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门槛再降低一点 保持和高规格赛事相符合的服务水平

杭州如何打造赛事之城,市民积极建言献策

2023-10-20

记者 陈彬 王海峰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闭幕,杭州的比赛场馆以及亚运配套设施被认为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标准。有了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怎么把亚运红利用好,如何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对于杭州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道必答题。

我们的城市我们建,杭州如何打造国际赛事之城?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发起了征集活动,很多热心市民积极发表建议建言。大家可以下载橙柿互动App,在“橙柿互动—橙友圈—直通车—我的建议”里,带上话题#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发帖即可。对于好的建议,我们将整理汇总并转交相关部门,助力杭州打造国际赛事之城。

把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门槛再降低一点

孙昊天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亚运会结束,有很多场馆已经陆陆续续对市民开放,但孙昊天说,这个还不够。“玩体育就是一种习惯,让市民养成热爱体育的习惯的门槛越低,我们杭州的体育氛围就越好。”

孙昊天打了个比方,“现在有很多市民喜欢夜骑西湖,其实骑行的门槛就比较低,有一辆自行车,甚至共享单车足以;包括我也知道有很多地方建设了公共篮球场,这些都是在降低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门槛。但是也有像羽毛球一样,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的,因此门槛也比较高。”

小孙说,杭州的群众体育基础很不错,周末场地都爆满,希望能再开放多一点的场馆,比如现在周末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就很好,“把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门槛再降低一点,愿意玩的人就会更多,赛事观众基础就更深厚。”

为外地来杭的观赛观众做好服务

另一位杭州市民小蒋也认为,现在杭州的体育氛围还不是很浓厚,“欧冠、英超之所以火热,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高水平的赛事,还有狂热的粉丝,以及成熟的商业化环境。”

如果真的要打造赛事之城,应该去服务好从外地来的观赛群体。“如果中超浙江队的主场在奥体中心打响,那么也会有很多外地的球迷来到杭州,比如我们可以推出球迷公交专线,或是凭球票有景点的门票折扣等,来加深外地朋友的印象。”

让大型比赛客流疏导成为日常

闻堰初中的杨老师认为杭州要打造赛事之城,公共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地铁交通网与北上广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要接纳几万观众的大型比赛,让大型比赛的客流疏导成为日常,运力方面还需要加强。

另外发挥杭州的科技特色,打造具有科技特色的赛事环境,对来杭州观看赛事的观众以及比赛的运动员,后勤人员,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形成口碑,这个就是软实力提升,包括美食,住宿,景观等,和文旅产业相辅相成。这次亚运会就做得很好,得到各国代表队的一致好评,这就为接下来去吸引其他国际赛事打下良好基础,希望这种和高规格赛事相符合的服务水平能够保持下来。

充分利用好场馆资源和交通优势

市民鲍先生说:“充分利用好亚运留下的场馆资源,首先要把我们国内的一些重要的、尖端的比赛引到杭州来,只有国内打出名气了,才能往国际层面去发展。”

鲍先生认为,杭州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都有优势,可以把影响力铺到全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这些赛事产生的效益,这些都是吸引赛事落户的优势。

先把杭州打造成国内赛事之城

橙友“易阵风”表示:杭州提出打造“国际赛事之城”,我认为首先要打造“国内赛事之城”。近几年,我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三大球的成绩在全国靠前,浙江男子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好成绩,今年还参加了亚冠比赛;两支浙江男篮在上赛季CBA联赛中双双进入前四名,其中浙江稠州队获得全国亚军;浙江的男女排球也有不错的战绩,中国女排的主教练蔡斌就是浙江人,中国男排主教练吴胜也是从我们浙江队出去的。

浙江良好的体育成绩为杭州打造“赛事之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最近几年,浙江体育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近几年,浙江男子足球的中超主场都放在了湖州,人气不旺不说,湖州的场地有人比喻为“菜地”。浙江两支男篮的CBA主场分别放在诸暨和绍兴柯桥,这其中当然也有亚运会的因素,但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也有是否重视杭州体育发展氛围的问题。

杭州打造“赛事之城”,首先需要政府重视,也离不开社会配合和球迷支持。趁着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只要各方努力,杭州打造“国际赛事之城”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橙友“西湖绿栗子”建议道:现在就可以筹划明年9月的杭州亚运会周年系列纪念赛。杭州市民都可报名参加,从社区开始,层层选拔,真正实现全民体育。

留言方式:

1.下载橙柿互动App;

2.在橙柿互动首页橙友圈-直通车-“吐槽求助”或“我的建议”论坛发帖,好的意见建议,橙柿直通车会递交给相关部门评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