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学生作品特辑

2023-03-12

《梦回宋韵》 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小学五(4)班 何一逸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合影

本版主持 郭婧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蒲公英中队,由32位茁壮成长的小水滴组成,是个温暖且有力的大家庭。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生活连线”内容是:找一找家里的老物件,请你的家人讲一讲关于某个老物件的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于是,学生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认识、了解自己家的老物件,并在班级里进行一次老物件的展览。

我们班的老物件展览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 梁彧

提起博物馆,大家都不陌生,在博物馆里有各式各样的展品,每件展品都有其背后的故事。老师说我们班的周五班会课也要举行一场老物件展览的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手舞足蹈。一回到家,就开始翻箱倒柜找起了老物件。

“丁零零”班会课的上课铃响了,我们班的老物件展览开始了。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老物件放在了桌上,老师说我们可以自由走动,去观赏别人的老物件。我们班的老物件真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带又小又窄的粮票,有人带各色亚运纪念章,有人带掉漆褪色的烘手炉……各种各样的老物件都出现在我们班教室里,但是最让我好奇的还是张一非同学带来的恐龙化石。

听说一非带来了恐龙化石,大家都蜂拥而至来到他的桌前,只见他一脸庄严地掀开一个长长大大的、暗红色的木头盒子,里面的恐龙化石顿时让我惊呆了:玻璃下的泥土里清晰地放着两条恐龙的骨架,它们远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看上去有些像鸟的骨架。一非说这是贵州龙化石,旁边还有文字介绍呢。我们围着这个盒子看了又看,问了又问,心中满是好奇。

看完这一件件老物件,你们来看看我带的老物件吧。我家的老物件是我太姥爷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时的证书,已经泛黄而有些破损了。看着上面陌生的繁体字,听着妈妈的补充介绍,我知道1949年7月,我的太姥爷从这所大学毕业了,他还是这所大学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呢。因为年代久远,这张纸上的许多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但谁也不舍得把它扔掉。毕业后,太姥爷本来被分配到政法系统工作,但他主动申请到艰苦的河北河南交界处——临漳县去锻炼自己,为那儿的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

通过这次班级里的老物件展览,我由衷地觉得每种老物件都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回忆,都蕴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老物件呢?

无价的市尺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 吴云舒

当我把从家里带来的老物件掏出来给大家看时,很多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说:“这也算老物件吗?”它当然算啊,而且它有一个不常见的名字——市尺。

刚买来的市尺光滑如冰,现在是粗糙如路;原来是淡淡的棕色,现在是深褐色,它身上那标明刻度的银色点点也只能依稀可见了。

听外婆说以前很多普通人家,因为没有钱,买不起衣服,而且商店里也没有那么多衣服可供选择,所以每户人家里的妈妈都心灵手巧,拿一把剪刀,一把木制的市尺,对着几块布又量又裁又剪,然后再用缝纫机缝制,这样全家的衣服就做成了,而且做得漂漂亮亮的。

当年外婆就是用这把市尺给妈妈做衣服的。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时,外婆给妈妈做了一条裙子,非常漂亮,她穿到学校里去,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外婆用这把老市尺在一块粉红色的布上一寸一寸地量,裁剪好后再用缝纫机把这块布做成了裙子,让妈妈成了大家眼中的“小公主”。

直到现在妈妈都很喜欢这把尺子,它不值钱,但妈妈却说它是无价的。

一枚五分老硬币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 许诺

我家有个老物件,它藏在一个小熊钱罐里,是一枚1983年的五分硬币。

它真的很老了,整整比我大30岁呢,在奶奶20多岁的时候就有了。它圆圆的,沾满了灰尘,洗干净一看,上面都生锈了,看不清图案了。依稀能看见正中间有两个粗壮有力的大字“伍分”,下面还写着年份呢。

一角等于两个五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一角连块糖也买不到,更别说五分了,现在的很多人可能连见都没见过它呢。不过听奶奶说她那时候的五分可以买一根棒冰或是二两酱油呢,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那我们家的这个五分钱是怎么来的呢?奶奶告诉我,她年轻时曾经开过一个小卖部,所以积攒了许多个五分硬币,它们被存放在一个小熊钱罐里。几十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钱罐里的五分硬币就只剩下了这一个了。

