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山

2024-10-18

刘氏宗祠内景 东山村村委供图

鲍坞竹制品展馆 东山村村委供图

魏风江在塔塔别尔亭 资料图

金氏家庙 柴惠琴 摄

东山村村口 柴惠琴 摄

柴惠琴

每到春节前夕,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的金氏家庙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年糕节。

当天清晨,随着几声鞭炮响起,祠堂里早早准备就绪的木桶、木盆、缸钵、石磨、蒸笼、捣臼等年糕制作工具,再次派上了用场。

之后,来自村里村外的游客越来越多,祠堂很快热闹起来,在搡年糕师傅一槌一槌的敲打声中,老底子的年味溢满了东山村。

每一口热腾腾、香喷喷的年糕里,都藏着浓浓的乡情。

东山村的“活金死刘”习俗

几百年来,在东山村金坞的金姓村民中,口口相传一句话:“祖上八角坟,太公广八公。”

金坞村里“金”这个姓氏的由来,要从东汉“义阳王”刘辉讲起。刘辉封地为乌伤郡国,因此他也被称为“乌伤郡王”,义乌地名即来源于此。根据义乌《刘氏宗谱》的记载,刘辉被尊为“刘、金两姓”浙江始祖。活着姓金,死后复刘。这一习俗流传于浙江省钱塘江、富春江一带及义乌、东阳、天台、绍兴、嵊州、诸暨、浦江等地。这种生死异姓的现象,称之为“活金死刘”,是一种典型的认祖归宗习俗。

在中国的百家姓里,“刘”是一个大姓。这个姓氏有着辉煌的历史,刘邦、刘秀、刘备先后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然而,作为出过皇族的刘姓,却在诡谲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死生异姓并沿袭至今的习俗,在其众多的改姓缘由中,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一种是“避难”,一种是“避讳”。

这些关于“刘”“金”改姓的记载或者传说,大多见于家谱、口头传说,并以家族传承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姓氏文化。

金坞人尊广八太公为始迁祖,也因此称“太公广八公”,根据义乌金氏家族的记载,广八公名傑環,生于明景泰三年(1452)二月初一,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二月廿二,而金坞村记载广八公乔迁金坞为嘉靖元年(1522)。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始迁祖”的理解,一般尊一世祖往前一代为始迁祖。按广八公去世时间,也可能是去世后移厝金坞道林山脚“毛笔头”,并被尊为金氏始迁祖,可惜金坞家谱已毁,一世祖的情形已无从知晓。2014年,后人捐资修缮了墓地供祭祀。

金坞人“活金死刘”习俗,主要体现在牌位、墓碑上:金姓男子死后,牌位、墓碑上写“先考刘公某某,孝男金某某”。金家妻子死后,牌位、墓碑上写“先妣刘母某氏,孝男金某某”。金姓女子出嫁,到夫家死后,牌位、墓碑上不写“金氏”,而写“刘氏”。金坞自建村始,一直遵循先祖定下的这一铁律,至今不改。

金坞宗祠的冠名,更是“活金死刘”铁律的巧妙体现。金坞宗祠正门上方悬“金氏家庙”匾额,表明这是金姓活人的宗祠。而宗祠的第三进还悬着“刘氏宗祠”匾额,因为这里供奉着历代“刘公”“刘母”的神位,表明这是“死刘”的宗祠。

这在传统的宗祠文化里,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

历史上改姓的现象和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活金死刘”仍然算得上特例。如今,分布在浙江境内,包括萧山金坞村等不同地区的该习俗,至今均有数百年历史,它的稳定性在氏族文化中颇不多见。

每年清明节左右,一般是3月30日后的几天内,家庙内都要进行“活金死刘”传承仪式。活动开始时,成人站两边点香祭拜后,由族长读祖训,两边族人跟读,后拜谢祖先恩泽,不忘祖先遗训,誓将金氏发扬光大、以自身之才学报效国家。到了4日这一天,金坞人先开家庙门点香,祭拜完后,族人带瓜果品上山祭拜广八公,进行扫墓活动。

