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记者采访途中遇到胡勇和奶奶砍柴回家。
1995年1月,胡勇边帮奶奶烧火边读书。
1995年1月,胡勇在磐安县胡宅乡中心学校读书。 (以上照片徐军 摄)
胡勇和妻子、儿子。
胡勇全家福。张辉 摄
文 李艳
他们身上背着很沉的柴担,足足有三四十公斤重
这是一次让我牵挂了30年的采访。
30年前,胡勇还是一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我和他相识,缘于1995年1月我担任记者的《金华晚报》推出了大型采访行动——“啊,父老乡亲”。
当时,报社想通过实地采访,展现一方群众的生活现状和发展诉求,选择了金华四角上最偏远的几个乡镇:磐安县胡宅、武义县新塘、浦江县中余、金华县塔石。
采访分组行动,记者要步行走遍所在乡镇的各个行政村。这些乡镇大都在山区,抬脚就是爬山,点与点之间,常常要翻山越岭走个把小时。当时我刚入职不久,第一次参与大型采访活动,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当年那些触目惊心的贫困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那种震撼穿越30年,让我久久萦怀。
磐安县胡宅是采访的第一站。当时,磐安是金华最偏远的县,胡宅是最偏远的县里那个最贫困的乡。
胡勇的家就在胡宅乡的胡宅村,是贫困村里的特困户。
1995年1月18日,我和同事在入村途中遇见了9岁的胡勇和79岁的胡勇奶奶。他们各自身上背着一捆看上去很沉的柴担。
我下意识地跑上前搭把手,掂了掂份量,一捆柴足足有三四十公斤重呢!
一旁的乡亲和我说,这个小男孩3岁时,母亲受不了贫穷,跟别人跑了。7岁时,父亲得了一种怪病,双腿没了知觉,不要说下田劳作,就是下地行走都困难。
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胡勇一笔一画写下:“我要读书,我要读好书”
我们来到胡勇家里。这是村中老院子中的一角,破旧、阴暗,寒气逼人。发黄的桌子,破损的凳子,一个不知用了多少年的菜柜,菜碗中只有咸菜,一床薄薄的土布摸上去已经发硬了。
9岁的胡勇和年迈的奶奶、行走不便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墙上密密麻麻贴着的奖状,有学习成绩优良的,有运动会上获奖的,有“三好学生”表彰的。
这些奖状,都是胡勇的。
我和同事竖起大拇指夸奖:“你想不想上大学?”
“想!”胡勇不假思索地回答。
“有没有信心读书?”
“有!”胡勇回答得毫不含糊。
胡勇在我的采访本上一笔一画写下:“我要读书,我要读好书。”
绝不能让贫困的孩子失学!在带队领导提议下,我们一行采访的五位同事当即表示:和胡勇结对,共同负担他每学期的读书费用,直到他高中毕业。
正值一年中寒冷的季节,我们到镇上给胡勇家买了一床崭新的棉被,买了热水瓶、热水袋,还有饼干、火腿肠。
30年后,胡勇见到我,还说起火腿肠的滋味。
“小时候我的一日三餐,除了霉干菜,还是霉干菜,见不到一点肉星。我吃的第一根火腿肠,是记者阿姨买给我的,特别香,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村民说,“她把你们当恩人。你们不收下,她心里会不安的”
采访组要回金华了。
那天中午,我和同事正在旅店二楼用餐。店主告诉我们,有位老人在门口等好久了。我们赶紧下楼。寒风中站着胡勇和胡勇奶奶,奶奶手中抱着一只母鸡。
奶奶把大母鸡一个劲往我们跟前推。母鸡是胡勇家的宝贝,平时下的蛋,全都拿去换钱贴补家用了。
我们连连摆手。
旁边村民说,“她把你们当恩人。你们不收下,她心里会不安的。”
那我们更不能收了。
汽车开动了,砂石路扬起了尘土。透过车窗玻璃,我看到胡勇和怀里抱着母鸡的奶奶,一直站着,目送着我们。
回到金华,我把胡勇的故事写成了报道《我要读书 我要读好书》。摄影记者徐军拍的祖孙俩背柴的照片,在报纸上放得很大。
很多读者看了报道和照片,看哭了,打电话或写信到报社来,表示要为胡勇继续求学尽一份力。
1995年1月25日,我和同事收到胡勇写来的信,字迹稚嫩而端正:
亲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今年你们给我全家送了这么多珍贵的礼物和好吃的东西,我在这里谢谢你们了。
今年我在全乡举办的“看拼音写词语”比赛中获二等奖,“写话比赛”也是二等奖,期末考试全乡第二名,我把成绩单寄给你们,我觉得考得不好,请原谅,下次我一定努力!