现在我看到这枚五分硬币,总会想到奶奶以前的生活,想到那时的人们是怎样的节衣缩食,勤俭度日。再看一看现在的钱,一个个五角、一元的硬币都十分精致,人们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角、一元的硬币早就成为了人们日常消费中的零头了。

如今,这枚五分硬币已经成了我家的古董,成了讲述社会向前发展的故事的一个老物件了。

爷爷珍藏的木杆秤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 张锦燊

想必大家都知道电子秤吧,只要把东西放上去就能看到它的重量,非常方便。但是在以前科技没有这么发达时,人们是用什么称东西的呢?它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给大家认识的木杆秤。

爷爷家就有这么一杆秤,听他说这是他珍藏的宝贝,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了。它是一根长长的细棍,一头吊着个大铁钩,另一头挂着个大铁砣,拿起来沉甸甸的。木棍上有一些白色的小点点,爷爷说那是用来称重量的刻度,每个点代表一两,称东西可准啦!一开始我半信半疑,但试过几次后我发现这杆秤和电子秤称出来的重量竟然真的一样,我不由得赞叹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竟然能造出这种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有用的物件。而这杆秤也成了家里的大功臣,陪伴了爷爷好多年,后来不用它了,爷爷就把它收了起来。

当我把这杆秤带到学校时,同学们可感兴趣了,围着我问长问短,用它来称各种东西,有的还称书包,差点把它弄断,吓得我赶紧收好,万一真的弄坏了,我可怎么跟爷爷交代呢?

一代传一代的老式手表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 周道

我家的老物件是一块历史悠久的上海牌手表,这可是我家的传家宝啊!不过它现在“光荣退休”了,放在老家的抽屉里。

这块上海牌手表有一个圆圆的表盘,全钢的外壳和一条银光闪闪的表带,一看就知道质量很好。记得在我小时候,外公手上一直戴着这块手表,从不离身,睡觉的时候才会把它摘下,第二天起床时必定又会把它戴上。

这块手表是外公年轻时去上海做小生意时,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里买的,当时这手表的价钱相当于他好几个月的工资,外公自然十分珍惜它。

有一次,外公找不到他的手表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家里翻箱倒柜,把整个家都弄得乱糟糟的也没有找到,他非常失落。到了晚上,外公躺在床上的时候看见床和床头柜之间的缝隙里露出了一个银闪闪的小角,赶紧挪开床头柜一看,这不就是他找了一整天的手表吗?自此外公更加珍惜这块手表了。

外公告诉我,当年买下这块手表可是花了很多积蓄,为了不影响正常生活开支,所以就特别努力工作,小生意渐渐变成了大生意,钱越挣越多,他却一直戴着这块老式的上海牌手表。要不是因为现在表带的大小有些不合适了,他还舍不得让它“退休”呢。虽然不戴了,外公还是会时不时拿出这块手表看一看,摸一摸,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还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保存,一代代传下去。

一块手表成就一番事业,怪不得它能成为我家的传家宝。

指导老师:田云霞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四(5)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杭州市教坛新秀,区轻负高质先进个人,区优秀班主任。曾获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最佳指导老师奖等多个奖项,也是爱写作的狮子名师阅读写作公益课的主讲嘉宾之一。

习作点评:

《我们班的老物件展览》:小作者用充满好奇的眼睛,细心观察着展览上的各种物品,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求知爱学的孩子。能将物品和人之间的情感表述清晰,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

《无价的市尺》:小作者从家里一件普普通通的老物件——市尺入手,描写了外婆给妈妈做儿童节裙子这件往事,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温馨,让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生活。

《一枚五分老硬币》:小作者通过童趣的笔调,写出了五分硬币一段特别的历史,也负载着一段美好的记忆,现在与过往的对比,可见孩子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结构流畅,是生活的有心人。

《爷爷珍藏的木杆秤》:小作者文章简洁明了,表达了秤的珍贵来源于陪伴了爷爷很多年。在开题时也能对“秤”这个物品的前世今生做了串联,文章整体性很强。

《一代传一代的老式手表》:小作者对情感的捕捉和对细节的观察都细致入微,从文章中我们不但看到了这件被当做传家宝的手表,也仿佛看到了爷爷将这块手表视若珍宝的景象在眼前发生,也理解爷爷在这块手表的帮助下建立了更大的人生目标,是一篇能让人深深沉浸其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