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中职、高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毕业后都去了哪里?

快报记者做了两份样本调查,你看看这些学生有多拼!

2022-05-23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我们随机做了两份样本调查,一份来自中职学校,一份是高职院校。记者 郭婧

调查样本A: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2021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第一份样本来自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这所学校的2021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两个三年制的中职班,简称“数艺班”,共78人。

根据学校提供的毕业生去向情况可以看到,数艺班的78名学生,高中毕业后全部升入了大学,大学升学率实现了100%。

数艺班有15人考入了本科,本科升学率接近20%,分别进入了浙江科技学院、温州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学习。

除了直接考入本科的学生外,数艺班的其他学生也都顺利考上了大专,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8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7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7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3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人……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衢州、台州等全省各地的20多所高职院校向学生们打开了升学的大门。

职校学生的学习轻松吗?他们的努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数艺班的班主任说,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高一、高二就已经明确专升本的想法,很多学生在寒暑假都会坚持素描和色彩专业课的培训练习。学生在校期间也是很努力,电子职校的晚自习时间是18点10分至20点30分,但很多学生5点半就开始自修。学校的统一熄灯时间为21点40分,但最后冲刺阶段,可以申请延迟熄灯,学生们的拼劲也很足。

中考时觉得自己冲不动了

高中心态改变后成绩慢慢拔尖

刘梦情,是以数艺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科技学院环境设计这个本科专业的,在去年该专业的“单招单考”中,成绩总排名全省第七。

刚进入高中时,她的成绩并不拔尖,是通过提前自主招生进入数艺班的。

“大部分同学当时都还想再努力冲一冲普高,我感觉自己冲不动了,特别是数学真的有心无力。”她说,初三时觉得学习很累,于是选择了职校,选择了一个与画画相关的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她并不后悔自己的这个选择。因为进入职校后,她没有初三时的那种焦虑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而且职校的社团活动也很多,她参加的摄影社团,还会有一些外拍的活动,这些都让她感到非常快乐。

可能是因为心态上发生了变化,她觉得自己学习也变得轻松了,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学习成绩也慢慢地拔尖了。

现在进入大学后,她感觉自己又有了冲一冲的劲头,想要冲一冲奖学金,“现在主要是英语,要多补一补,把四级给过了,还有体育稍微差一点,也得练一练。”

她说,自己高中时比较要好的三个小伙伴,去年都考上了不错的学校,就其中一个女生差了一点点分没能考上本科,事后有些后悔高二暑假的时候没有去补习画画专业课,专业课成绩拉低了总分,“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努力够吧。”

凭借突出的专业课成绩

提前自主招生进入高职院校

数艺2班施鑫城小学时学过动漫和国画,高一、高二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规划。等到高三想要考大学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被优秀的同学拉开了距离。

但是他的画画专业课成绩有优势,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决定试试高职院校的提前自主招生,比起“单招单考”,专业分占比会高一些,数学分占比相对小一些。

凭借着专业课突出成绩,他被提前自主招生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他说,自己当时的总成绩排名第二,主要是专业课考试的创意分特别高,单项排名第三。

进入大学后,与他同班的同学,既有普高毕业的,也有职校毕业的,比如他一个寝室的,3个同学来自职校,1个同学来自普高。

他感觉大家在一起玩得挺好的,大学里专业课多,普高来的同学向职校来的同学求助的情况挺多,“毕竟各种画画软件,我们在高中都学过一些了,他们基本上是小白”。

接下来他准备请普高同学在文化课上帮帮自己,特别是英语学习,因为现在他的目标很清晰了,就是学好文化课,争取专升本。

调查样本B: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连锁经营管理183班

据今年杭州市中考报名指南中的数据显示,去年杭州主城区职高的升学率比例超过90%。那么中职学生顺利升入大学后的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随机选取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连锁经营管理183班(下简称“183班”),来做一个样本调查。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所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开设“三校生班”,指生源来自于职高、技校、中专的学生班级。

183班就是这样一个“三校生班”,学生全部来自于职高,当年通过单考单招(由国家教育部单独对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高考招生的一种形式)进入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的三年制大专班。

据学校的统计,去年6月毕业时,183班全班52位学生,专升本12人,分别升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树人大学等院校;到校企合作企业就业18人,在华住集团、华润万家、肯德基等企业就业;其余21位学生到新零售企业及其他传统商贸企业就业;另有1人参军。

也就是说,183班超过20%的学生专升本成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本科,已经不是职校生的学历终点,考研也是他们中一部分人正在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正在趋于成熟,183班有35%的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毕业后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就业,并迅速成长为企业基层骨干。

与此同时,即使是已经就业的职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也还在继续学习、提升学历,为自己的职场晋升提供更好的支撑。

当年放弃普高选择了职高

现在争取考研弥补自己的第一学历

专升本成功的女生韦俊青来自杭州,已经很明确自己要继续考研了。

韦俊青说,当初中考时自己其实上了普高分数线,但是能去的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并不是很高,她感觉自己就算去读了也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于是和家人商量后选择了职校,本来计划就是通过职校的单招单考,考入大学本科的。

后来因为考试时太紧张,没有发挥好,她差了几分没能考上本科,进入了183班后,她也是一直很坚定要继续努力升学的。

现在树人大学读本科的她,计划今年12月就参加第一次研究生考试,为了弥补自己英语较弱的情况,除了努力背单词外,她还在上英语网课。

“希望能考上自己比较喜欢的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她说,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专升本和第一学历是本科还是会有区别,所以希望通过考研来弥补自己第一学历的弱势。

大三开始学写代码

现在北京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小毛,在同学眼中是183班“跨专业”就业成功的代表。

小毛是金华人,在金华读的职高,高中毕业升学报考专业时,当时的规划是毕业后创业,又想离家近一点,于是选了杭州的学校和经管类的专业。

在183班读书期间,他就尝试了创业——开了一家淘宝店,“一开始砸了很多钱,后来一个月的流水做到了1万多元,大三的学费、生活费,靠我在淘宝店赚的钱就够了。”

也是大三的时候,学校提供了去上海实习的机会,他在某连锁品牌超市工作,一个月有4000元的实习工资。

上海的繁华与金融环境,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意识到自己的淘宝店如果后续想要做大做强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自己也就需要先积累资产。

他开始研究什么工作能让自己更快地积累资产,网络工程师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在结束上海实习后,他就开始自己报班学习,并报考了网络工程师的证书。

有朋友说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多一些,机会也多一些,他毕业后决定当个“北漂”,在北京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这期间,他又从网络工程师转投到了测试开发工程师的岗位,去年11月,他成功入职了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小毛说,他还在不断学习,还会不断转型,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