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水木
城北运河地区是杭州近代工业的摇篮,运河老厂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中,成为杭州近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世纪末,因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和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这些工厂或迁移,或歇业,昔日书写传奇的老厂房也陆续完成了有机更新,或成为文化创意园区,或成为市政和地产商业建设用地。
如今,行走在运河边,已听不到机器的轰鸣,看不见忙碌的工人,但依然伫立的厂房遗存、高耸的烟囱遗址,都在诉说着杭州运河工业的变迁。
棉纺、缫丝、面粉产业兴起
杭州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杭州近代工业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自强求富,兴办近代工矿企业,浙江也创设了浙江机器局。1889年,杭州绅商丁丙和湖州丝商庞元济等在拱宸桥运河西岸筹建通益公纱厂(杭一棉前身),向国外订购纺纱机器。1897年投产,有纱锭1.5万枚,工人1200余人。初期经营顺利,但1900年后生产渐不景气,1902年停办。1903年,该厂由高懿丞、李经方等接办,改名通益公纱厂新公司。
1895年,丁丙和庞元济等人又在拱宸桥西筹建世经缫丝厂,次年建成投产,拥有上海摩宜笃公司制造的意大利式直缫车208台,是浙江最早的近代化机械缫丝厂,所产优质生丝,一度畅销欧美。
1896年,丁丙、庞元济又在运河古镇塘栖集资9万两,开办大纶制丝厂,是颇具规模的缫丝厂。
1900年,商人庄诵先在拱宸桥创办利用面粉厂,使用机器磨面,是浙江早期创办的面粉厂之一。
这些兴起于运河河畔的近代工厂,标志着杭州进入近代工业文明时代。
造纸、碾米产业焕发生机
辛亥革命后,全国掀起“振兴实业”的热潮,杭州也进入工商业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
老厂迎来新生。一度停办的通益公纱厂,1914年更名为鼎新纱厂,获得了近10年的发展黄金期,1927年,因陷于困境再次停业。1928年,旅沪浙商陈万运、沈九成接盘改名三友实业社杭厂后,经营颇具成效。
新兴工业兴起。如造纸工业、染炼印花工业、碾米工业、烛皂工业、制伞工业等。1922年,实业家俞丹屏创设武林造纸厂,占地120亩,日产黄板纸15吨,颇具规模。1931年,该厂更名华丰造纸厂,成为全国造纸龙头企业之一。
拱墅运河沿线地区是杭州著名的米市,随着电力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机器碾米业也随之兴起,运河沿线地区成为杭城碾米厂最集中的地区。据1932年杭州市政府社会课的调查资料:该年仅湖墅、拱埠地区的碾米厂就有正大、恒大等25家,占杭州市碾米厂总数近1/3。
与此同时,传统的丝绸工业、面粉工业又有新发展。湖墅富绅谢玉等在卖鱼桥创设洋华织绸公司;南浔富商庞赞臣等在塘栖创办崇裕丝厂(新华丝厂前身),是当时全省最大的缫丝厂。据1935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杭州运河沿线的缫丝厂拥有的丝车数占全省丝车总数的16.7%。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是运河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老厂经改组、创新焕发青春,新工厂时有创设,资本规模有所扩大,工业门类更加齐全。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杭州经济受到长达12年的战时环境影响,运河工业也受到严重挫折。
浙麻、杭丝联、汽车发动机、大河造船厂集中亮相
杭州解放后,运河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塘栖崇裕丝厂、华丰造纸厂、杭州第一纱厂等老厂迅速恢复生产;新厂纷纷设立,1949年9月开始筹建的浙江麻纺厂,经三期建设后成为远东最大的黄麻纺织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发展工业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有计划地新建、扩建一批工厂”,这极大地促进了杭州工业特别是运河工业的发展。杭州热水瓶厂、杭州丝绸联合厂、浙江印染厂、大河造船厂、杭州汽车发动机厂、杭州人造丝厂……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在杭州运河地区崛起,有的成为全国龙头企业。
一些原本不在运河沿线的老厂,也纷纷迁址运河地区。1957年10月,张小泉剪刀厂迁入哑巴弄,生产获得更大发展,成为我国剪刀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1958年5月,杭州民生药厂迁址余杭塘路108号,扩大了生产规模,成为全国医药行业的重点企业。
以拱宸桥为核心的运河地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新建、扩建和迁建,集中了一大批重要的棉纺、麻纺、缫丝、丝织、印染、织布、造纸等轻工工厂,成为浙江省重要工业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运河老工业区成为杭州工业改革先行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企业进入创办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劳动密集型、高污染的运河工业已不适应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运河老厂先后进入兼并重组、改造、转型、搬迁的艰难历程。
杭州运河工业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运河工业的淡出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