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您心目中的“温度医生”?

第四届“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推选活动今起启动

欢迎大家来推荐,和我们说说那些温暖的医患故事

2024-07-18

海报 李雪雪

记者 俞茜茜 吴双 林琳 金晶 张慧丽 张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李文芳 孙美燕 祝姚玲 杨陶玉 王屹峰 陈岩明 徐尤佳 谢晨

医生有温度,医学才温暖。您心目中有温度的医生是怎样的?在就医途中,遇到过让你心头一暖的好医生吗?

都市快报秉承“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的理念,持续致力于为有温度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助力健康浙江、健康中国的全面建设。自2019年以来,都市快报持续推出“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推选活动,挖掘暖心的医患故事,让更多有温度的好医生被老百姓们知晓。

至今,“温度医生”推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已逐渐成为杭城老百姓认可的“金名片”。每届活动期间,读者通过橙柿互动App、都市快报官方微信、浙医在线公众号、微信表单、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踊跃投稿。大家用真挚的笔触,写下了自己看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有温度的好医生,文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三届评选累计收到读者推荐近1500条,共评出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好护士(团队)182名。

今起,第四届“浙江有温度的好医生”推选活动拉开帷幕。都市快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郑树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黄荷凤,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感染病学专家、浙大一院终身教授马亦林主任医师,谈谈他们从医多年对“温度医生”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回访了6位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分享他们双向奔赴的温暖医患故事。

有温度的医生,在于“心中有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郑树森

“在我看来,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有‘温度’,只有怀着一颗温暖的心,能够感知共情患者的疾苦,才能把温度传递给患者。”

郑树森院士说,医生的温度,可以是诊疗服务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门诊中耐心的倾听、一句暖心的安慰;也可以是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攻克难题,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郑树森院士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外科医生,随着临床工作的时间越长,接诊的病人越多,发现遇到的困难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越多。“有很多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危重,寄希望于手术挽救生命。可当我们手术打开病人的腹腔,却没有好的办法去医治他们,最终只能无奈地重新缝合回去。每当遇到这样的患者,我觉得非常痛心。于是我在1983年读了肝胆胰方向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后,1990—1992年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做博士后,专门学习研究肝脏移植,1993年开展了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郑树森院士团队制定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得到了国际移植界的认可,并成为国际标准,使更多的肝癌患者可以通过肝移植获得新生;带领团队走出国门,将肝移植技术辐射海外。

如今,70多岁的郑树森院士依然奋斗在临床一线,多的时候一天连做4台手术,手术持续到深夜,但第二天一早他会准时出门诊或查房。他时常笑称,自己是“70后住院医师”。

“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在于‘心中有患者’,始终要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最好的技术挽救更多生命。”郑树森院士说。

让医学既有科学深度,又有人文温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黄荷凤

我认为医学是多学科交叉、社会实践性强、需要终身学习,促使你不断去创新,且进行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大学毕业后,我在金华人民医院的各个科室轮岗实习,轮到妇产科时,觉得妇产科虽然非常忙,但也非常“干脆”:生下来一个,解决一个问题。看到每个新生命的诞生,我都觉得很感动,这也是我后来选择这个方向的原因。

从医那么多年,我觉得有四点很重要:第一,要比昨天更了解生命;第二,怎么减轻病人的痛苦;第三,怎么让人的生存质量更高;第四,在医学创新当中把生命意义进行定位。

医学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除了有非常深的科学问题外,实际上也是与人文、社会共同结合的一门科学。年轻的下一代能够热爱科学并且热爱医学很重要,希望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保有善良及热爱科学的综合素质,让我们的医学既有科学的深度,又有人文的温度,为全人类服务。

不管作为人还是医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善良。如果只能在容貌和智慧中做选择,我们选择智慧;如果只能在智慧和善良中做选择,作为医者,我们选择善良。

医者不仅要救死扶伤,更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体现在我们对患者的关怀,对患者家属的关注,留意到每个治疗阶段中他们身心的变化,并对此给予一定的关心。有时候一句问候,对患者以及家庭来说,可能会记一辈子。一个真正优秀的医者,一定是兼顾技术与温度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同时治愈患者。

医学人文就是“良心+爱心”,这也是行医的温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王建安教授

一个医生能够被患者记在心里,不仅缘于他医术高超,还缘于他的医学人文精神,能为病痛中的患者带来关怀和希望。我一贯认为,医学人文就是“良心+爱心”,这也是行医的温度。

