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零磁医学产业“从0到N”的全过程提供服务

国际零磁科学谷 驶来一艘“方舟”

2024-07-04

零磁谷会客厅效果图 零磁谷·科学城规划建设指挥部供图

记者 韩晨柯

放眼全国,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已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包括杭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提出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展开相应布局,争夺“第五城”。

2023年10月,高新区(滨江)在钱塘江南岸划出了一座“杭州江南科学城”,提出要以建设杭州江南科学城支撑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杭州江南科学城核心区的“C位”,正是国际零磁科学谷。

近日,国际零磁科学谷传来消息:零磁谷会客厅项目已经拿到了施工许可证。这也意味着,零磁谷会客厅正式进入了施工阶段。

为科学家的探索保驾护航

零磁谷会客厅项目位于滨江区浦乐单元,北至零磁谷街,西至规划道路,南至紫红岭,东至紫红岭。项目总投资1421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约0.370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488平方米。

按照计划,零磁谷会客厅将于2026年完工,建成为国际零磁科学谷提供商业休闲、会务办公、展示展览、学术交流、配套餐饮等功能的综合服务楼。

在设计上,零磁谷会客厅取意于“科学方舟”,外形上通过动感的线条塑造“方舟”形象,通过出挑的景观平台形成“甲板”,通过屋顶花园构架设计形成“舰桥”意向,进一步转译方舟元素,寓意“为科学家的探索保驾护航”。

未来,零磁谷会客厅项目将集聚一批高端服务机构,穿插布局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等,为零磁医学产业“从0到N”的全过程提供服务。

地上搞研发,地下停公交车

国际零磁科学谷传来的好消息不止一个。

近日,滨政工出〔2024〕6号(浦沿公交停保基地复合开发项目)摘牌,将建设“浦沿公交停保基地复合开发项目”。

项目东至规划量子巷,南至零磁谷街绿化,西至杰青路,北至回龙庵路,出让面积3386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4667.5平方米。

这是杭州首个公交停保基地复合利用再开发项目。

此前,该地块作为“浦沿公交停车场”,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地下空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经过复合利用开发,该项目地块的容积率将从原建筑的1.23提升至2.5,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建成后,它仍然是一个“公交停车场”,350辆用电公交车可以停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

同时,项目将最大化拓展产业及科研空间至8.47万平方米。按零磁科学谷范围内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1.67计算,相当于增加了70多亩的产业用地。

这也是高新区(滨江)的又一个“工业上楼”样板案例,将为杭州基础设施用地的复合开发利用,乃至全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低效用地开发、存量土地再开发提供经验模板。

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一个“高端人工智能及零磁医疗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集产业研发、试制、生产、创新基地、公交停保、维修基地及地下车库等于一体。

零磁谷是一个什么谷?

白马湖畔,杭州江南科学城将打造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区、科教融合示范区、山水品质公园城、智慧城市新地标。

作为杭州江南科学城核心区的核心,国际零磁科学谷东至火炬大道,西接浦沿路,南临紫红岭山脊线、区界,北至冠山路,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

2023年5月,浙江省第二个大科学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项目”正式落地高新区(滨江),将建成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零磁”空间以及指标领先的科学装置与仪器,提供极端弱磁环境和极端测量手段,支撑前沿科学技术、国家重大需求、生命科学及医学等领域研究。

极弱磁大设施,正是撬动国际零磁科学谷这座创新之城的“支点”。

国际零磁科学谷身负重任,将以极弱磁大设施为核心,为零磁研究提供“从0到1”的原始科学发现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从1到10”的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零磁医学、智慧医疗、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四大产业。

以极弱磁大科学装置为代表,杭州江南科学城附近已经布局了量子实验楼、白马湖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形成创新生态体系的核心载体。

按照计划,国际零磁科学谷将在2年内拉开框架、3年基本成形、5年初现规模、9年总体建成,并确保周边项目在大设施主体搭建完成前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