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声、蝉鸣声、电流声、鸣笛声……神经性耳鸣让人心情烦躁,无法入睡

通过针灸关键穴位 让经络影响脏腑 使其耳窍气血通畅 进而治愈耳鸣

2024-05-06

叶海平 国际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亲传弟子,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耳鸣、便秘、胃胀、胃肠功能紊乱、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症,各种颈腰椎、膝关节疾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调理。 坐诊时间 都市快报国医馆:每周三上午、周日下午

口述 叶海平 记录 倪欢欢 记者 秦锋

耳鸣患者的耳朵里总会出现各种声音,嗡嗡声、蝉鸣声、电流声、鸣笛声……久久挥之不去,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让患者心情烦躁。

过度疲劳、不良情绪、噪声污染、药物副作用、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耳鸣,而从中医角度看,其病症的发生与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火上扰、风热犯肺、痰浊上壅等有重要关系。

对于神经性耳鸣,针灸有良好的疗效。辨清病症起因,针灸作用于相应穴位,穴位通过经络影响脏腑,使耳窍气血通畅,耳鸣自然缓解甚至消失。

有位65岁的大伯,他患神经性耳鸣四年多了,刚开始耳鸣的时候没在意,当时就偶尔会有电流的声音,以为是劳累过度导致的,可能过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就因为当时的一时疏忽导致了耳鸣持续加重,从最开始间断性的轻微电流声,到最后出现持续性“嘶嘶嘶”的响声,有时候甚至整晚都无法安稳入睡。

来我这之前,他曾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效果不理想。因为他耳朵时常嘶嘶响,有时候会听不清别人讲话,现在都不太敢跟人交流,渐渐产生了自卑、焦虑的不良情绪。

四诊合参后,我认为大伯是由于肝肾阴虚,阴液不能濡养耳窍引起了耳鸣。

我先取他耳部局部穴位,直达病所,清脑通窍,再针对大伯情况,取肝经原穴——太冲,清肝泻火,取太溪、肾俞穴补肾益气,通过各种针刺手法,如循摄、盘法、搓法、飞法,根据大伯“酸、麻、重、胀”的不同感受做出不同的调整,使飞经走气,气至病所。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标志。针刺手法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的强项,我专门跟他学了两年。

十次治疗后,大伯耳鸣改善较明显,“嘶嘶嘶”声减轻了,发作的频率也减少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越早治疗耳鸣越容易康复,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耳鸣的症状,不要忽视它,拖着不管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引起听力下降。

还有一位50多岁的钱女士,她是在一次吵架后突然出现了耳鸣,耳朵一直嗡嗡响,并且声音很明显,听力也开始有点下降,这样持续了三天,女儿见她症状没有丝毫改善,就带着她到我这来治疗。

综合辨证后,我认为她是肝火上扰导致的耳鸣,我从清肝泻热通窍的角度给她打了针灸。一次针灸后,她的耳鸣明显减轻,三次治疗后,她的耳鸣已经消失,听力也恢复了正常。到现在过去三个月了,她的耳鸣再也没有发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