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右)和林如
蒲公英那曲行 陈振濂
念奴娇·赤壁怀古 林如
门庭畏客频 童衍方
童衍方(左)和唐存才
小吉羊室赏真之印 唐存才
记者 孙乐怡
金秋九月,师恩绵长。西泠印社中,一代代师生用手中刀笔记录并发扬篆刻技艺文化。他们的作品和藏品背后,隐藏着许多动人故事。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以及历任社长,都有许多师生传承的佳话。他们不断开枝散叶,薪火相传,将金石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值此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选取了陈振濂与林如、童衍方与唐存才两对师生社员的温馨故事,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殷殷期许,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些动人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更映照出几代人对艺术传统的坚定守护、不懈传承与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这个充满感恩与回忆的时刻,让我们向所有在艺术教育道路上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陈振濂:言传身教 老一辈学者的风范与底线坚守
在回顾我的求学时光时,我深感对老师的崇敬,不仅仅源于他们的专业学识,更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以身作则的生活态度。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底线的坚守。
我特别有幸能够耳濡目染陆维钊先生和沙孟海先生的风范。陆维钊先生待人接物如沐春风,但在学问上却似一座威严的高山,他绝不苟且,坚守明确的底线。我曾在首个研究计划上写下,要在两年内写一部《中国书法史》,结果陆先生严厉地批评了我,指出我不知天高地厚,没有认清自己的分量。还有一次,我上交的研究计划里有一个因错别字而涂改的黑块,他认为我是对学问不认真,对老师不尊敬,罚我回去重新抄写,这样的“惩罚”却令我终身受用。
沙孟海先生对我的教导也让我难忘。当时我写的论文是手抄的,里面有一些资料核实不准确或评价不太客观。为了保护我的原稿,沙先生没有直接改在我的论文上,而是在里面夹了四五十张纸条,提示我哪些地方需要校对改进、哪些评价需要更慎重。
回想起这些老一辈学者的言传身教,我深感他们首先是学问的引路人,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对我们为人为学的塑造。因此,在我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也一直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不要功利心太重、要热心做“无用之事”“无益(利益)之事”。我希望,能够将这些宝贵的师生关系和学问之道传承下去。
林如: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我在中国美院读书的时候,有幸遇到了陈振濂老师。他为我们授课时展现出的口才和渊博精深的学问让我深感佩服,我决定跟随陈老师深入学习书法篆刻艺术。
学习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记得在上篆刻经典临习课时,陈老师让我们做精确临摹,观察古玺汉印的细节并准确表达出来。有同学耍小聪明,在刻完打出来的印花上用印泥来补不足之处。这件事被其他同学向老师“举报”了。本以为会挨一顿骂,但老师却说:“很好,虽然手段不高明,但是至少锻炼了大家的精准眼光。”这句话让我们恍然大悟,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临摹过程中精准的观察力和细致的表现力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陈老师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和程序,他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步骤,让我们能够逐步掌握专业的技巧并且能够进一步生发。作为陈老师的学生,我深感自己在篆刻艺术传承中的责任重大。我们的老师把老一辈篆刻家的技艺和学术理念经过他们自身实践的发展创新,又传承给我们。我们同样要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想,与新的时代主题、新的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的新的篆刻艺术风貌。这是每位印人的责任,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童衍方:春风化雨 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在西泠印社,其实有许多与师承相关的故事。“天经地怪见落笔,街语巷谈总入诗”,吴昌硕先生爱才若渴,曾以此句作篆书联,并另有长诗赠予潘天寿先生以作勉励,已成一段佳话。
教师节即将到来,我更加怀念我的老师。唐云先生和来楚生先生都是我的恩师,他们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启迪,使我终身受益。
初次拜访唐云先生时,我还年轻,未带任何礼物。然而,唐云先生在看了我的作品后,依然决定收我为徒,并赠我一把扇面作为见面礼,那扇面乃是吴昌硕先生的书法。在金石书画鉴定方面,唐云先生总是不遗余力地传授,对我关爱备至,这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来楚生先生在书画篆刻方面的造诣均极高,当今书画篆刻家中能同时在书法、绘画、篆刻三方面达到如此高水平的人实属罕见。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来先生让我现场创作一幅篆刻作品。那时我仅二十几岁,心中颇为紧张,但最终还是基本展现出了自己的水平,来先生看到后也很是高兴。先生过世后,那件刻有来楚生先生题款“楚生篆遣小童刻之”的“门庭畏客频”印章,我一直悉心珍藏。
谈及传承,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做好传承的工作,还要致力于传播。当年老师如何提携我、爱护我,我也要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我对我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怀揣感恩之心,将我们所学尽可能地传授给下一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持续发扬光大。
唐存才:技艺与精神的双重传承
转眼间,三十余载已匆匆而过,回想起与童衍方老师共度的时光,我内心充满了荣幸与感激。童老师不仅传授给我书法、篆刻、金石鉴赏等技艺,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他总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我,鼓励我自己去摸索、去探索,而非直接给予答案。正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塑造了今天的我。
可以说,是童老师引领我走上了收藏和研究战国古陶文的道路。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向我展示了一本吴湖帆题跋的古陶文册页,这让我发现了除篆刻艺术之外的另一条艺术之路。除了技艺的传授,童老师还给予了我无尽的鼓励和支持。记得有一次,我临摹西泠八家钱松的“小吉羊室赏真之印”给童老师看,他非常高兴,认为我刻得很好,甚至亲自为我刻了边款。这样的鼓励让我在专业的道路上更加自信,获得了更大的提升和进步。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我深知老师对学生的引领和鼓励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更多地采用鼓励的方式,而非批评,让学生充满正能量地在学业和专业的道路上前进。未来,在篆刻艺术的传承上,我将会继续秉承童老师教给我的海派前辈的执着追求和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我也会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在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