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橙柿,爱上阅读吧

深夜读书馆广发英雄帖 邀请你来做书评人

2024-03-17

扫码进入橙友圈 #深夜读书馆#话题 跟着橙柿,爱上阅读

记者 潘卓盈

读完一本好书,忍不住想推荐给大家怎么办?欢迎登录橙柿互动App,来橙友圈#深夜读书馆#话题,分享你心中的好书,评价最近出版的新书。

“深夜读书馆”广发英雄帖,邀请大家一起来写书评。你在#深夜读书馆#话题下发的书评,将有机会在都市快报“深夜读书馆”版面发表,一经录用,我们将根据稿件质量,发放一定的稿酬。

读书不仅是一个爱好,也是一个寻求知识、体会人生的过程,在#深夜读书馆#发书评,既能分享读书的感受,也能找到同好之人。

年终的时候,我们还将评选出橙柿优秀书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来吧,2024年,一起做“橙柿书评人”,跟着橙柿,爱上阅读吧。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书评人:

郑嘉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都说宋画写实,但宋人摹形状物的写实工夫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长期缺乏可定量的分析结论。鸟类学家陈水华先生独辟蹊径,对两宋绘画中的鸟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著成《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一书。该书以令人信服的一系列证据,充分证明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确实存在“格物致知”的优良传统,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绝不只是朱熹等宋代理学家的口头标榜而已。

《不如吃茶看花》

书评人:金夏辉 图书编辑

最近,作家周华诚推出了新书——散文集《不如吃茶看花》,这是一本讲吃茶的书。

对于很少饮茶的人而言,茶总是显得高深莫测,若见此书,可能担心自己无法理解令人眼花缭乱的茶叶品种,或是玄之又玄的茶道精神。但其实不必担忧,作者是一个爱茶之人,不过将吃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记录与之相关的生活碎片,并非就吃茶本身展开长篇大论。这一点的定位尤为重要,文字的着眼点不全在茶上,而在于从容生活之中。

作者吃茶,却不以其为傲。在《烟霞百里间》一文中,作者泡了黟山石墨,顺便将黟山石墨的照片发到网上,此时一位懂茶的朋友回复,“你的石墨并非顶级。”他说在石墨的鲜叶采摘标准中,一芽一叶为特级,而作者的茶叶,叶子多,可知一般。作者不信,“继续喝黟山石墨,还是很香。”这便是作者观念的独到之处了——吃茶,讲究的是个人的心境和感受,而非各种标准。

无独有偶,在《分别心》一文中,作者提到喝茶一事对水的讲究,尤其是《红楼梦》中的妙玉——妙玉以寺中梅花上的雪水为傲,认为煎茶用旧年雨水便俗了。作者对此不以为意,他引用了作家潘向黎的话,“喝一个茶,从茶杯到茶叶都要分等级,全无众生平等之念,无非是要显示自己的身份。”人人爱好不同,不应有显摆之心、分别之心,作者十分尊重不同人的迥异乐趣。这倒像极了梭罗的态度,在《瓦尔登湖》中,他自身践行隐居,但也不曾瞧不起经商的人。这种无分别心的态度十分重要,它几乎影响了每篇散文,使其放眼于更广阔的日常生活,显得平易近人。

写茶,作者并非局限于茶,以其为尊;写喝茶的日常生活,作者又并非不加选取,肆意记录,而是着眼于“闲情”二字,书写悠闲的日常生活。原本的日子便有几分闲情,喝茶的存在,更为其添三分惬意。

《不如吃茶看花》,适合吃茶的人读,更适合有闲情的人读。听作者讲茶的门道,谈自己的生活——没有抱怨,也没有傲慢,只是以一种从容的心境,看阳光照在茶盘和茶杯上,见绿茶在水中浮浮沉沉,顺便说起写作这回事儿,聊到哪个地方的故事……有谁不喜欢这样的文字呢?

《高原上的小向导》

书评人:刘自然 出版编辑

“第三极”“世界屋脊”“亚洲水塔”,这些极具分量感的名字都赋予了同一块土地——青藏高原。然而,鲜少人知道,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系统认识和科学研究仅有数十年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了首次对青藏高原的综合性科学考察。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如今,首部聚焦这段历史的童书《高原上的小向导》以文学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代科学家为实现“青藏科考空白必须由中国人填补”的夙愿历尽艰辛,跋涉考察的历程。

作为一本童书,如何让小读者对这样一段与日常生活有距离的科学考察之旅产生情感连接,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难题。作者刘黎琼巧妙地借少年之眼看科考工作,以门巴族少年的视角展开讲述。这一视角既走进儿童内心,又巧妙融入了对民族文化保护、自然与万物关系的思考,比如书中展现的门巴族人朴素善良的生活信条、少年对科学考察和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这些内容赋予了这本书丰厚的人文色彩。

以文学笔墨写科考故事,丰盈的文学性是这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全书文字清新雅致,科考工作的艰辛与严谨、山川风貌的神秘与壮丽、人物情感的真挚与细腻尽现笔端。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尤其注意将人物的多面性表现出来。书中的科考队员工作起来细致严谨,互相调侃起来又妙语连连。其中的“老苏”既有严肃的一面,也有思念女儿时的一腔柔情;跳脱的“小汤”看起来不着调,一提起专业领域却是条分缕析、精益求精。

作者着意描摹科学家步履不停的科研精神,也就是曾主持首次青藏综合科考工作的孙鸿烈院士提及的“科学、奉献、团结”的精神。科考中的种种挑战让科学家们付出了血与汗,甚至生命的代价,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向着科学之巅”前行。《高原上的小向导》结束于短暂的科考之旅,文字有尽而探索未有尽,书中的科学家又将继续另一段越冬考察,几十年后,他们的下一代也承接父辈嘱托,继续为青藏高原奉献青春与智慧。

《霸凌与拒学:教育到底怎么了》

书评人:温婷婷 心理教师

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6年,我发现欺凌现象在校园内外很普遍。它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等老师和家长发现的时候,受欺凌者已经被霸凌很长时间,而且程度很严重。同时,它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残忍化的特点。

如果说霸凌问题由来已久,那么厌学问题的突显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怪”现象。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细细探究。

拒学真的是一种病吗?后现代心理治疗强调,要将病与人分开看待。不可否认,学龄期不上学是个问题,但真的是人出了问题吗?《霸凌与拒学:教育到底怎么了》的封面有一句很好的引言:“所谓‘问题儿童’,其实是在向我们提出问题。”比如,当有独特见解的孩子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时,同学们可能会群起而攻之。书中还提到,个性强的孩子难以适应学校统一的教育方法,他们可能因与整体氛围不合而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个性强的孩子可能会因此拒绝学习、离开学校。因为“与众不同”而厌学就太让人心疼了!

我非常喜欢封底的整段话,句句箴言。是的,分数从来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学期结束前,我在一个班做了“预给分数”的小实验。正常统计完成绩后,发送到组长群,有异议的同学可以申诉。果然,有一些同学要求加分。“理由正当就可以啊!比如,你为你的小组或班级做了什么贡献。”我说。后来,我发现这么一来,很多拖了很久没做的事情他们就因此完成了。这是意外之喜!我很开心地想,河合隼雄提出的“默默守护”的观点和我在这次小实验提倡的“无为而治”有点接近啊,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坦白说,初拿到《霸凌与拒学:教育到底怎么了》这本书时,我以为一口气就能看完,但实际上我花了不少时间。有些段落值得慢慢回味。如果你也能耐心地阅读这本书,相信能够收获不少颠覆你传统认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