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到沪杭“挖”工程师,如今三夺“科技创新鼎”

德清加快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2025-01-09

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图片由康乾街道提供

记者 沈晓颜

40年前,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德清一些乡镇企业就会派车前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接送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到企业改进生产工艺,解决技术难题。“星期天工程师”的故事由此而来。

这种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形式,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被称为产学研“德清模式”。

40年来,“德清模式”不断迭代深化。2023年,德清创新指数居全省第9位、县域第3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4.25%,居全省县域第2位。此外,德清还三次获得省“科技创新鼎”。

科技创新,让德清成为一座超越县域层级的“改革创新高地”。

科创平台向“高”攀升

“德清发展靠什么?通俗地讲,就是靠‘联姻’。”2024年12月28日,在科技创新“德清模式”4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一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上海、杭州联姻;二是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与高校、院所联姻。”

在产业大楼鳞次栉比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已与德清“联姻”4年。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强告诉记者,研究院是中国科大在安徽省以外的全国唯一一个地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也是中国科大在浙江的唯一窗口。

四年来,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创新技术、院企联合研发、科技产业孵化等领域,让中国科大的学术成果从“万米高空”实现产业落地。2023年,该研究院有两个项目同时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并与华为、字节跳动、360、百度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合作伙伴。

中国科大在一座县城落地研究机构并非偶然。德清把“接沪融杭”作为县域发展主战略,在不断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求突破。2020年,德清成功争取纳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整体规划布局,成为大走廊北翼中心。目前,德清拥有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浙大德清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研究院等8个新型研发机构,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与顶尖团队联合攻关破题的县域创新实践路径。

企业主体向“新”而行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德清模式”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发展路径,让传统产业“活起来”,新兴产业“火起来”。

在一次“百名教授联百企”行动中,维义生物总经理王威与浙工大食品学院教授刘建华成功对接,买下了刘建华团队在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双方还携手与莫干山研究院合作成立维禾生物,攻坚亚麻籽及全谷物营养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新公司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7000多万元,稳定运营之后预计将超过1亿元,届时企业整体年产值将实现翻番。”王威说。

在德清县钟管镇,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攻克的热轧钢材生态除鳞技术,通过物理方式处理钢材表面氧化皮,实现了从有酸到无酸的“变革”,一举攻克了传统化学酸洗污染严重的世界性环保难题,成为国际首台(套)产品。而这一重大技术是企业7年研发、2亿多元投入所取得的成果。

创新研发不仅是企业竞逐新质生产力的个人战,更是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持久战。德清不断激励企业研发攻关,推出“研发稳增”系列举措,形成全县科技型企业研发活动“三色图”,精准滴灌服务;加大研发投入激励,政府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累计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3项,总投入7.6亿元。

人才生态向“智”而聚

科技创新离不开“最强大脑”的支撑。10年前,德清举全县之力引进建设“家门口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如今已集聚7大学院1.5万名师生,汇聚浙工大近40%的高层次人才、70%的国家级平台载体,实现从“走出去找合作”向“家门口搞创新”的转变。

2023年底,杨彬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引进成为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担任多肽药物研究中心主任,并与研究院以及院内的医药企业瑞斯莱亚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研究院和学校打通了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解决了人才归属的后顾之忧,既给学者提供科研创新的机会,也能提供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的资源。”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副院长伍建华介绍。

围绕人才,德清持续优化人才新政,推动人才政策从1.0版迭代至6.0版;依托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推出的“双融计划”建立的校地联招联引机制,打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共享障碍;根据“一家+一码”的服务体系布局建设的“人才之家”,面向人才免费提供交流学习、创业指导、沙龙活动等服务;打造“人才金融港”,建设集政策咨询、银企对接、融资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出1亿元“人才贷”、1亿元“人才保”和500万元“人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