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曰有御侮 神农本姓姜

2024-08-23

绘/陈清和

姓姜的人,在被人问及姓名时,总会说,我姓姜,美女姜。神农就是姓姜。据说有一天,他又尝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腹泻过后,身体全好了。于是,他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让姓姜的自己起死回生。

“薑”,《说文解字》作“䕬”,形声字。薑本义是植物名,是常用的调料。汉字简化时,用“姜”代替“薑”。

中医认为,“䕬”与“疆”字意相同,都有保护疆域的意思。

国之疆域的守卫,乃是军队的职责。

而中医之疆,指的是我们人体守护之疆域。姜是温性的,能抵御寒邪,吃姜能筑成人体保护的一道防线。“薑”也有强大之意,常食此物温肺助阳可强壮身体。《本草纲目》引王安石《字说》云:薑能强御百邪,故谓之薑。

姜,几乎是中国人最善用的一味中药了,不管是不是医生,都知道姜是一味调料,也是一味中药。外面淋了雨回来,家人说,快,弄点红糖姜汤。

连我们小时候吃的糖,都专门有种粽子糖,透明的琥珀色固体糖,里面有切成一粒粒的姜末。吃这种糖,就像喝红糖姜水,小孩在意的是红糖,大人是为了让你吃姜。

嫩的姜,要种得浅一点;老姜,要种得深一点。

都说姜是老的辣。姜桂之性老而弥辣。但平时吃,嫩的好。

嫩姜切片用冰糖和醋浸腌起来,夏天,用个小碟子盛了,在一桌子的油腻鱼肉相衬下,会特别受欢迎。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家宋捷民是个美食家,他说浙江永康产的五指姜最好,皮白光滑呈鹅黄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香味好。五指姜因为永康市中山乡一带有个五指岩而得名。永康买姜和卖姜的人都喜欢说“日食三钱五指姜,到老不用开药方”。

中国是吃姜最早的国家,周朝就有记载。公元三世纪,姜从中国传入日本。等到欧洲人认识生姜,已经是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了,众多迷人的东方香料中,有一味就是生姜。那时生姜在欧洲,曾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医把姜分为四种:生姜、干姜、炮姜、姜皮,叫作姜四味。新鲜的根茎为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用;干燥的根茎叫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痰用;干姜放在沙里,炒到裂开来,叫炮姜,治胃出血,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根茎的外皮叫姜皮,用于和脾行水消肿。

干姜药性守而不走,生姜会走,喝了一碗后浑身发热。

我们平时吃螃蟹,都会用姜和醋调味,用姜是为了抵御蟹的寒气,而在切姜末时,大家常常会把姜的外皮刮干净,其实带皮的姜,才有更好的御寒作用。

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乌头等药物之毒,对鱼蟹之毒,都有一定的化解作用。

生姜止呕,古代中医有“姜为呕家圣药”之说。生姜温胃,对胃寒呕吐最适合。

经常晕车的人,可用个鲜生姜贴在内关穴。手和手腕之间有一个界限,叫做腕横纹。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宋老师说,20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老师下乡,在临安山区,夜晚有个老农来看病,他的手指上有很大一颗疮疔,平时握锄生痛,当地缺医少药,老师就问老农,你能熬痛吗?老农听得可医,就说不怕。老师就找来一片生姜,放在老农的疔疖上,然后隔姜用火炙,病人痛得哇哇叫,过了一两天,这块疔疖开始脱落,病就好了。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早吃生姜赛参汤,晚吃生姜犹砒霜”。说的是一天之内晚上阴气最盛,经一天的奔忙,需要休息,阳气内敛,生姜为发散之品,晚上吃姜容易耗气。

七八月份,有一种花正值花期,非常香,是我最喜欢的姜花,曾经以为那是生姜开花,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姜花与生姜虽然同是姜科,但不同属。生姜是姜属,正常情况下不开花,而姜花则是姜花属,植株高到一米以上,不能食用。也就是说,你不能指望姜,赏完了花后又拿了它的块根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