧扣,手掌上翻,腕关节背屈90°,掌心对水。

也有疑问,为什么不干脆双手合十入水?那不是接触面更小吗?当楔形物体入水时,由于不可压缩,接触的水体会向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即楔形物体与水接触的斜面方向,受到撞击的水体会跃出水面,出现水花。而方形物体与水面碰撞时,受到撞击的水体主要进行横向运动,在四周水的压力之下无法跃出水面。因此平掌入水溅起的水花要远小于“双手合十”垂直入水时的水花。

说到这里也不能忘记之前提到的接触面积的因素,方形物体入水时如果接触面积过大,也会激起较大的水花。所以跳水运动员入水前要将两手叠放以减小接触面积,并且将身体收紧,让身体对水面的冲击力集中在一小块面积上。不然就会“炸鱼”了。

天赋、身体条件、刻苦训练缺一不可

以上的讨论都是在理想环境下的物理理论,实际跳水比赛中,运动员还要进行翻腾或转体的动作,在入水之前无法做到让身体呈现一个绝对竖直的状态。除了要掌握好入水时压水花的动作要领,还要精准把握起跳、空中动作、打开时机以及入水后如何控制其余身体部位垂直入水等等。

像全红婵这样的选手,确实有点天赋在身上,就是俗称的“水感”,而且她的弟弟全进鹏、妹妹全红桃也都有着优良的跳水天赋并走上了运动员这条路。但“天才”选手也需要后天付出成倍的努力,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遇到了女子跳台运动员都会遇到的发育关,身高长了7厘米、体重加了6公斤,原来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技术动作,需要提升体能和肌肉,练得更狠。为了达到最佳的入水效果,一天称三次体重,重1斤都必须控制回去,那个令她头疼的207C,只有反反复复去攻克它。

其实跳水“零水花”的标准并不是真正一点水花都没有,这样的情况特别少。一般都会在运动员落水的周围泛起一圈较小的水波,很快消散。“水花消失术”是许多跳水运动员所追求的技巧,然而每个运动员并非百战百胜。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站上赛场的运动员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