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文化基因

——记省级文化特派员李承华

2024-10-30

见习记者 陈凌

洞桥文村,位于富阳西部山区,依山傍水、耕读传家。在有着900多年历史的村子里,散落着不少“石头打墙”的老房子,十多年前,刚拿下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就曾被这里就地取材的建筑吸引,转身来这里开启了他的首个乡村改造项目,14幢风格各异的“浙派民居”,改变了村庄面貌,也让文村“出了圈”。

一不缺底蕴,二不缺亮点,住在城里人艳羡不已的环境中,为啥村民依然觉得缺少点“文化生活”?今年5月,浙江首批百名省级文化特派员入驻乡村。作为结对文村的特派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设计艺术系副主任李承华决定带着问题先找村民们聊聊。

“农户农企对于如何改良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材料、建立农产品品牌需求很大”,联系文村的科技特派员说,术业有专攻,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其实也没有好办法。“原先傍晚大家喜欢一起跳舞,但是因为编排一直更新不及时,大家后来就渐渐失去了新鲜感,转而在家刷起了短视频。”村妇女主任说,“但姐妹们其实都不甘心只做观众,都想成为‘生活的主角’。”

你一言、我一语,村民们对文化的期待和渴望,给李承华留下了深刻印象。拿着长长的“心愿单”,他开始从中梳理为村庄增色的好点子。在他看来,文化特派员要当好“媒婆”,牵线搭桥、互通有无、穿针引线,首先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先让乡村重新热闹起来。

7月,李承华请来了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在协会组织下,漫画家们走进古朴的村巷,谈笑之间,寥寥数笔,将村民的笑脸勾勒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肖像……“感觉很新鲜,全村男女老少都出来了。”望着自家墙头的漫画“全家福”,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

“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听戏,但去城里赶场实在太不方便了。”为实现村民们的心愿,重阳佳节,在李承华积极对接下,文村又迎来了浙江“小百花”。演出当晚,村文化礼堂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越剧“名角”轮番上场,一出出经典折子戏,让村民们大呼“过瘾”……

如何唤醒村庄沉睡的文化基因,让文化滋润村民心田?李承华觉得,只靠“送文化”肯定不够,更要“种文化”,培育出属于文村自己的文化品牌,最终让村民自己“创文化”。

思来想去,李承华决定用好“娘家”的资源——“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项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联合编纂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收录了12405万件(套)中国绘画藏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描写乡村生活,一笔一画,都与文村的山水人文“古今呼应”。在他看来,把国家级文化工程在最接地气的乡村呈现出来,让中国经典绘画“从文村出发”别具意义。

围绕培育打造“文润文村”品牌,李承华请来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王利剑,作了一场“美美与共: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暑假期间,他又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的水果”为主题,针对当地孩子开展美育宣讲。看到村民们专注的眼神、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他觉得,这粒文化的“种子”,算是在文村种下了。

李承华说,“树人、在地、格物”是乡村品牌构建的三部曲,其中“树人”乃是灵魂。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后,他也鼓励“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加入打造乡村品牌的行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他几次三番鼓励下,文村媳妇楼丹荔的“艺居小墅”开张了,甜糯的状元馒头、糊香的炒红薯粉、清冽的龙羊土烧,文村的烟火气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