胡勇
1月25日
“没有你们当年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一晃快30年过去了,胡勇圆梦了吗?他现在生活得怎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4年7月,报社推出“啊,父老乡亲”30年今访活动,新老接力的采访团队一路听,一路看。
崭新的时代画卷徐徐铺展开。
金华东西南北最偏远的四个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如今的胡宅来说吧,2018年胡宅乡撤销,和尖山镇、万苍乡合并成新的尖山镇。因为环境优美,尖山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民宿星罗棋布,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
听说胡勇走出大山,圆了大学梦,还有了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我们都为他高兴,也迫不及待想听听他后来的故事。
到胡勇新家那天,76岁的胡勇父亲拄着拐杖,执意在楼下等我们。
几年前,胡勇在义乌市中心买了上下层的两套房,打通后变成LOFT式样,一家五口三代人同住300多平米的大房子。
快30年没见,胡勇长高了,也长壮了。没变的是他的大眼睛,仍然炯炯有神。
再看胡勇的新家,宽敞的沙发、气派的家具,我想起30年前在胡宅村见到的那间狭小阴暗的房子,还有发黄的桌子、破损的凳子,真是恍如隔世。
我问,“房子花多少钱买的?”
胡勇笑笑,“2017年,买得早,还好不贵,400多万元。”他顿了顿,又说,“没有你们当年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胡勇的奶奶在他12岁时去世了。胡勇和爸爸,是在姑姑、伯伯,以及乡亲们的帮衬下,才挺了过来。
胡勇小学到高中的历年学费,一直是“啊,父老乡亲”当年采访团队一行五人在捐助。胡勇再三说:“如果没有你们,说不定我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胡勇,你的学费已经有人交了”
当年在胡宅乡中心学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胡勇考上了重点中学磐安中学。那一年整个胡宅乡只有两名学生考上磐安中学,胡勇是其中一个。
每学期开学,胡勇最高兴的事就是老师告诉他——“胡勇,你的学费已经有人交了。”
看看身边,一些原本成绩不错的同学,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如果没有这笔资助,胡勇也可能十五六岁就去学一门手艺。在磐安当地,木工、篾工都很吃香,至少能有一口饭吃。
到了高中,胡勇开始想办法勤工俭学,赚生活费养活自己。
怎么养活自己?多亏了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学毕业来磐安任教,从城里带回来学校第一台电脑。胡勇数学不错,老师为了激发他学奥数的兴趣,单独给他布置奥数题。每做出一道,就奖励他玩10分钟电脑。
有一次,趁老师不在,胡勇把整台电脑拆了,又顺利组装回去。这个特长,后来成了他的“打工秘籍”。高中时,胡勇跑到县城的电脑商店帮忙组装电脑。装一台电脑,店主给他300元。
县城到胡宅的车费是10元。为了省钱,胡勇很少回家,周末、节假日都到饭店、网吧打零工。
高考结束,胡勇就投奔在义乌市大陈镇打工的表姐,让她给自己介绍工作,白天当家教,晚上就在超市上班。
“超市老板人很好,每个月给我400元工资。结算时还翻了一番,再包了一个红包给我。当时1000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
后来胡勇特地回大陈镇去找过那名超市老板。可惜斗转星移,那家超市已经不知去向。
胡勇是最早注册淘宝账号的那一批人
2004年,胡勇考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中老师推荐他报考电子商务专业。胡勇靠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在大学期间继续自食其力。
