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司楠
“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即将登陆港交所,这家AI领域的初创公司计划于4月24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区别于其他尚在“烧钱”阶段的AIGC公司,出门问问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这在全球市场都极为罕见。
在AI圈,一家公司成功与否往往与创始人的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出门问问的创始人、CEO李志飞,此前曾是Google总部科学家、自然语言处理及人工智能专家,创业10年主导开发过语音助手、智能硬件,以及多个AIGC产品,如魔音工坊、奇妙元。
虽然定位为AI领域的初创公司,不过出门问问自2012年创立之初便确立了以AI为发展方向的公司战略。2020年,OpenAI的GPT-3横空出世,拉开了AI大模型的序幕。2022年,出门问问率先推出了AIGC在中国的首个商业应用——“魔音工坊”,随后又在次年4月推出AI大模型——“序列猴子”,在国内大语言模型的“百模大战”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魔音工坊定位为一款媲美真人的AI配音软件,广泛应用于短视频配音、新闻播报、有声书、有声电台、外语出海等多种配音场景。
出门问问之所以受到关注,首先在于它“AIGC第一股”的身份;其次,它是一家已实现盈利的国产AI大模型公司。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AI公司尚处于“烧钱”阶段,AI大模型要想实现盈利更是出了名的难。以OpenAI为例,这家全球领先的AI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每天大约烧掉70万美元,仅用于维持ChatGPT的运作。OpenAI尚且如此,其他AI大模型公司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不过,出门问问是一个例外。公司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和5.07亿元。2022年,出门问问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和2023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均为正,而这或许正是出门问问被称为“AIGC第一股”的主要原因。
我们得承认,AI依然是一个新兴的、有行业发展前景的赛道。尽管不少公司仍然面临巨大的经营成本和投入,但一些优秀的AI公司已开始有所突破并且实现商业化变现。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目前3.5版本的文心大模型是免费的,但如果要升级成文心大模型4.0版本就需要进行付费,目前最低的包月价格是59.9元,连续包年的费用则为588.8元/年。
此外,各类AI手机、AI App应用也在尝试让用户付费,摊平AI高昂的研发费用。有着“AI四小龙”之称的商汤科技,2023年生成式AI收入达到12亿元,占总收入的35%,同比增长近200%。预计在2024年,生成式AI业务将反超传统AI,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增至50%左右。科大讯飞2023年度业绩预报也显示,预计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7%;预计净利润6.45亿-7.30亿元,较上年增长15%-30%。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司在大模型、核心技术和产业配套上的持续投入。可以预见,AI的商业化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