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运河的波光里,行走中国,看见杭州

茅奖改编话剧北上在杭首演

2024-09-28

记者 厉玮 文 通讯员 尹雪峰 摄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铿锵有力的船工号子穿越100多年的时空,响彻秋夜的钱塘江畔。9月27日晚,大型话剧《北上》在杭州大剧院成功首演。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千余名观众与绵延的京杭大运河同频共振,走完了一场古今交汇的文化之旅,见证了一段汩汩流淌的民族史诗。

大型话剧《北上》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则臣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杭州演艺集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滨江区委宣传部、拱墅区委宣传部、临平区委宣传部出品,新华网联合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墨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目前,该剧已入选2024年中国文联重点创作目录支持类项目、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舞台艺术揭榜挂帅资助项目、2024年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

从1901年到2014年 书写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

2019年,原著作者徐则臣凭借《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他在扉页上写下“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五年后,这部横跨百年运河史与民族精神史的皇皇巨著,经由编剧解涛、解子昂改编,导演李伯男精心打磨,在京杭大运河南端起点杭州揭开新的面纱。

作为杭州首部以大运河为背景的大型话剧,《北上》通过意大利人小波罗由南向北走完运河的心愿拉开帷幕,以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探寻旧物中隐藏的家族秘密,讲述由杭州至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书写一部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

导演李伯男精准抓住“运河与人”的情感链接,用极其娴熟的舞台手法,将这条大运河的历史叙述与现代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39名演员,150分钟,在舞台上于杭州醉心胜景,于扬州乱花迷眼,于淮安思念故乡……古人与今人同框对话,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所有人在时空交错的坐标里一同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水波为曲,桨帆为歌,辅以灯光、多媒体的融汇,现代且诗意的舞台语汇铺满整个舞台。舞美设计打破了船的常规想象,用榫卯结构在台上拼接出一艘充满思辨性和多义性的“船”,千变万化,推动故事层层展开;灯光设计与多媒体设计在富有纵深感的舞台上开辟古、今两个演区,实现跨越时空的并置。

从实地走访到非遗市集 多维度、全方位延续大运河的时代活力

这一夜,京杭大运河超脱了物理意义,真正成为了一条由古至今的文化之河、情感之河、生命之河。

《北上》建组以来,主创团队实地走访滨江、拱墅、临平三区,亲身体会运河两岸世情民风,探索船舶形制的演进,踏足历经岁月沧桑仍然坚固如初的古桥。作品中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与泱泱河水的精神根基,在创作者的亲历中得到印证与延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演出现场以“流淌的运河,流动的日常”为主题,打造成了一个限定的“运河生活剧场”。观众走入其中,便可看到小波罗吃麻婆豆腐用的“天竺筷”、蓝印花布票根、杭缎信笺套、运河沿岸榫卯模型等与运河息息相关的非遗产品,更能在“北上驿站”给远方的朋友寄一张运河风光明信片。舞台之下、剧场之外,《北上》也在不断延续它的活力与生机。

观看话剧《北上》的过程,也是杭州人民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在徐则臣看来,文学作品不应局限于单一形式传播,尤其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戏剧就是一种充满张力和可能性的表现形式。“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对《北上》有兴趣,把一部作品转化成其他的艺术形式非常有必要,让人们能够以不同的途径来阅读、来理解,或者是在看了不同的艺术呈现之后,再来跟原著对照,更有利于认识、理解原著。”

据了解,《北上》将于11月赴京演出,并于2025年开启全国巡演。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媛表示,希望《北上》能够立足杭州,辐射全国,继续挖掘和弘扬千年大运河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特色,为杭州再添一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运河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