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燕 刘金洋 通讯员 屠友军
AI在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张金名片,杭州城市大脑积极拥抱AI前沿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部署DeepSeek-R1系列模型,为城市装上自主进化的“数字心脏”。这意味着,今后的杭州城市大脑将更智慧、更聪明。
3月31日上午,杭州城市大脑推进会召开,正式吹响了建设杭州城市大脑3.0的号角——杭州将打造超大城市智能体,探索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从探索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到构建超大城市治理数字系统解决方案,杭州城市大脑一直在迭代升级。杭州城市大脑3.0,将从哪些方面升级进阶,又将为杭州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什么?
打造管用好用的智能体
AI让杭州更懂市民需求
近日,“警小爱”收到一位居民发来的关于申领户口簿的咨询,短短几秒钟,该居民就收到了“警小爱”推送的视频导办链接。根据指引,快速完成了户口簿的在线申请。“警小爱”是杭州市公安局推出的AI警务助手,不仅能提供24小时在线的政务服务和法律政策咨询,还能精准开展反诈劝阻与宣传等。
如果存在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的问题,可以找国内睡眠医学领军人物毛洪京医生的AI分身问诊。“杭好梦”是全国首个专注于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智能体,近三个月,已服务超180万用户,为筛查出的3.5万睡眠障碍人群提供线上线下医疗服务。
遇到医保方面的问题,可以去找“依保儿”。市医疗保障局依托杭州城市大脑智能中枢,推出智能体“依保儿”,首创“医保好问”“医保好办”“医保好查”三大场景,实现了服务模式和技术理念的跨越式变革。
政策管家“亲清小Q”、旅行达人“杭小忆”、人社专家“小灵光”……杭州城市大脑孕育的10多个特色智能体,已经悄然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得力帮手。
通过推进高频事项智能化改造、政务模型综合集成,AI将让杭州这座城市更懂市民所需。今后,杭州将着眼不同群体的需求,加快推动从建场景向建模型升级,打造一批实战实效、管用好用的智能体。随着城市大脑GPT等应用的落地,在杭州办事将更高效。
数字孪生赋能杭州智治
城市管理越来越“聪明”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载体,如何让城市管理水平更高、运行效率更快,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5年来,杭州通过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底座,构建模型生产工厂,持续迭代城市大脑“视觉智能中枢”,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以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杭州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勘察智护”系统,实现全域全时动态监测,精准把控勘察作业态势。自上线运行以来,“勘察智护”系统已经累计接入工程地质勘察项目1743个,累计产生风险预警2434条。
为扎实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市城投集团构建起“快速感知+快速响应+快速处置”燃气安全治理体系,通过泄漏巡检车、压力降模型、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现管网泄漏自查率提升至90%以上,抢修出发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
随着杭州迈入超大城市的行列,城市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日益提升。为此,杭州加快推进城管领域的“一网统管”建设运行,目前已完成城市生命体征、城市治理、便民服务、管理在线4大模块建设。
当城市装上“大脑”,一系列提升治理效能、优化服务环境的应用场景高效落地,这正是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前行的生动缩影。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
为城市治理提供增量式赋能
杭州城市大脑不仅只是技术应用,更是包括工具、平台和制度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体系。在杭州,技术、机制与应用场景形成相互呼应,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合作,共同为治理提供增量式赋能。(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