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楼蕲
出伏后,在宁波市镇海区庄市镇钟包村粮食高产高效示范田内,一幅抢收抢种的农忙画卷已然收笔。“从种单季稻改为种‘早稻+晚稻’,再到发展‘一年三熟制’,关键在于‘抢茬口’。农户除了通过现代化设施提前集中育秧外,借助各类农机具提高收割、播种、插秧效率同样关键。”镇海区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说。
镇海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全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农业“双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加快农业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提升,以机械化补短板,助力粮油大面积提升单产。2023年,浙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5%,居全国前列。
如今的之江大地,已实现了粮食生产从播种、植保、收割到烘干全程机械化的精彩蝶变。
示范推广 机械强农增效
“我在收割完小麦后,又紧锣密鼓地完成了水稻播种,机插加上科学管理,相信今年亩产量会有提升。”嘉兴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种粮大户何荣根说,每次看到田间的丰收盛景都是一种幸福。据了解,今年南湖区晚稻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在各种农机的加持下,播种工作已全部完成。
“我的500亩地,是油菜和水稻轮作。”谈及“机器换人”,衢州龙游县红清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红清竖起了大拇指,“我很喜欢用条播机作业,均匀度好,可调节播种密度,便于后续田间管理。”
向机械要效率、向科技要空间。作为浙江产粮大县、全省机插秧试点县,海宁市推进“藏粮于机”的一张“王牌”就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为调动农户实施机插作业的积极性,我们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今年共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超360万元。”海宁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黄俊杰表示,通过政策激励,近两年海宁市新增各类粮油生产农用机具732台套,无人驾驶辅助设备22套,秧盘50万只,切实增强了粮油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能力。去年,该市新增水稻机插面积2万余亩,水稻千亩示范田亩产达776.8公斤,是全省水稻平均亩产的1.5倍。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开展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农机创新研究基地建设,推动了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目前已经打造了183个良种、良法、良机、良田集成配套的粮油类机械化提单产示范基地。”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浙江将以丘陵山区和特色产业为重点,联合开展油(蔬)菜机械化移栽、粮经轮作机械化等试验示范,因地制宜打造150个粮油为主的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集成一批适合当地推广的技术模式。
宜机改造 破解“配套不全”
淳安是典型的山区县,当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不同的“机器换人”实施路径。“地势高陡、机械化作业条件较差的区块面临的问题较多,突出问题是农资上去难、产品下来难,所以我们率先引进轨道运输机械等,分步实施,逐个突破。”淳安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佩贞说。
在长兴县吕山乡,当地已建成13片千亩方、形成2个万亩方,极大方便了机械作业;在杭州市余杭区漕桥村和前溪村,通过碎片土地归整,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面积共增加至4000余亩。近年来,浙江还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碎片化耕地打造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连片田块,为扩大机插面积夯实了基础。
“以往需要一人花费一天时间进行杀虫作业,有了植保无人机,5分钟就能搞定。”在“土专家”田晓村的帮助下,丽水缙云县新碧街道越来越多农户尝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甜头”。仅每年防范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田晓村的服务范围就在1.2万亩以上,且辐射丽水全市。
农机手是农机得以使用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像田晓村一样的“土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今年以来,浙江以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为契机,加大农机手、维修工以及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并积极开展农用无人机、机收减损等技能培训和田间实训等工作。“我省还将推进以粮油为重点的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7年,全省建成农事服务中心548个,提升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以上,配足配齐耕种收管烘机械装备,确保粮油机械化生产服务全覆盖,初步形成‘5公里农事服务圈’,加快服务提能增效。”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挖潜力 推进“机器换人”
“机械化助力提单产,我们谋划制定工作‘路线图’。以水稻种植为例,有研究表明,包括育秧环节在内机插较飞播可减少用种50%,提高单产5%。”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化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走出了一条发展丘陵山区农业的新路子,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首当其冲是要研制一批补短板的重点机具。”
在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记者的目光被一台仅到成年人腰部的插秧机所吸引。“我省丘陵山区以小田块为主,大机器无法进行作业,这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体积小、重量轻、作业幅宽小,抓地力强且运输方便,在保证插植效率的同时,还能省时省力。如遇到陷田等情况,人力即可拉出,十分适合丘陵山地及小田块的机插作业。”星莱和公司负责人张宝欢介绍。除插秧机外,星莱和公司还研发了丘陵山地微型乘坐式四轮驱动拖拉机,有效解决了动力机械丘陵山地细碎田地机动性差、转弯困难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微小型拖拉机空白。
今年以来,浙江加快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以粮油为重点,通过加大对微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辅助收获设备等补短板机具的攻关力度,已研制出“小型高速插秧机”等26类样机、70款产品,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地及小田块插秧作业时,大型农机运输不便、使用不便的问题,有力推动增产潜力转化为增量实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浙江以推进“两重”“两新”为抓手,通过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优机优补机制。截至7月底,全省报废淘汰老旧农机1370台(年度任务完成率91.3%),申请农机购置补贴机具3.8万台(套),购机补贴资金1.89亿元,进一步优化农机结构,有效推动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我们还将实施水稻机插作业补贴试点,探索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秧盘补贴等作业补贴模式,力争到2027年水稻机插面积增加100万亩,机插率达到50%,小麦条播油菜机械移栽面积增加50万亩。”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