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生态“智”治

余杭按下生态环境保护“快进键”

2024-09-28

本报讯(记者 费云江 陆一丹 余杭微融圈 张艺臻 杜正)车身外,头顶“触角”,雷达侦测;车身内,数据滚动,曲线跳跃……近日,在余杭区辖区工业园区、加油站周边,以及上下班高峰路段间,总能看到一辆标有“生态环境监测”字样的白色车辆在巡逻。这一外形科技感十足的车辆,正是余杭区投入使用的可靠溯源、精准治污的大气环境监测走航车(以下简称“走航车”)。

据了解,走航车内配备着先进的质谱仪、色谱仪等精密仪器,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嗅”出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多种污染物,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实时分析。

今年以来,走航车开始在余杭区的多个园区、企业等重点场所“上岗执勤”。这位“侦察兵”身上安装了雷达及多参数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让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实现了从传统的固定点监测向动态、立体监测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大气污染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实际工作中,当走航车发现某个区域存在污染物浓度异常升高的情况,我们就能够立即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迅速锁定污染源。”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为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如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加强工地扬尘治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余杭区已完成对余杭经济开发区、凤都工业园二期、良渚大陆工业园区以及多个重点路段的走航监测,发现挥发性有机物异常高值点位3个、颗粒物浓度高值异常点位1个,并落实闭环整改。

如果说走航车是生态环境监管领域的一次探索,那么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还通过整合视频、无人机、“单兵”等多种手段,完善了生态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通过引入移动颗粒物检测、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该分局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智能预警能力,延伸非现场执法“触角”,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守卫城市环境的新型监测手段,帮助执法人员快速排查、锁定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高了生态环境领域的执法检查能力,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让城市环境更加清洁、安全。”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AI+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在余杭蓬勃开展。下一步,余杭区将以持续提高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丰富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场景,探索精准治污、智慧管理新路径,为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贡献余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