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寿宫宋韵街区:城南旧事八百年

2024-12-08

刘玉海《上城系列之网红宫墙》(局部)

朱关田《城南旧事八百年》

文/朱瑾

德寿宫,八百年前一经出世,便改变了杭州城南的许多事;八百年后重出江湖,其宋韵文化影响从空间建筑到城市认同,继续改变着周边许多的人与事。

德寿宫遗址是南宋临安城重要的宫苑遗址,因位于凤凰山皇城北面,故又称“北内”,是南宋礼制规格最高的建筑之一。经过四次考古发掘,目前揭露的德寿宫遗址面积近7000平方米。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于2020年启动,用地面积21367平方米,建筑面积12321平方米,露明展示面积4588平方米,是依托德寿宫遗址原址,集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是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的开山之作,也是浙江省宋韵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载体。

德寿宫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它是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的“退休”养老之地。从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构搬进德寿宫,到开禧二年(1206)火灾发生,不宜再居住,中间共迎来了4位皇室主人。

据上城区文广旅体局四级调研员潘守卫的研究,当年南宋德寿宫建设改变了周边地理环境,例如东河。东河原本经过德寿宫地面,一直连到钱塘江,建造德寿宫后断流,所以北面有一个地名叫断河头;德寿宫东面是宫墙,宫墙再过去是城墙,所以宫墙城墙中间,以前老百姓就叫夹墙巷。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考古所通过文物普查,就知道德寿宫的大致位置。2000年,杭州工具厂搬迁,这一地块原计划挂牌出让,被称为“帝王地块”。打桩发现遗址后,决定保护。2020年启动保护工程,大面积露明展示对身处潮湿地区的杭州是挑战。地下水、风化病害等对遗址产生不可逆损坏,西侧土方回填,还有4588平方米遗址露明展示。遗址保护最大的问题是下面19米处居然有一个溶洞,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德寿宫地势低洼,地下水的问题十分突出,保护成本非常高。

如此大的人力财力投入是否值得?作为了解南宋文化的重要载体,杭州有多个南宋文化点,但德寿宫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所在。比如遗址有一个方池,除了杨皇后宅,这是杭州唯一可以看到的南宋方池了。德寿宫是宋韵文化的重要传承点和传播点。一年时间里,就有超过60万人次游客、2000个团队参观德寿宫。

为了让大家了解南宋宫殿到底是怎么样的,德寿宫的地面重建参照了宋徽宗赵佶的宫殿图以及宋代的《营造法式》,加上相关的考古发现,力图最大限度地恢复当年的样貌。有专业人士说,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建成,“是向八百年前宋式美学的致敬”。考古学者、工匠大师、美学专家付出无数心血,在4次考古发现的基础上,遵照德寿宫建筑布局,以南宋皇家建筑遗址、留存的宋代木构建筑为实物参考,结合《思陵录》《梦粱录》等历史文献,查阅比对海量宋代宫廷界画、皇家古代园林考究,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推敲,试图还原八百年前德寿宫的每一处角落与细节,让“地下的气象万千”真正成为“眼前的精彩纷呈”。

德寿宫最重要的不是地面建筑,而是慈福宫及相关苑囿遗址区。展示区展示面积约4180平方米(含遗址本体及周边廊道),主要内容为西区遗址17个遗址点及相关出土文物展示及解读,南宋考古大事记以及杭州、浙江、全国南宋遗存、国保单位等。遗址本体展示区配套苑中天地、四季游园、叠石理水、匠作天成等10处数字化展项,将“宋韵文化”再现,见物、见人、见生活,带观者体验一场“德寿重华”的穿越之旅。另外,杭州也没有关于南宋的专题馆,德寿宫的南宋历史陈列馆系统介绍了南宋一百五十余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历史,填补了一项空白。

此外,德寿宫经常请专家学者教授定期举办公益讲座,传播宋韵文化,塑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德寿宫的公众号也经常有直播,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博物馆活起来,知过去,看未来。知过去,是寻根;看未来,是方向。

(本文节选自《杭州的街区》上城篇之《德寿宫宋韵街区:城南旧事八百年》,该书由杭州市人大工作研究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