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朱筱 蔡丽悦
规划领“杭”绘宏图,节点浓墨显风华。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关键时刻迎来激动人心的机遇。
在全市上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时,《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为杭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
昨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规划》是杭州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是指导杭州未来十余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赋予了杭州新的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明确了杭州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发展目标。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此次《规划》高点站位,杭州将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向新向实,杭州将进一步构建东西并进、南北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杭州,勇担新使命
锚定4大城市性质 5大核心功能定位
城市的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是国家为一座城市未来发展锚定的新坐标。
放眼全国,党中央、国务院为每个地方赋予的定位,均响应时代呼唤、满足发展需求,且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国务院批复明确,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批复要求,杭州要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规划》明确了杭州新的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跟以前相比有多方面提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指出,《规划》明确杭州为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更加凸显了杭州对东部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有利于发挥杭州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旅休闲、跨境贸易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明确杭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将引领杭州进一步实现航空、铁路、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提质扩容,全面提升全球通达链接能力。
同时,《规划》明确杭州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也将引领杭州进一步以杭州高新区(滨江)、钱塘新区等为核心,以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开区、临平经开区等开发区(园区)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空间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外,《规划》明确杭州为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也为杭州进一步优化会展赛事空间布局,打造会展之都、赛事之城;以三大世界遗产为重点,形成城乡联动的大杭州旅游休闲格局;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形成服务区域的金融创新中心;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活力商圈等指明了奋进方向。
改革开放至今,历经多轮总规,杭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从“浙江省省会”“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逐步跃升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杭州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增强,于全国城市群落中,站上更高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加强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控制与引导,构建实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确保杭州韵味江南的独特魅力得以永续传承。
杭州,以人民为中心
重点打造与创新创业充分耦合的15分钟高品质城乡“生活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市首部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首次实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解决了过去各类规划种类繁多、各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效率不高等问题,将引领进入“超大城市”序列、GDP总量站上“2万亿”台阶的杭州,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新路径,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规划》重点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宜居城市方面,擘画了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美好未来生活图景,重点打造与创新创业充分耦合的15分钟高品质城乡“生活圈”,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等化布局——
住房方面,重点围绕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在就业岗位集中、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加大居住用地供给;
教育方面,面向全年龄段补足优质教育设施,预留一流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用地空间,完善基础教育均衡化布局,为青年人群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体育设施方面,引领放大“后亚运”效应,完善比赛场馆、训练基地布局,建设群众身边的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实现各类体育场馆全民共享、便捷可达;
医疗养老设施方面,明确到2035年,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所三甲规模综合医院,同时补充老年、儿童、精神卫生等专科医院;鼓励养老服务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与医疗设施邻近设置,在社区内建设小型化、嵌入式的服务机构,打造全民友好型城市……
根据《规划》,未来杭州还将继续完善蓝绿空间网络,依托山林、湿地、湖泊等生态景观资源,持续挖潜家门口的存量空间,建设一批郊野-城市-社区-口袋公园和城乡绿道,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近山亲水的休闲空间,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进园”,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之都最鲜明动人的色彩。
此外,《规划》还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建设更加安全韧性的城市。统筹做好供水、排水、能源、消防救援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确保城市生命线系统稳定运行;保障各类防灾减灾空间,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提升超大城市灾害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不断提升人民城市的宜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杭州,弄潮新时代
构建“一主六辅三城 三江两脉八带”国土空间格局
面向2035,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为杭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擘画了更大的舞台。
“《规划》延续了杭州主副城协调发展、组团特色发展的空间特点,谋划了‘一主六辅三城 三江两脉八带’的国土空间结构,进一步构建网络化、组团式、多中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指出,把萧山、余杭、临平、钱塘与主城区紧密联动的板块纳入到城市核心空间,将更好发挥创新研发、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等城市核心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辅城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将加快形成多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综合性新城区;西部三县(市)则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做强休闲旅游、生态宜居等特色功能,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规划》不仅关注市域,还在更宽广的时空尺度上为杭州的全面布局深思熟虑——
国际层面,明确杭州将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建设更高品质、更高能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全国层面,引领杭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彰显历史底蕴、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美丽样板;
区域层面,明确杭州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更好发挥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市域层面,明确未来重点发展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十多个重点产业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形成“科创西拓、智造东联、园区集聚、创新联网”的创新智造空间格局;重点围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打造集创新、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二十多个高能级“创新圈”,支撑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每一个弄潮儿都在杭州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富春山居,活力江南;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奋进2035,杭州将以总体规划为引领,弄潮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率先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以“城市之窗”展现“中国之治”。
记者手记
未来杭州有你有我
在总规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一位媒体界的同仁感慨:“最近各个城市总规接连获批,今天,也终于等到杭州了!”这句饱含期待的话语,不仅触动了我这位长期跟踪总规编制进程的媒体人的心弦,更让我联想到规划编制团队一路走来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
“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要实现真正的‘多规合一’”“要实现规划有用好用管用”“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要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站在更大的历史方位中,为杭州谋划空间发展的蓝图”……这样的期待与心血,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钱潮浪湧。
新闻发布会当天,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与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红楼”)也同步展出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主题展。在展览的结尾,一行行真挚的话语跃然纸上:“在《规划》的精心编制过程中,我们荣幸地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积极参与。《规划》不仅凝聚了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景,更承载着公众对杭州未来美好图景的深切期许!”
《规划》关乎杭州未来,事关每一位市民的福祉;《规划》获批,犹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而全新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
奋进2035,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新征程的参与者,都是杭州未来的塑造者。让我们并肩同行,弄潮新时代,筑梦新杭州,共同助推《规划》落地实施,奔赴杭州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