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街道辖区俯瞰图
小和山科学城
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沈琳
下月,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将正式启动,标志着西湖区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集结完毕。属地留下街道,在科创赛道上,也即将迎来丰收期。
地处西湖区西部,倚靠群山的千年古镇留下,也是“科创强街”。今年1-8月,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27.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5亿元,跻身西湖区镇街前三,背后离不开科创赛道向新向好发展的助力。
这两年,西湖区不断深化部署“六六行动”,聚力发展云创、科创、文创“三创融合”产业体系。而位于留下的“科创地标”小和山科学城已集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企业74家,产值过亿元,为街道踩深油门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底气。
眼下,留下街道已被纳入西湖区“六六行动”重要的科创版图,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工业设计、海洋经济、量子信息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朝着全省科创高地大步迈进。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底气何在?
创式云科技是最早搬入小和山科学城的企业之一,其聚焦智能家居赛道,每年主力产品电热毛巾架出海外销4万余套,一年营收超过1500万元。研发团队为该系列产品申请了300余项国内外专利,捧回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牌子。
“初创企业在品牌和资金上没优势,聚焦小切口、能解决痛点的产品才有可能抢占先机。”该企业总经理竺颖龙说,团队在欧洲调研,发现当地气候潮湿,人们喜欢烘干衣物、毛巾,由此看好在国内尚属小众的电热毛巾架。这两年,随着产品多次迭代,重量轻、功率小的碳纤维干式发热毛巾架慢慢打开了海外市场。
在小和山科学城,8成以上企业集中在人工智能、工业设计、量子信息等赛道。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鲍官军带领科研团队,把机器人研究工作从学校搬到这里,下一步希望研究成果能与市场接轨。
“机械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一个部件,研发难度不低。人手有21个自由度(对应关节),国内产品能做到15个自由度。”鲍官军介绍,瓶颈在于目前难以实现精细化操作,灵活度不足,“团队正在升级一款‘灵巧手’,成功后将大大拓展应用场景。”
小和山科学城,靠什么吸引这些科创企业?“招商条件算得上苛刻,有两大标准。”小和山科学城负责人说,企业要有研发硬实力,要能链接集聚产业的生态。比如“海洋量子绝对重力仪”,就是楼宇企业杭州微伽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已在南海投用。“突破了国外的‘卡脖子’技术,实现了自主生产。”该项目主要负责人郭博士介绍,这款产品主要应用在完成海洋勘探、海底结构测绘等特殊场景中。
近年来,小和山科学城培育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3家、“西湖英才”项目25个,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3000家,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的名头日渐响亮。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如何破局?
谋定而后动。聚力发展科创,留下街道早在数年前便未雨绸缪。小和山科学城的前身,叫环浙工大创新创业集聚区。两年前,在“中兴决胜年”的氛围下,街道抢抓机遇,齐心协力,达成了要发展集聚区、建设科学城的共识。
落地蓝图,从无到有,谈何容易?面对眼前的难题,留下街道此番又当如何破局?
向高校借力。屏峰山北、西溪之南,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在这片绿意中星罗棋布,成为留下打造全省科创高地的蓄水池。
比如禾鼎节能、智能科控等已经落地的23个重点项目,加上推进中的浙工大核电领域智能控制项目、杭电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密磨抛高端装备项目,都借助了高校的科研资源和团队,要把从创新成果到规模投用的全链路打通。“9成以上的项目都有高校师生参与。”科学城负责人说,导师牵头、硕士团队攻坚、企业配合生产,产学研合作项目不断落地,至今已有10余个项目实现转化。
向党建借势。今年春天,留下街道举行小和山科学城“链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发布“且留下”链式党建品牌。“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个功能性党支部,整合各方资源,并全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赋能企业发展,助推科研成果落地成金。”小和山科学城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留下街道充分利用“西小服”“西湖链链看”等重要载体,创新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揭牌成立“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据统计,该街道今年1-8月共兑现扶持资金1710万元,减免企业房租1400余万元,全面开启深化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建设步伐。
向平台借风。今年,西湖区吹来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东风,作为“五环”之一的环小和山创新创业圈如何才能发挥最大效能?留下街道有关负责人透露,“科技村长”这支队伍是关键——聘请一批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组建成高质量人才队伍,为属地提供项目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
以两年为期,留下街道想通过这支“科技村长”队伍与产业链、金融链、科研链等产业链碰撞,增加产能、招引人才。该街道定下目标,到2026年,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努力实现区域财政总收入超60亿元;努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园不少于5个,打造税收亿元楼10个、千万元楼20个;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人,青年人才1万人,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
留下街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