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在雨天也能美如画

烟雨江南

2024-06-20

目的地

×

既有江南特色,又不乏舒适休闲的体验感

绍兴兰亭景区

嘉兴新塍古镇

嘉兴西北角的秀洲区新塍古镇,距离嘉兴市区15公里左右。古镇的一边,是新房高楼,像一个年轻人,在不断生长。而另一边,则保留着原始的模样,像一个老者,不为世俗喧嚣所扰。

穿过“新塍古镇”的牌坊后,就进入了古镇范围。四下张望,见到一条河,以及两旁的民居,是上世纪的模样。里头是柴米油盐,是生活着的烟火气。

当地人表示,新塍古镇有三宝:南朝便有的能仁寺、小蓬莱、问松桥。比新塍出现更早的,就是能仁寺。寺院左右对称,因为环水,所以寺院里桥也多。小蓬莱为能仁寺的一部分,原名“环清房”,是寺里高僧和香客清修之所。能仁寺斜对面,就是“三宝”之一问松桥。在问松桥边,则是一个影视基地,浓浓民国风,又成为新塍古镇另一个风景。

新塍最主要的河流,是全长1680米的市河新溪,自西向东贯穿古镇,形成一条中轴线。河两岸则是枕河而居的人家,又形成了两条只宽三四米的大街:东、中、西北大街和西南大街。在这些人家里,还有吴润昭私院、朱氏老宅和郑氏老宅等保留了原始风貌的历史建筑。

杭州杨公堤

兰亭景区占地约250亩,门票70元,包括鹅池、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碑林、书法博物馆等景点。

如今的兰亭,依旧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进入园内,触目所及,满目苍翠,秀林清幽。

兰亭的竹子很多,有三十多个品种,以淡竹、紫竹、毛竹等竹子为最多。游走在竹林中,让人仿佛回到了东晋年间,风流一回。

沿着竹林中蜿蜒的石板路前行,不久便看到一方碧池,名为鹅池。鹅池旁边有一座石亭,呈三角形,亭内立一碑,上镌“鹅池”两字,故名鹅池碑亭。

沿着小径继续前行,又见一座碑亭,为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兰亭碑亭。亭呈四方形,砖石结构,为单檐顶建筑,古朴典雅。亭内有石碑,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继续漫步,一条之字形的曲水出现在眼前。曲水边立有一块木化石,写着“曲水流觞”四个字。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義之、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雅士相约兰亭,行“曲水流觞”之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杨公堤一直叫西山路。相比车水马龙的北山街和南山路,很多人更喜欢静谧野趣的西山路。这里能看到西湖水的另一面,少了明媚奔放,多了和顺矜持。

杨公堤上有六座桥,跟苏堤“六吊桥”呼应,合称“西湖十二桥”。为了有所区分,这六座被称为“里六桥”。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重修了“里六桥”,西山路也重新叫回了杨公堤。

实际上,最早的杨公堤并不在今天的位置。花港公园里藏着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经清代重修后,一直留存至今,叫做“景行古桥”。景行古桥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的杨公堤。这座低调了两三百年的古桥,是“初代”杨公堤六古桥中仅剩的一座。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因由杨孟瑛主持开挖而成,故名杨公堤。杨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

都说幸福的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便是在湿热的梅雨季节里,也要能搜罗出烟雨江南的诗意之美。这些在雨天也能美如画的地方,既有江南地区的典型特色,又不乏舒适休闲的体验感。

城报记者 王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