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感染新冠后患暴发性心肌炎 经过ECMO救治昨日转出ICU

浙大儿院: 收治的新冠重症患儿85%已脱离危险

2023-01-17

记者 林琳 见习记者 吴双

通讯员 祝姚玲 叶佳敏

昨天下午,魏先生站在浙大儿院的病房门口,朝医生连连鞠躬:“感谢你们全力救治,救了我的儿子,也拯救了我们家庭的幸福和希望。”

他声音颤抖,眼眶泛红,显得非常激动。因为儿子小魏在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已经住了13天,因病情严重一度用上ECMO,直到昨天,孩子终于从ICU转入普通病房。这个好消息对新冠重症救治具有特殊的胜利意义,让大家精神都为之一振。

感染新冠后发烧、咳嗽 送到医院检查出暴发性心肌炎

小魏12岁,前段时间感染新冠后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家里人给他用了退烧药,可孩子精神越来越差,还出现了恶心伴间断呕吐、腹泻等症状。父母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肠胃炎,又开了一些益生菌和对应的治疗药物。

服药后,呕吐腹泻的症状是好了些,但孩子精神状态依然不佳,甚至还出现了胸痛。

父母再次带他到医院,做了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发现心肌标志物异常。“很有可能是心肌炎,建议马上转院!”

1月4日,小魏被送到浙大儿院,经急诊心超检查,以“暴发性心肌炎”收住PICU。

浙大儿院PICU主任张晨美回忆说:“小男孩刚送来时精神状态不好,持续发烧,后来心电图检查出来发现有暴发性心肌炎,收缩压也降至70多。通过人工呼吸机、强心药等治疗都没有起到作用,考虑使用ECMO进行治疗。”

使用ECMO治疗后,男孩循环改善、心超提示心功能改善。1月9日下午3点半,顺利撤离ECMO;1月10日,顺利撤离呼吸机。

目前小魏恢复良好,心肌肌钙蛋白恢复正常,心电监护血压稳定。经评估后已转入普通病房。

门诊病人有所回落

85%重症患儿已平安脱险

国家儿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表示,浙大儿院在12月20日—12月29日出现由新冠感染引起的重症高峰,门诊最高峰时接治了5000多例病人;12月底到1月初有所回落,这一周以来门诊接治的病人为2000多例。

从2022年12月中上旬接诊新冠患儿以来,浙大儿院收治新冠重症患者总数85人。

截至1月16日,转到普通病房和出院的72人,仍然在ICU的13人(病情也基本趋于稳定,多数已经好转),曾上ECMO的人数共2人(1名仍然在治,情况已经好转)。从数据来看,收治的重症病人已经有85%脱离危险(转到普通病房和出院)。

“在此次战疫中,浙大儿院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成功地度过了重症的高峰期。”舒强表示,为保障新生儿与危急重症救助,在原有113张ICU床位的基础上,在各ICU、新生儿科实现扩容,同时在各内科病房分布设置重症监护床位,总计新增重症监护床位114张。

同时,医院成立以傅君芬常务副院长、高志刚副院长为组长,陈志敏、汪伟为副组长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症会诊小组,并建立会诊机制。为能及时补充重症救助力量,医院也做了相应的人才储备,年内已有128名医师完成危急重症专项培训,都能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新冠重症患儿年龄区间为1天-17岁

抽搐、脑炎发生率高于成人

浙大儿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说,新冠重症患儿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抽搐等,年龄区间为1天-17岁,最小年龄1天,最大年龄17岁。

儿童新冠感染后重症肺炎发生率较成人低,但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肺部感染重,儿童抽搐、脑炎发生率高于成人。从病程来看,重症病人在ICU时间约1到2周。

傅君芬提醒家长,当孩子发烧超过41℃且连续三天以上,或是出现明显的气急、氧饱和度低于95,意识不太清楚、胃口差时要引起重视,及时来医院就医。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月5日送来时,咳嗽、发烧、气喘严重,吸氧后氧饱和度只有85。做了CT检查发现有严重的‘白肺’,肺泡已经弥漫性渗出。”PICU主任张晨美说,幸运的是,经过ECMO治疗,小女孩也平安度过了这次难关,1月15日已经拔管了,现在用无创呼吸机,过几天也能转出ICU了。

针对儿童心肺功能衰竭

ECMO能提供强大支撑

“ECMO能提供非常强大的心肺支撑,针对呼吸衰竭且用常规治疗方式无效的病人,我们选择用ECMO进行治疗。”浙大儿院体外循环/体外生命支持科副主任林茹说,“ECMO治愈后的恢复状况也很好,不会留下后遗症。”

“虽然最近几天新冠重症患者收治人数较之前已明显下降,但是目前仍难言收官,陆续还有病人送来。” 舒强表示,春节来临,浙大儿院也做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目前的病人都是轻症为主,但医院还是准备了一定的后备人力用于支援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