产生于姓氏文化的非遗活动

金坞的金姓族人,坚持本家是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后裔,又依据“活金死刘”习俗,将宗祠称为“家庙”,为体现皇家威仪,展现先人显赫,不知从哪一辈开始,金坞的先人就以皇帝出宫的华盖,也就是黄罗伞为样本,制作“纸罗伞”。

因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是刘邦子孙,就以其军师诸葛亮,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为原型,做了纸人纸马巡游。与别处不同的是,金坞村的纸人纸马是“背马”,需要表演者将纸人纸马道具“背着”表演。据村里的非遗传承人金伟新说,早年的背马纸罗伞表演完成后,还要烧给祖先作“贡品”,可见这一习俗跟古代祭礼有关。

金伟新是背马纸罗伞制作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从小跟着祖父、外公和父亲等长辈学习背马纸罗伞制作、表演,他耳濡目染,对这项非遗比较熟悉。后来,为了更好地传承背马纸罗伞道具的制作,他还专门去找师傅学了两年篾匠活。他也去同样有扎纸类非遗项目且相邻的富阳常绿参观学习,在斟酌比较中了解高照和罗伞的异同,从而更好地复原纸罗伞制作。

现在,村里建了非遗馆,背马纸罗伞的传承学习也有了专门的地方。

罗伞起源于先秦,是历代皇帝出行的仪仗,至宋时,凡六品京官以上,可用各色绣花图案罗伞,以示皇恩浩荡。金坞纸罗伞用竹、木、纸精制而成。桃花纸挂糊染色做面,上刻各种吉祥镂空图案。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上层为金钱花,环环相扣寓意财源滚滚。底层为各色“卍“字形图案,配合如意装饰,谓之万事如意。中间一层叫阳眼,作天时地利。舞动时,中间竹竿配以灯盘,点上蜡烛,烛光灯影缤纷多彩。背马也是竹马,起源于南宋,当时南宋面临蒙古大军侵扰。为提高军队战斗力,以竹木制成马形状,加以装饰,成为军队操练的道具。金坞村背马,保存原型,添加了三国五虎将人物等,更具有观赏性。

纸罗伞和背马合在一起,就成了独一无二的背马纸罗伞。舞动时,分上场下场等式,战鼓紧,马飞扬。在金坞,这不仅是村里特有的民间风俗,还是该地区的文化象征。以前,逢年过节时,族人会组织背马纸罗伞盛会,作为各种节庆活动的必备节目。

完整的背马纸罗伞表演时,表演队伍需60人左右,浩浩荡荡在村里巡游,年节时分,也偶尔去外巡演。

现在,金氏家庙和非遗馆里都陈列着背马、纸罗伞道具以及制作中的半成品。为了传承这项民俗并让年轻人喜爱,传承人金伟新带着徒弟一直都在为此努力。

背马纸罗伞是一种集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品,而由此开展的表演,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弟子魏风江

在东山村的近现代史上,还有一位先贤魏风江。

1911年,魏风江出生在东山村上山头自然村一个殷实的纸商家庭。在这个村前有小山,村后有大溪的地方,度过了童年。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跟小伙伴上山采摘映山红,去溪边摸螃蟹抓溪鱼,沿着道林古道登高远眺,堆雪人滚雪球的种种趣事信手拈来。这些欢乐的记忆,在印度的求学期间,他也常常和老师泰戈尔分享。他讲他跟着长辈跋山涉水,漫步田园,讲他家里有一棵大枣树,初夏的时候,树上果实累累,即使枣子尚未成熟,孩子们也经常在树下仰望,期待着枣子从树上掉下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些从母亲和私塾那里学来的诗歌,被魏风江念给泰戈尔听。专门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也随着魏风江的讲述娓娓道来。魏风江在学习印度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带到了印度。

在学习的间隙,泰戈尔也常常对魏风江谈起自己昔日访华的场景,赞美中国是充满诗意的国家,尤其怀念西湖。魏风江告诉泰戈尔他的家就在西湖附近,他还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毛笔、墨和纸的制造法翻译成英文,送给泰戈尔及印度友人。听到泰戈尔先生要一点中国的纸,魏风江还委托作为纸商的父亲通过邮局寄了一大包宣纸到印度。

