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
特色街区外摆集市。
统筹检查“综合查一次”。
复兴大桥及高架环境品质提升。
记者 任彦 通讯员 葛畅 周琛
城市,乃人们诗意栖居之所,其品质深刻影响着市民生活。2024年,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杭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城市更具魅力,市民生活越发美好。
“杭州市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入选全国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建设城管驿站打造街道温暖家园”入选全国服务环卫工人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清单、“搭建道桥隧安全在线管理平台”入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改革典型案例、“探索133+X工作法推动老旧燃气管道改造”“高质量推进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更新”入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经验清单,“实施外摆新政助力经济发展”入选杭州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这一年,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工作成果斐然,诸多举措入选各级优秀案例清单,各个领域亮点频出,有力保障民生、服务城市、推动共富,彰显出强大的综合实力与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征程中,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系统将始终坚守“当城市大管家,做群众贴心人”的理念定位,深入践行“有困难找城管”,积极探寻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新路径,用智慧为城市管理赋能,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品质,不断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码”,携手全体市民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杭州画卷。
改革创新 推动执法提质效
“您好,这是本次行政检查的行政行为码和执法人员的电子执法证,您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扫码查看检查内容……”近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景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辖区内一家小餐饮店油烟机整改问题进行回访,进门时,他们首先“亮码”再开展相关的检查工作。
今年以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重塑执法格局。“亮码检查”和统筹行政检查计划、“综合查一次”就是杭州深化改革并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杭州已在40个执法领域推行“亮码检查”,今年累计行政检查20.79万次,同比下降21.32%,减少扰企6.74万户次,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以某企业为例,以往每月要接受多次检查,现在通过‘综合查一次’,检查次数大幅减少,企业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针对多个执法领域制定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建立起人社、房管等8个领域的监管执法协作机制,确保全流程无缝对接。
此外,编制印发相关规定,细化裁量基准,实现“同案同罚”。同时,推广“简案快办”,优化办案程序,平均办案时间从25天缩短至2.5天,提升执法效率。
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千岛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获批,组建水上综合执法队伍,有效整合水域执法力量;在千岛湖水域,新组建的水上执法队伍通过联合巡逻执法,成功整治了一批水上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水域秩序。临平区成功争创省级试点,桐庐探索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特色实践,为执法改革提供多样化经验。
一网统管 赋能城市数智化
今年6月,杭州遭遇多轮强降雨,在防汛应急响应状态下,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市城市管理)部门启动24小时轮班巡查,重点排查道路积水、雨水箅子堵塞等排水问题。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人工巡查之外,智慧防汛也在此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该体系及时监测到多处积水隐患,迅速处置,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6月27日,“一网统管”平台收到信息:梧桐路与枫桦西路交叉口附近出现道路积水,影响车辆与行人的正常通行。系统立刻交办至西湖区有关部门处理,不到一个小时处置完毕。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数字化手段,杭州市全力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城市生命体征体系,接入物联感知设备,归集海量动态数据,城市犹如拥有了敏锐的感官。
在城市管理中,打造多个智慧场景,如桥隧安全“一件事”场景,通过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研发的视频监控“快闪”功能,实现城市环境问题自动化采集,数字城管立案交办问题解决率和及时解决率分别达99.9%和99.08%,城市管理更加高效智能。
构建城市内涝感知体系,形成“两主四辅”模式,在应对强降雨时发挥关键作用。如某次暴雨期间,“内涝平台”系统及时预警风险,相关部门迅速响应,提前处置,避免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积极推进数据归集,完成物联感知设备接入33.5万个,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这些数据不仅用于实时监测,还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品质跃升 打造宜居新环境