良心是底线,是“不故意做有损患者利益的事”,比如不利用职务之便、不乘患者之危借机敛财等;爱心是无限的,是把患者视为自己的亲人,是对患者疾苦的共情能力,可以是照顾患者的情绪、尊重患者的隐私,也可以是提高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医疗服务,环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浙大二院的前身广济医院的首任院长梅滕更曾提出:好的医生须有三个“H”——Head(知识)、Hand(技能)、Heart(仁心)。这是155年来浙大二院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就是要始终坚持“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真正地把患者放在心中,随时随地为患者考虑。浙大二院的综合ICU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名住院医师为心衰等待移植的患者弹奏琵琶曲,减轻了患者痛苦,带给了患者希望,也挽救了患者生命。我认为,有温度的医生治愈疾病,更治愈人心。

为了给命悬一线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我以情怀责任为真正的内驱力,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瓣环上结构”理论和不开刀置换瓣膜的“杭州方案”,自主研发系列心脏瓣膜产品,走出一条更精准地解决中国患者瓣膜问题的创新之路。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挽救患者生命;相关技术和产品还相继走出国门,辐射到欧洲、南美、亚太地区等。

医学人文是看不见的,但又扎扎实实地存在;是摸不着的,又充满无穷的力量。只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引领,才是真正的引领。

用真诚、善良、有爱的态度来温暖患者 感染病学专家、浙大一院终身教授马亦林主任医师

“既然选择了医师职业,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马亦林教授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授予“终身贡献奖”时的颁奖词,也是他从医执教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已96岁高龄的马亦林教授,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过军医,也曾在传染病猖獗的年代深入疫区,先后荣获浙大一院授予的“终身教授”,浙江省医学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及“资深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授予的“终身贡献奖”等称号,是我国感染病学领域的泰斗之一。

从医70余年,马亦林教授始终秉承“求是”学风,笃行“严谨求实”之道,练就了精湛医术和果敢作风,他指导的博士生都成了我省感染病学领域的“大牛”。

退休后,马亦林教授仍步履铿锵,返聘回浙大一院继续门诊,在他94岁高龄时,仍风雨无阻,每周一早上8点准时来到医院,在诊室里为患者服务。面对病人,他饱含热情,有问必答,让患者感到温暖且安心。

在马亦林教授看来,一名有温度的好医生,应该“医者如明镜,患者如亲人”,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心中始终装着患者,用真诚、善良、有爱的态度来温暖患者,无愧于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

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传递温暖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徐文斌

徐文斌每周要出4个上午的专家门诊,看到下午1点半是常态,对此,他却很珍惜。他说,患者是信任我而来,一定要有责任感。患者大多没有专业的医学背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会有未知的恐慌,作为专科医生,要帮患者解除困惑。他会用暖心的语气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打比方的方式帮患者认识理解疾病,打消疑虑。

“医生和患者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医生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治愈,还有心理上的关爱。”

忙碌之余,徐文斌会挤出不多的休息时间拍摄科普短视频,他说,虽然会耗费点时间,但他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他还是都市快报浙医在线公益骨科病友群的驻群医生。几个病友群上千人,经常会有病友“@”他,他常在等电梯或吃饭的时候来病友群里转转,耐心回答当天病友的提问。

“有时候,我会收到患者一句‘徐医生,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时候已过中午,患者会掏出一个鸡蛋或一盒牛奶让我垫肚子。这都让我很感动,因为是对我真心付出的正向反馈。”

急患者所急 和患者相互理解是很重要的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黄丽素

过去一年,浙大儿院的感染科是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床位使用率超过100%。作为科室主任,承担的责任自然也更大,有一次家里人半开玩笑地说她:“已经接连400多天没有在10点半前回过家了。”

加班对于黄丽素而言,似乎成了“日常”。她说,以前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感染科是看传染病的,但现在感染科实际上承担了更多的职责,不仅限于传染病,还包括一些疑难疾病,比如发热退不下来的发热待查、淋巴结肿大待查等疾病的诊治,术后感染、肿瘤待查等复杂病人的救治。

“临床诊治的范围扩大了,意味着工作的难度更大、挑战更多,但也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这让我觉得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工作中,黄丽素始终践行“温暖”二字。

“作为医生,和患者相互理解是很重要的,急患者所急,才能帮助他们尽快解决问题。”黄丽素很注重接诊的态度和流程,让她欣慰的是,团队的用心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科室去年收到了几十面锦旗。 “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位患者,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主动交换联系方式 给患者满满安全感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中医师袁国荣

袁国荣的微信昵称叫作“圆谷隆东”,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总是让初见的人感到分外亲切可爱。

