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营 红巷古韵映初心

2024-09-27

俯瞰小营街道 林涛 摄

“江南红巷”小营巷

记者 李婷婷

上城微融圈 洪沵

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小营巷,因孕育红色火种,有着“江南红巷”之美誉。

这里宝贵的红色资源,承载着“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的精神内核,薪火不息、代代相传,也如同一座强大的动力引擎,推动着小营街道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从擦亮党建品牌、升级优享服务,到推进街区提质、夯实平安底座,多年来,小营街道牢记“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力打造“最美红巷”策源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小营样板。一张张具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基层治理“金名片”,也从这里走向全国。

  聚焦“一老一小一特”

共筑幸福家园

“以后要取东西,只要按一下这个按钮就好了,不用再爬凳子上去了!” 最近,家住小营巷社区的方妙珍,看着装修人员在自家厨房为壁挂式橱柜安装电动升降置物架,满脸笑容。

方妙珍在这间老屋已居住了30多年,如今房子逐渐老化,81岁的她也不复往日硬朗。前些日子,方妙珍参加了“红巷老舅妈”牵头召开的网格议事会,会上有人提出老年人室内装修改造的问题,社区请到了专业机构对适老化改造做了详细讲解,方妙珍听后有些心动,回家与家人商议,决定对老屋进行改造。

在此次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小营街道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群众需求贯穿改造始终。接下来,街道将继续做好适老化改造各项服务工作,帮助老年人家庭开展自主申请,向上对接落实补贴,全力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当下,小营街道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精心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首先是关注“一老”,除了适老化改造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智慧服务的家门口养老模式外,还织密15分钟助餐服务圈,以“多彩公益圈”五社联动丰富为老服务;其次是关爱“一小”,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策划“红巷少年”培育工程,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聚焦“一特”现实需求,积极探索“特有善、特有爱、特有亲”小营模式,打造福咖残疾人创业平台,擦亮“老兵爱公益”志愿联盟。

同时,通过打造四个“幸福邻里坊”、试点医养护驿站融合新范式、拓展“公益格子铺”群众身边微服务等,小营正用心勾勒社区的美好蓝图。接下来,街道将全域推广“多彩公益圈”场景,搭建“公益格子铺”,有序推进“幸福邻里坊”、医养康护驿站等公共配套建设。稳步铺开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深化老旧小区三方协同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红管家”物业服务提质提价,提升街域整体风貌。试点推广“最美红巷”解纷站,构建完善“1+12+N”解纷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基层治理小营样板。

营造为企服务优环境

激发经济活力

今年是“产业突破年”,小营街道迅速组建了“招引突击队”,聚焦总部经济、营利性服务业、金融、未来产业(大健康)四大赛道合力攻坚,上半年成功落地项目134个。与此同时,街道也以党建为引领,人大为桥梁,法治为护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了解企业困难,关键在用心沟通。今年以来,小营街道聚焦企业经营难点,精准摸排形成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和资源清单“三张清单”,归集“人大助力涉企一件事”,并升级“七嘴八舌”民情民意收集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每月赴代表联络站定点“坐诊”,深入楼宇企业主动“问诊”,与企业经营者、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

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新上线的上城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就是一座桥梁,力争5个工作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街道协调并解决了上市企业物产环能拿地建楼事宜,帮助企业拓展了3万余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在营造暖心人才环境上,小营街道巧妙挖掘商会等资源,成立“营联惠”人大代表企业家联盟。聚焦新生代企业家“引领难、吸附难、传承难”问题,街道则主动搭台、多方联动,发动企业家代表组建“营联帮帮团”,引导青年企业家找准赛道持续深耕。

针对企业纠纷问题,街道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基础上构建了集矛调中心、共享法庭、最美红巷解纷站于一体的“1+3”解纷体系,组建“最美红巷”调解员队伍,妥善推动涉企纠纷就地化解。其间,调解员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和岗位优势,在解放路茶叶市场设立了上城区首家专业市场“共享法庭”,人大代表入驻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实现咨询、受理、处置、化解“一站式”解决。

下一步,小营街道将继续搭建平台,听诉求、解困惑、明心声,多方联动破难题,办好实事,不断擦亮为企服务金名片。

江南红巷,初心依旧——“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的嘱托,正激励着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不断筑牢红色根脉,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滋养幸福之花开遍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小营街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