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国工匠” 引领技能成才

杭州交通擦亮职教品牌

2024-09-26

医疗器械技术研发验证中心

陈彬彬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荣获优胜奖

蒋应成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杨金龙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杨金龙指导学生

学校引进一架空客A320型客机,用于学生进行实操训练。

通讯员 李清 王融 沈妤 记者 吴佳妮

9月26日是杭州“工匠日”。1937年的这一天,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跨时代的杰作,更是工匠精神的结晶。

“我们不仅有先辈的言传身教,更有每一代人的接力传承。如今,工匠不再只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代名词。”杭州技师学院青年教师陈彬彬说,就在10天前,他参加了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汽车喷漆项目优胜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中央有部署,杭州见行动。作为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直属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杭州技师学院围绕“大交通”发展理念,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2名世赛冠军、24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0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以及13名浙江省技术能手。

每一位技能青年都是一颗璀璨新星。“培养交通工匠,是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不仅提升了行业整体技能水平,也为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不畏工繁 千百遍挑战“0.01毫米”

走进杭州技师学院,处处可见“工匠”——校园里石碑上镌刻着“工匠”二字;学校招生简章将“做弄潮儿,成工匠人”的育人理念放在醒目位置。

“社会需要各类人才,离不开科学家,也离不开技术工人。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得全心投入、用心磨炼,当一名能工巧匠,在社会上立足,进而赢得社会尊重。”杭州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对学生的期待,也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

锻造工匠,非一日之功。

杭州技师学院的两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杨金龙、蒋应成,与陈彬彬“师出同门”,都是从整形涂装专业毕业的。他们能站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背后是近千个日夜艰苦训练的积累付出。

“汽车喷漆,上手快,但要做到每次都接近完美,靠的是经验,最大程度减少失误。”陈彬彬告诉记者,世赛要求油漆上下厚度的误差不超过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6左右,喷涂过程中如果手抖一下就会超过0.01毫米,而汽车油漆一般要喷五六层以上,“也就是说,比赛时会面临五六次0.01毫米的挑战。训练时每天要做的,就是一遍遍挑战0.01毫米。”

国家队集训,一般都是酷暑时节,室外温度高达40℃,烤漆房内的温度超过50℃。烤漆房就像一间小小的高压氧舱,关上厚重的铁门,雪亮的白炽灯和十几盏烤灯更像是加温器。“热是肯定的,10分钟就能感到衣服里面在淌水。”陈彬彬说。

为了磨炼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疯狂时刻”。

喷枪重约一公斤,练习喷漆时,杨金龙常常因为手持喷枪时间过长,导致胳膊痛到睡不着,几天抬不起来,要用冰袋冷敷缓解。

训练期间,蒋应成永远最早到实训室,最迟离开的也是他,很多时候凌晨12点多还在实训室忙碌着。

而陈彬彬在备赛期间,最长有60多天没出过校门。上午8点准时开始训练,下午5点结束,晚上再继续总结、解决白天训练中的问题。

“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中的这句话在他们的行动中得到诠释,而这并非个例。

杭州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孙芷杭,在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学生组中获得一等奖。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他坦言:“实训时常忘了时间,很多时候走出实训室,天已蒙蒙亮了。”

在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职工组中获得一等奖的杭州技师学院青年教师蔡东松,为了错峰,常在后半夜去学校使用实训室,在他看来:“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比常规多一分热爱、多一些执着。”

2

以赛促教 把一身的本领传承下去

在杭州技师学院当老师,把一身本领传下去,这是杨金龙和蒋应成拿到世界冠军后的选择,也是陈彬彬的选择。

因为他们知道,冠军的背后是一个团队,而团队的背后,是学校以及整个杭州交通行业为他们积累的厚重积淀。

名师出高徒。“以赛促教”因此成为杭州技师学院的一大特色。据统计,仅去年学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师生共172人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或金牌28人次,曾担任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学校党政办副主任史燕妮就是其中之一。

“赛事是一扇窗口,能接触到更高新的专业技术、看到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史燕妮告诉记者,通过比赛可以高效集中学习,更快地掌握技能,也就可以更好地教授学生。

同时,赛事也指明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什么,技能大赛就比什么。追随赛事的步伐,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方向有迹可循。

“每次大赛都会发布技术方案,相当于比赛规则,告诉我们比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 杭州技师学院教师王殿虎捧回了第三届全国汽车流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奖杯,他说,“这也代表了这个行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职业技术打磨要瞄准的方向。”

正因如此,王殿虎刚结束比赛,转身就投入到学校转训工作中,领着教师、优秀学生团队分享赛事心得、学习新技术,用赛事标准打磨职业技能。

学校教学水平不断向赛事标准靠拢,硬件设施也不落后。

汽车喷漆实训室打磨车间地上铺着厚厚的吸尘棉,每个工位设有即时吸尘设备。喷漆烤漆车间更犹如一个高科技空间站,喷漆时穿的防护服上有一套新风系统,通过管道把车间外的新鲜空气输送给操作员,保障健康和安全。