每年寒暑假,他都到杭州下沙、文教区电脑城打工。当年电子商务专业还比较冷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是第一年开设,来上课的很多老师都是阿里巴巴公司的员工。
胡勇成了最早注册淘宝账号的那一批人。
当时,淘宝网在做内测,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注册了淘宝买家和卖家账号。靠卖充值卡、游戏币,胡勇赚到了一笔生活费。
“我后来就不做了。我有同学一直做下去,靠这个挣到了大钱。”
毕业后,胡勇入职阿里巴巴,被派往义乌工作,负责1688诚信通的开通和孵化,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2014年,胡勇出来创业,但惨遭“滑铁卢”——代加工的蝴蝶结货款被合伙人卷跑,他欠下了一屁股债。
当时,胡勇的大儿子在上幼儿园,要开学了,几千元学费都拿不出。妻子向娘家借了钱,才交上学费。
胡勇的微信头像是一幅漫画,一行字:幸“胡”相伴,地老天“黄”。胡,就是胡勇;黄,是他的妻子黄冰。两人通过网络结识,当时他们一个在义乌,一个在深圳。
2007年底,黄冰回湖北老家过年。她在电话里,对胡勇半开玩笑地说:“你要是赶在大年廿九到我家来,我可以考虑做你的女朋友。”
胡勇立即行动,抢到了春运车票,不过是站票。他在火车上站了一个通宵,在大年廿九那天出现在黄冰面前。
如今,他们的大儿子16岁,小儿子8岁了。
胡勇创业那年,把父亲从胡宅老家接到义乌城里。
小时候,胡勇发高烧,父亲拿不出5元钱看病。胡勇没人带,父亲背着他下地干活。每年春节,胡勇舍近求远,不去两三里外的尖山镇,却走三四十里山路到新昌买年货,只为替家里省几元钱。
……
这些脑海中的贫困和窘迫,都已翻篇,成为记忆。
胡勇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这些年也学会了说普通话。天气好的日子,他拄着拐杖到公园散步,和天南海北到义乌来淘金的人聊天。
“如果奶奶能过上现在的日子,该多好啊”
胡勇和人合伙开了两家科技公司、两家餐饮店、两家电商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开赛前,胡勇的公司捧回了“大力神杯”——不是真正的奖杯,而是世界杯官方授权产品部分品类的中国跨境电商独家代理权。他们代理的世界杯周边产品销往法国、美国、比利时、西班牙、秘鲁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年销售总额破亿元。
胡勇头脑灵活,他还和朋友合开了一家龙虾店,叫“行虾仗义”,名字是胡勇起的。龙虾店生意火爆,人手不够,胡勇就卷起袖子,端盘子,当服务员。
我和同事去采访他的前一天,胡勇在龙虾店里忙到凌晨4点多。
我说,“太辛苦了。”
胡勇呵呵一笑,“经常的事,习惯了。”
胡勇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人。父亲70岁生日,胡勇在胡宅村里办了10多桌寿宴,给每家每户送了米和油,感谢乡亲们在父子俩困难时的帮扶。
胡勇还每年拿出两三千元,和当地幼儿园里家庭困难的孩子结对。“当年大家帮了我,现在我有能力,也要去帮有困难的人。”
胡勇的公司在义乌后宅综合市场的黄金地段,租下了整栋楼。综合市场有20多个流动摊点,以前摊贩进场每人要按月交300元。这不算乱收费,而是整个市场需要有人管理和打扫卫生。
去年胡勇接手综合市场后,把这项费用免去了,“大家做的都是小买卖,挺不容易的”。看着早出晚归的小摊贩,胡勇常想起自己的奶奶,如果奶奶能过上现在的日子,该多好。
小儿子指着照片上衣衫不整、面黄肌瘦的背柴孩子问:“这是谁?”
今年暑假,胡勇的大儿子想去宁波看动漫展,门票加上住宿要一两千元。胡勇说,你去我公司打工,靠自己劳动赚这钱。
回访时,我将30年前讲述他故事的报纸送给胡勇。胡勇高兴极了,他说自己一直在找这报纸,想和孩子们说,“看你们爸爸小时候多不容易!”
小儿子指着照片上衣衫不整、面黄肌瘦的背柴孩子问:“妈妈,这是谁?”
“这是你爸爸。”
小儿子回头看看衣着光鲜、神采奕奕的爸爸,摇了摇头:“我不相信。”
是啊,不要说孩子,连胡勇自己也很意外。“我是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大好机遇,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