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滨”遇到“十强县”

杭甬“飞地模式”实现产业合作“强强互补”

2024-08-14

慈溪杭州飞地所在的滨江区星光时代UDC大厦。

记者 陈立平

“隔壁是宁波德曼压缩机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这家企业是位列行业前三的‘小巨人’。”“楼下是浙工大去年设立的慈溪创新设计研究院,主要为慈溪企业做工业设计。”近日,在位于滨江区星光时代UDC大厦的慈溪创新创意(杭州)飞地(以下简称“慈溪杭州飞地”),运营方浙大网新科创集团(以下简称“浙大网新”)飞地事业部负责人郭普兴致勃勃地领着记者参观。

作为这块飞地的负责人,郭普每周有三天在杭州滨江,两天在宁波慈溪,是典型的“双城上班族”。

在2023年浙江GDP十强区县(市)榜单中,慈溪和滨江分别位居第五、第六。强强联合带来的是累累硕果——慈溪杭州飞地成立七年来,先后走出了四家上市公司,拥有两百多名硕士以上实用型人才,还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浙江省“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

以引才为目标,打造宁波首块在杭飞地

宁波以制造业闻名,作为“小家电之都”的慈溪更是个中翘楚。在赛迪顾问上个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中,慈溪再次领跑浙江,位居第七。

亮眼的成绩背后,亦有痛点。高端人才难招,成了慈溪企业家们最头疼的事情。“高端人才都喜欢住在大城市,像慈溪这样的县级城市招聘成本很高。比如一个经验丰富的系统架构师,杭州这边七八十万元的年薪可以招到留用,如果要去慈溪上班,可能总体成本就得提高到一百万元。”郭普说。

由于与杭州之间隔了一个绍兴,慈溪很难像柯桥、海宁等临杭区县(市)一样直接吸引杭州的人才资源。“以前从杭州出发走高速还得先在上虞下,或者绕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程要两三个小时。另外,慈溪没有高铁站,跨城上班不太现实。”郭普指了指自己车子的里程表,七年时间,这辆奔波于杭甬两地的轿车已经跑了二十万公里。

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飞地模式在杭州建设一个人才招引的桥头堡,成了慈溪企业的最优解。2017年2月,慈溪市政协委员、宁波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曙光提交了《关于通过设立“飞地”招商引智完善双创产业链的建议》,得到了慈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当年慈溪市政协的1号重点提案。

此时,“飞地经济”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缺乏相关经验,相关的政策、文件也很少。最终,他们决定采用政企合作的模式,委托浙大网新运营,统一租赁楼宇、代理招商引智、委托对接人才及研发需求等。

短短四个月后,“1号提案”就变成了现实。2017年6月2日,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慈溪杭州飞地在滨江正式开园,成为宁波在杭设立的第一块飞地。巧合的是,当天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实现飞地经济“有核无界”

在大城市建飞地,怎么得到“飞入地”的支持?与普通的产业园区不同,飞地的企业税收归属“飞出地”所有,对“飞入地”来说颇有“挖墙脚”之嫌。

慈溪杭州飞地从定位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属于科创飞地,主要功能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服务本地企业,八成以上的入驻企业都来自慈溪。对滨江来说,不是慈溪‘抢’了滨江的企业,而是原来就在慈溪的企业把研发人才留在了滨江。”郭普说,慈溪杭州飞地还成为“国际滨”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成立七年来,慈溪杭州飞地先后引进项目87个,其中部分企业已成为隐形冠军或位居行业前列。在具体运营过程中,浙大网新还设计了一套特别的积分制度,利用入驻企业的闲置资源互相满足需求。“大到企业自身的业务服务,小到一个会议室、一辆车的使用权,都可以用来兑换积分,再用积分购买需要的相应服务。从而有效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合作,改善飞地运营生态。”郭普说。

对更多慈溪企业来说,飞地则是一个对接杭州的“桥头堡”。“作为委托方,慈溪市政府要求我们不仅要服务好入驻企业,也要为没有入驻的二十多万家慈溪企业提供帮助。以飞地为核,广拓两地市场,成为经济合作联系的重要纽带,实现飞地经济‘有核无界’的设想。”郭普介绍,目前他们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节省企业的对接成本,“比如,之前慈溪有一家做智慧消防的小微企业,希望与海康威视合作,我们通过杭州相关部门与海康威视对接,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合作。”

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浙大网新还设立了一支三十多人的专家团队提供支持,涵盖创新创业、金融财会等各个领域,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以飞地为媒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随着杭州、宁波“双城记”越唱越响,慈溪杭州飞地也开始跳出慈溪,在杭甬两地产业链、创新链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今年五月,由AI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何晓飞创立的杭州飞步科技分别中标“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40辆智能集卡采购项目”与“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45辆智能集卡采购项目”,总金额超亿元。

杭州的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宁波的海港,背后离不开“海港联运创新联合体”的助力。这个联合体由浙大网新依托慈溪杭州飞地及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联合飞步科技、浙江海港集团等成立。“飞步科技有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但在产业化进程中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海港联运创新联合体则通过链接龙头企业浙江海港集团,为科研成果找到了用武之地。”郭普说。

今年3月启用的浙工大慈溪创新设计研究院则是杭州科创赋能宁波制造的另一个案例。该研究院位于慈溪杭州飞地十三层,拥有一支由数十位资深教师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慈溪是小家电之都,我们借助浙工大在工业设计领域的跨学科优势,为部分制造业企业提供外观设计、产品开发等服务。”浙工大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方向博士李愚介绍。

“宁波有发达的制造业,杭州则有大量的数字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企业,这种互补性带来的强劲合作需求,是杭甬‘双城记’越唱越好的基础,也是慈溪杭州飞地越做越好的关键。”郭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