“这是我特意取的!”说起这个名字,袁国荣自己很满意,“一方面,患者会有愉悦的感觉,不会觉得有距离感;另一方面,‘圆谷隆东’就是袁国荣加个东嘛!”作为一名从医30年的“老”专家,谐音梗照样玩得很溜。

袁国荣始终觉得,肿瘤医生与患者之间最良性的相处模式应该是相互陪伴,而维系这种相处模式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互相留存联系方式,随时可以联系上对方。“我希望从一开始就给予患者满满的安全感。”袁国荣近5000名微信好友中,绝大部分是患者。其中,不乏相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老朋友。

八年前,30多岁的刘先生不幸确诊肝癌中期,手术治疗后又接受了一系列辅助治疗,后来,又开始在袁国荣这里接受中药调理。“面对肿瘤患者,帮助他们树立起抗癌的信心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每次面诊、每回微信交流,袁国荣一遍一遍安慰、鼓励,刘先生一点点振作起来。前段时间,刘先生被发现一处小的肿瘤转移灶,这一回,他的内心远比八年前强大,经过手术治疗,病情又趋于平稳。

即使再忙,袁国荣也总要抽出时间回复患者的微信。“治病不只治身体,还要顾心理,‘话疗’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治疗,患者身心健康才是我追求的目标。”

患者的信任 就像行医路上的一盏明灯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杨万雷

杨万雷到浙江省中医院就职的时间不算长,他之前在绍兴当地医院就职,两年前跟随老师钱宇教授一起来到省中医院。

来到新环境不久,他迅速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去年年初,杨医生利用空余时间,在快报组建的骨科病友群公益答疑,帮助了许多被骨科疾病困扰的群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病友专程去医院找他面诊,回来后都赞不绝口,“杨医生的态度可好了,和他交谈后感觉病都好了一半!” 态度和蔼,视患如亲,这是很多去过杨医生门诊的患者对他的评价。病友群里的群友迅速成为他的铁杆粉丝,还纷纷介绍给身边的亲友。

病友群里有一位基层医院的同行医生,有几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骨科手术,也推荐病人到杭州找杨医生。“我之前都不知道这位同行的名字,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和信任,真的很感动!”杨医生说。

“被患者记得和信任,让我很有职业认同感。这就像是我行医路上的一盏灯,感觉昏暗的时候,这盏灯会照亮前方的路,顺着光,我又能走好远的路了。”杨医生说。

理解患者求医之苦能一次解决的事不拖到下回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胃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徐琦

徐琦的患者来自天南海北。作为医生,她完全理解患者奔波求医的辛劳,因此,总是尽可能予以方便,能一次解决的事从不拖到下回,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也会建议患者在当地治疗,有问题随时可以联系。但也总有一些患者“不听劝”,来自西北的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三十出头的于女士在当地被确诊为胃癌,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一年出现复发转移,慕名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求医,后转至肝胆胰胃内科进行药物治疗。由于肿瘤已转移到腹膜,出现肠梗阻等问题,一开始,于女士的状态并不好。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症状终于得到缓解。不过,后期的内科治疗过程也并不那么省心,治疗方案需要阶段性地调整和优化,还有时不时出现的不全性肠梗阻等问题需要处理。

考虑到每隔两三周于女士都要坐近3个小时飞机来杭治疗,心疼她和家属来回奔波,病情平稳后,徐琦建议于女士可以拿着治疗方案在当地用药。劝了几回,于女士依然雷打不动定期来杭州。“我就爱听徐主任说话,只有看到她,我才能安心”。

“可能是性格使然吧。如果我在患者眼里除了专业能力还有别的加分项,确实挺开心的。”徐琦笑着说。

让病人少跑一次医院 把能利用的空余时间 都给了线上病友

第三届“温度医生”获奖者:

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包自阳

包自阳医生每周四在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坐诊,结束工作回家的地铁上,他几乎一路都埋头在手机上打字。

浙医在线肾脏病病友群里每天都有患者提问,一空下来,包自阳医生就会翻阅信息,并一一回复。

“很多患者都挺着急的,跑医院一趟要耗费不少时间、精力,能在线上解决的疑惑,我都会尽量解答。”他把能利用的空余时间都给了线上的病友们。

包医生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是肾炎、高血压肾病等慢性肾病患者,在接诊的过程中,包医生能明显感觉到,很多患者除了身体上的病痛,还存在担忧、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患者,心理压力很大,对他们需要多一点关怀和耐心。”他觉得,心理的疏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是有好处的。

包医生看病时总是问得很细致。从医多年,他说自己始终没有忘却初心。“医者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是我们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