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期待都市快报《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还有几天高考成绩就要揭晓 昨天一大批家长赶来参加这场盛大的高考咨询活动

2024-06-24

记者 郭婧 陆颖 张娜 林佳琦 黄莺

大雨倾盆都无法阻挡家长们的脚步。昨天早上8点,就有杭州家长和孩子赶到拱墅区丽水路66号,想要听专家解答自己的疑惑,寻找心仪的学校打听分数线和专业。

再过两天,高考就要出分了。孩子的分数能读哪个大学?是选城市还是选专业?填报志愿的“冲稳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昨天上午9点,由都市快报主办的2024高考志愿填报&全球升学公益服务活动正式开启,这是目前浙江主流媒体主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不到9点,各个学校的咨询台前就已经被家长和孩子包围了,讲座厅里等待专家开讲的人们已经将过道都站满了。

把985、211院校都问了一遍 争取能冲的都冲一冲

现场有近100所985、211、省内重点高校招办老师,为家长和考生面对面提供咨询服务。

不少学生结伴来到活动现场咨询自己心仪的学校,一个自己估分在660分左右的男生把在场的211和985院校老师都咨询了一遍,并加上了各个学校的招生咨询群。

“我是学文科的,这个分数估计在全省排到8000多位,按照往年这些院校的录取最低位次来看,都是需要冲一冲的。”他说,先问一问有没有自己合适的专业,然后等出分后,再选择合适的来冲,“还是希望能冲上211院校的,今后的升学通道会更好一些。”

估分在690分左右的孙同学,相比之下更在意专业,“我从小就想当法官,所以想选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但是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分数是本学校所有专业里面录取位次比较高的,非常难考。”

孩子估分在690分左右的周爸爸,在北京大学的展位前咨询了很久。他说,孩子是典型的理工科男生,比较关注计算机、人工智能、微电子等专业,“能填报不少知名大学,但还是想冲一下北大”。

填报志愿不要先入为主

选专业还是把眼光放长远

“我们成绩一般,就不考虑冲好的学校了,还是尽量给孩子选个好点的专业。”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门打听省内各个院校的专业情况。

一位妈妈说,孩子的高考成绩预计只有500多分,她听了一天的专家讲座,“很有收获,更明确了,就在省内的学校里给女儿选个合适的专业”。

还有一位女生说,展会对自己的启发很大,填报志愿不能先入为主,选专业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她本来目标是会计专业,来了活动现场后,有了新的专业方向,“发觉师范类专业也挺不错的,把估分上下合适的师范类的学校都咨询了一遍”。

尊重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

活动现场,来自考试院、高校的志愿填报专家陆续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满满的都是干货。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资深专家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高中生的升学路径,包括统一招生、三位一体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几种形式。

大多数考生是通过统一招生升学的,填报志愿特别重要。他建议,不同分数段的考生,注意以下不同原则:

高分段:足量志愿,较大梯度。

中分段:填满志愿,充分保底。

低分段:放低预期,专业优先。

选考没有选物理和化学的考生,可报的专业相对较少,填报志愿时,他建议放低预期。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高级教师钱国良,结合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与家长分享了很多具体的数据和鲜活的志愿填报案例。

钱老师晒出一张2017年至2023年浙江新高考投档分数线与上线人数的表格,他表示,志愿填报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找准定位,根据位次号框定自己的选择范围,填报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钱老师认为,考生至少需要考虑这三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我需要什么。

钱老师也给在场的家长一句忠告: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足够的思考和选择空间。“孩子已经成人了,必须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当家长与孩子本人志愿发生冲突时,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家长可以帮助收集资料,指导、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

80个志愿怎么填? 可以这样列一个EXCEL表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绝大多数家长,都是第一次接触高考志愿填报,遵循自己的兴趣还是考虑就业?选择专业还是选择高校?选择城市还是选择大学?80个志愿,如何处理好冲稳保的关系?

浙江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博导金涛老师做了《选大学还是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家长如何考量这两个关键因素》的主题演讲。

他给出这样的数据供家长参考:80%以上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是基于专业就业,30%以上的专业相互联系并可互动,20%的专业不能跨越……

他建议大家选择专业之前,可以先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专业学什么,做什么?

2.就业

3.发展空间

4.专业的兼容性

5.专业门槛

6.大学强势专业及专业排名(专业地位的作用)

“实操性太强了。”昨天下午,家长们在听完讲座后说,“原本觉得要填80个志愿太难了,现在思路非常清晰了。”

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叶军老师给大家讲了志愿组合的方式和“分层分类”的排序方法,其中介绍了一个EXCEL分列法,可以以自己心仪的学校为纵轴、心仪的专业为横轴,进行排列组合,“排在第一个的,肯定是自己最喜欢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

“我建议30个志愿冲、30个志愿稳、20个志愿保。”叶老师说,这不是绝对的,也可以75个志愿是冲的,但最后5个一定要能保得住,“最好是用省内高校招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来保底”。

多所省内外高校 今年在浙江增加招生计划

昨天,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十五所省内外高校的招办老师陆续走进直播间,解答今年最新的招生政策。

直播间里,多所省外高校透露,他们非常青睐浙江考生,有学校增加了在浙江的招生人数,有的则为浙江考生推出人工智能等新专业。比如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增加了在浙江的招生计划。

同济大学去年本科第一批招生121人,今年增加到127人,鼓励6500名以内考生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在浙江招生178人,较去年增加10人。

今年也有多所浙江省内高校有招生新动向。

比如浙江理工大学面向浙江省招生2611人,较上年增加200余人。

浙江科技大学自去年11月更名以来首次招生,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德栋介绍,今年学校招生计划增加,报考浙江科技大学的录取概率增大。2024年浙江科技大学招生总计划达到4920人,其中,浙江省计划招生3410人,比去年增加了205人。

为了给考生更全面地介绍学校,不少老师都准备充分,有人从自己的经历讲起,有人则晒出浙江学生的发展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老师说,自己是人大毕业的,感受最深的是老师博学钻研,同学互促互进,参与调研和科研的机会都很多。

兰州大学则晒出一组数据——2024年浙江籍140名毕业生有近一半保研,其中清华大学4人,北京大学3人,浙江大学7人,中科院5人,复旦大学2人,上海交大1人,22人留本校深造。“浙江人喜欢的口味,像南方菜套餐、米饭、粥、馄饨都有,还有广东烧鸭饭、螺蛳粉、砂锅、火锅、麻辣烫等特色小吃,口味多样。”

敬请期待近日的都市快报《高考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