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脚蟹”成“致富蟹”

湖州打造“蟹”字号土特产优势集群

2024-09-12

记者 楼蕲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采购商来问湖蟹什么时候上市。”连日来,湖州织里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恒鑫水产”)负责人王孜宇的手机响个不停。

“快了,争取中秋节前两天先上市一批。”王孜宇不厌其烦地告诉采购商,今年湖蟹的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

近年来,湖州市立足“鱼米之乡”的特色,构建湖蟹产业科技赋能、多元增值、品牌打造、利益联结机制,先后打造吴兴区织里镇、长兴县洪桥镇两个省级湖蟹产业强镇,形成环太湖沿岸湖蟹特色产业优势产区。2023年,湖州市湖蟹总产值突破10亿元,亩均产量从2019年的55公斤提高至110公斤,亩均效益从4000元提高至1万元。

数字赋能 收益翻番

温度26.4℃,pH值9.13,含氧量11.06mg/L……在恒鑫水产养殖基地的数字化控制室内,电子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只有23岁的王孜宇正在监测塘内的水质。

“每个养殖池都有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池水的温度、pH值、含氧量等数据。在螃蟹塘底还有自动增氧机,含氧量过低就会自动打开。”王孜宇告诉记者,这些技术不仅为养殖螃蟹提供更安全的保障,还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据介绍,恒鑫水产的养殖基地占地3000亩,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机械化应用,各环节用工量下降60%,生产效率提升近40%,饲料等投入成本降低10%以上。不仅如此,以湖州市不断强化科研合作和模式创新,全面推广应用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为契机,恒鑫水产探索开展了湖蟹公母分养、虾蟹套养等多种新模式。

“公母分养模式可以实现公母蟹按需投喂、错峰上市,减少饲料等投入及用工成本,大大降低螃蟹的伤残率。”王孜宇说,蟹塘中还套养了罗氏沼虾,亩均效益从过去的8000元提升至1.8万元。

“呼——呼——”,说话间,一架无人机飞过头顶,开始巡逻。“这几个养殖池里,养着与众不同的‘蟹将军’。”王孜宇指着无人机操控屏上显示的一片水塘介绍,里面是今年投放的300亩“白玉蟹”。

“白玉蟹”,蟹如其名,通体白色,即便经过高温煮制,外壳依然能保持白色。“通体白色的大闸蟹在自然界中比较稀少。我们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进行了多年的联合育种试验,才成功攻克了‘白玉蟹’的养殖技术难题。”王孜宇说,“白玉蟹”的蛋白质含量更高,口感也更加鲜甜。

建立标准 打造品牌

长兴县洪桥镇位于太湖西南岸,河港交叉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这里的“长兴漾荡河蟹”区域农产品品牌曾先后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农博会金奖、全国河蟹优质奖等荣誉。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代初,洪桥镇便开始进行漾荡围网人工养殖河蟹。2002年,该镇成立了长兴洪桥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漾荡”牌商标。

“合作社以农户养殖场为主体,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将原来分散养殖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做到统一苗种、统一生产物资、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洪桥镇镇长庄忠杰告诉记者。

近年来,“漾荡”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河蟹产业发展平台越来越优、成效也愈加明显。目前,该合作社成员单位(含家庭农场)已达到64家,河蟹产量、产值均占全省河蟹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洪桥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河蟹之乡”。

同时,洪桥镇根据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牵头制定了《长兴漾荡河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多个河蟹养殖标准,成立了大闸蟹农合联理事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此外,洪桥镇还建立了“七斗漾”河蟹帮扶基地,专门划出36.6亩养殖面积,通过合作社与10户低收入农户结对,提供蟹苗、技术辅导、统一销路、统一结算一条龙服务,帮助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

目前,洪桥镇蟹塘养殖面积达1.4万亩,养殖产量1800余吨,年产值达2.3亿元,已建成2个以河蟹为主导产品的现代渔业园区和1个河蟹养殖精品园,拥有河蟹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8个。

补链强链 促农增收

沿着环太湖公路吴兴段而行,杨桂珍螃蟹庄园的大螃蟹造型映入眼帘。

在庄园门口,记者见到了杨桂珍螃蟹庄园负责人卢瀛峰。作为一名“蟹三代”,自2015年接下养蟹的接力棒之后,卢瀛峰就创建了以祖母“杨桂珍”名字命名的品牌,用产品思维、品牌策略,来经营螃蟹这门生意。

多年打拼,让卢瀛峰深知,深化产业链是品牌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正因此,2018年,杨桂珍螃蟹庄园在紧挨着太湖的杨溇村落地生根。

“整个庄园占地3000亩,有蟹宴馆、蟹垂钓营地、萌宠主题乐园、蟹文化体验馆、水上集市等30多个蟹主题区块,既是3A级景区,也是一个蟹主题的大型庄园。”卢瀛峰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集‘科研示范、规模养殖、教育科普、农旅观光’于一体的规模化、标准化太湖蟹产业示范养殖基地,真正实现蟹经济、蟹文化的共同发展。”

“螃蟹庄园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也进一步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杨桂珍螃蟹庄园工作人员沈薇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庄园的总客流量突破了1万人次。

与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方式,杨桂珍螃蟹庄园内还建立了杨溇村“太湖蟹”共富工坊,邀请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螃蟹养殖、电商销售等技能培训,并为农户提供兜底收购。目前,该庄园已带动包括15名低收入农户在内的200多名农户,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

如今,在湖州这片水乡生长起来的“毛脚蟹”,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富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