进入深秋,西子湖畔梧桐黄了、九溪烟树枫叶红了、朝晖公园百米银杏林披上了“黄金甲”……处处是浓浓的秋韵。
为了留住杭州这份难得的秋日美景,和往年一样,今年11月,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再次对外宣布:12月31日之前,杭州13个区、县(市)和西湖风景名胜区共44条景观道路(街巷)、河道园路开启“落叶不扫”模式。
今年以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系统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后亚运”时期城市环境品质再提升。在“美丽杭州”长效管理中,强化常态机制建设,发现整改问题330万余处,城市环境“整洁指数”达91.4分。新增高标准保洁道路60条,完成公厕提升改造59座等,“杭州真干净”品牌持续擦亮。
市政设施品质持续提升,完成道路加固6条,完成14条人行道净化,打造“舒心通学路”30条,开展61条道路良“城”美“井”专项治理,让城市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打造“空中花廊”,在高架快速路栽种绿化,为城市增添亮丽风景。今年春天和秋天,一年两季,高架桥上的“空中花廊”盛开时节,繁花似锦,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市民获得感。
进一步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7.5公里,完成41座城市河道闸站设施改造,完成河道清淤20万立方米,整治河道环境问题3864处,发布河道滨水空间开放共享指引,组织举办青少年皮划艇友谊赛、垂钓大赛等系列活动。
营造美丽夜景,对灯光秀改版播放,发布10条主题夜景线路,丰富市民夜间生活。完成亮灯保障36次,国庆等节假日期间,钱江新城灯光秀吸引大量观众,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难题攻坚 实现治理再升级
“现在方便多了,纸箱、可乐瓶能回收,以前卖不了钱的玻璃瓶、塑料泡沫也能回收,给我送积分换东西,真是一举两得!”
最近,家住星河明苑小区的李奶奶很开心,她只需通过手机打开“墅袋熊回收”微信小程序预约,输入自己的住址,回收人员就会上门来收家中剩余的废品。
今年以来,杭州市聚焦城市环境治理难点,攻坚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治理。在拱墅区先行先试,提档升级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以“预约上门+定时定点”为主的多元化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新格局,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期,杭州市启动实施打造生活垃圾治理样板专项行动,通过四年时间,以“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环境品质、提升管理能级”为着力点,推进“垃圾革命”提质增效,形成“人人爱分类”的风尚,全面打造生活垃圾治理样板。
针对建筑垃圾治理,杭州健全管理体系,严打非法处置行为。通过联合执法,对建筑垃圾运输全链条严格监管,有效遏制乱象。据悉,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加强生活固废处置设施管理,委托专业机构排查安全隐患,确保设施安全运行。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一期等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实现生态修复。
对市容秩序顽疾问题,也推出疏堵结合系列举措,审核设置商业外摆1753家,支持打造夜消费集市、特色售卖点63处;全市处置“僵尸车”1250辆,清理整治小广告问题12.19万个,引导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有奖举报68.5万件。
服务为民 传递城管正能量
近日,米市巷街道的夹城巷“老伍鲜肉店”里,店长老马在综合执法队员的帮助下,手指一点,5分钟不到,店招备案成功。他顿时喜笑颜开,一个劲儿说“谢谢”。
为进一步满足店主们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下半年,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部门推出“菜单式店招备案系统”试点,将“纸上办”变为“线上办”,商家可直接通过手机App完成备案流程和店招店牌的自主设计,方便又快捷。
“菜单式店招备案系统试点推出以来,各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行动,重点做好店招服务管理,助企纾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市范围的试运行,系统已逐步完善,预计元旦前正式上线。
出门在外,晚上遇到照明暗区;去换乘地铁,找不到非机动车泊位;居家生活,供水管道老旧破损……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今年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积极践行“有困难找城管”承诺,建立首接责任制,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累计完成247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惠及17万余户家庭;新拓展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场地32处、停放泊位6470个;完成市级城市道路除暗增亮70条,民呼我为增设高架隔音屏3130米等。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困难找城管”是一项为民服务的工程,它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为市民办实事、办好事,更是一份责任和承诺。据悉,2024年市区两级开展“贴心城管”志愿服务600余场次,服务市民游客36.87万人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行业人员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蔚然成风,及时帮助市民解决各类难题,成为城市中的温暖力量。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