魏风江的同学们,也都对他十分亲昵,学习的间隙,他们带着魏风江一起去孟买、贝奈勒斯和马德拉斯等大城市。1936年,魏风江短暂回国探亲时,他还特意邀请了同学杰宾·辛赫同行,一同游览了南京中山陵、杭州西湖,还有他故乡萧山、临浦、河上店、楼家塔等地。

从1933年12月只身赴印到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就读,到1939年1月只身回国,魏风江在印度攻读历史文学,修完了本科,也进入研究院学习。学成后,魏风江带着师友们的殷切关心,带着恩师泰戈尔赠送的手稿和亲笔画,回到了他久别的故国。

回国后,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从青年步入中年。20世纪70年代,他在浙江农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任职;1979年,浙江越秀外语学校(位于绍兴)创办初期,师资缺乏,魏风江教授已近古稀之年,重返讲台,并开始重新撰写关于泰戈尔的回忆录。他在“越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为大家讲解泰戈尔的诗歌。

步入晚年的魏风江,多年笔耕不辍,完成《泰戈尔传》《我的老师泰戈尔》等论著,又转译史诗《罗摩衍那》,并在晚年努力增补早已在印度出版的《中印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前瞻》一书,专注于中印文化交流,成为一名印度文化学者。

1987年,魏风江因出席南亚学术会议,受到时任印度总理拉·甘地和印度驻中国大使的邀请,再度到访印度。

2004年,魏风江病逝于杭州,享年93岁,安息于杭州半山水洪庙浙江安贤园。他的墓碑很特别,碑左边,是几笔简单的线条勾勒的泰戈尔肖像,碑右上方刻着一行字:“风,日夜吹拂;江,川流不息;我,永不疲惫。”

这是魏风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道林山深露气清

春天蔷薇花盛开的季节,东山村的金坞人沿着道林山古道上山,一路山花烂漫,走过几片野茶园,往竹林深处行进不多时,就是祖先“广八太公”的墓地。沿着道林古道上山,可以到道林寺。

道林寺又称兜率禅寺,其历史久远,相传前身为宝华院,建于三国吴赤乌(238-251)年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唐天祐元年(904),在宝华院基础上建道林讲寺。根据民国时《萧山县志稿》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僧离愚、镜愚创建兜率禅寺,居士俞圣芳、徐振声施舍了宅基地。寺庙建成后,相传因当时寺僧众多,山上林木葱郁,因此将寺庙所在山峰称为道林山,清嘉庆四年(1799),“道林旭日”一景被列为仙岩八景之一,并留存古诗一首:

“乌轮半吐千峰晓,红镜全开万户烟。紫气蔚蒸蓬岛上,霞光远映绮楼前。沿溪村落鸡啼晓,隔岸花堤鸟语喧。晨游自觉襟怀旷,恍是桃园镜里仙。”

现在道林寺原址,被相关部门规划设计为结合文化传统的村庄活动需求的建筑,目前正在兴建,等投入使用后,有希望成为东山村新的文旅热点。

现在往道林山,有两条道路,新路开车,古道行走,不同的人各行其道:古道在近些年有过修缮,但随着山林里毛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已经看不出新修的痕迹,只有从小生活在村里的人,才能分辨出哪些石头是老的,哪些填入了新的石头。

一路上行,山溪水轻快地流经路左侧,一些不被大众熟知的中草药在林间生长。新生的竹子已经快要褪壳,金伟新说东山村早年也做元书纸,道林古道山脚的位置原来有造纸的小作坊,做好的纸张也有一些通过古道送到山上的寺院里。

当造纸从村庄活动消失后,东山村人对毛竹的利用仍然务实。不同季节里生长的春笋、鞭笋、冬笋,这些山水间的美味,是土地给予东山村的礼物。

除了吃笋,村里的手工艺人将笋壳做成沙发垫子的填充物,环保耐用;小毛竹加工成竹椅、竹凳,既传统又时尚;竹枝晒干做扫帚,这些掌握了传统技艺的手艺人,包括赋闲的老人,将一根竹子化身千万条竹丝。他们默默劳作,默默创造财富,也默默将传统工艺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