汽车技术与服务实训中心,拥有宝马、奥迪、捷豹、路虎、比亚迪等各类品牌实训车辆160余辆、专用诊断设备150多套、实训总成台架1000余套,教学设备总值超1亿元。

去年6月,学校更是斥资1500万元,引进一架处于适航状态的空客A320型客机,用于本校飞机维修、航空服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相当于把车间设在学校,学生在学校就能进行实战操作,毕业了就能上手。

“摘金摘银不是最终目的,培育大国工匠才是终极目标。”杭州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赛事释放出的能量,正推动学校技能人才培育水平节节提升,为城市发展积蓄新动能。”

3

技能成才 出色毕业生获企业青睐

如何考量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程度?或许,从毕业生走出校门的薪资待遇可窥得一斑。

“好几家企业来向我要人。”杭州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李方争笑着告诉记者,“我和他们说,没别的要求,但有一点,我的学生过去,要和研究生一样的待遇。”

提出这样的要求,李方争底气十足。

在他看来,职业技术人才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数控技术应用所对应的,是智能制造产业,我们的优秀毕业生就承担着科研成果落地孵化的责任。”

孙芷杭是李方争的得意门生,明年即将毕业。他婉拒了企业开出的月收入1万多元的高薪,选择留在学校的医疗器械产业学院,负责管理及技术工人培训。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孙芷杭看得很远:“医疗器械产业是桐庐的特色产业之一,起步早、基础好,我们的产业学院就在桐庐医疗器械产业园里,直接对接企业、加入新产品开发过程。积累一段时间后,甚至有机会独立创业。”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学生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但李方争不这么认为:“聪明不是优先项,只要踏踏实实、不浮躁、能吃苦,真的能想通是来学一技傍身的,就能学得出来。”

正是越来越多人看到这一点,杭州技师学院招生形势喜人。学校通过分数线控制、综合素质评价等举措提高生源质量,年招生规模平稳增长,学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主动来咨询求学的学生中,最远的来自西藏阿里。“在网上搜到这所学校,看了介绍,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又是世界技能冠军的摇篮,就毫不犹豫地来了。”藏族姑娘嘠玛格拇石确一脸率真。为了让她安心学习,学校为其免除了三年的学费、代管费、住宿费等,还为她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

也有学生慕名而来,想要再提升自己。20岁小伙方韬翔本已结束5年职业教育,但最终选择“拜”在李方争大师工作室门下再学习:“还是想选择一个方向学得更深点、更贴近行业生产需求。”

“能力有方向,就业也有方向。”李方争说,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多彩的,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他透露,目前学校正在和一家研究院商谈合作,“职业院校里的人作为工程师进入国家级研究院工作,未来或许不是梦。”

4

产教融合 精准对接企业产业需求

成就梦想,需要更为先进的理念指引。开放办学,是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为学校点起的一盏“明灯”。

近年来,杭州技师学院在“开放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现工学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对接市场需求,以推进开门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使职业教育创出了独具特色的杭州模式。

“职业教育,就要贴近实际、走在前沿,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杭州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说,在工学一体化的引领下,学校创建了“站点为营、模块循环、工学结合、阶段递进、多元评价”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有30余个,约占全部专业的八成,核心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现全覆盖。

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同样领先。学校形成了名师引领、骨干主导、梯队合理的教育教学团队,如以杨金龙为代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世赛汽车喷漆、汽车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项目技术指导团队,国赛汽车营销金牌教练团队,以及“汽车医院”国家教学成果奖团队,宝马、奥迪等品牌培训师团队。学校还要求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增强自身的合作交往与专业实践能力。

走进杭州技师学院汽修实训中心,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面“宝马墙”。自2012年起,学院便与宝马公司展开了深度合作,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最初的合作仅限于机电技师岗位,如今已涵盖机电、新能源、钣金、喷漆、零件、服务、销售等多个领域。

在校内,“宝马班”的学生不仅能接触到宝马旗下所有车型,还能深入了解宝马品牌文化。实训环境完全“复制”了宝马4S店的标准,让毕业生能无缝对接职场,即便是从基础岗位开始,也能迅速适应并成长。“根据我们从4S店收到的反馈,这些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表现非常出色。”宝马BEST项目负责人表示。

除了与企业紧密合作外,学校还致力于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学校不仅与桐庐的医疗器械产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还为钱塘区的汽车技术、航空航天,滨江区的数字经济,余杭区的智能网联,以及萧山区的智能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

未来亦可期。据了解,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正与多部门对接,积极推动杭州技师学院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步伐。

以交通强国战略为指引,杭州技师学院也将对标职业教育国际先进标准,紧跟交通行业先进技术前沿,围绕“品牌、智慧、绿色、幸福、人文”五大校园建设总框架等,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争创浙江省一流技师学院。

放眼未来,杭州交通将推动打造产教融合紧密的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三支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技能人才支撑。杭州技师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