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倩
近日,走进建德市大同镇淞溪村,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成群结队的鸭子在稻田中恣意遨游。
“我们会在水稻种植后半个月放入鸭苗,在水稻收割前后对鸭子进行售卖。”大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同镇积极探索“稻渔共生 稻鸭共养”等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发展稻鸭综合种养是采用了“一水两用”模式,充分利用水稻生长和鸭子养殖的时间。2024年,全镇有20个村6270亩稻田开展稻渔(稻鸭)综合种养,其中稻鸭共养面积5950亩。
“去年我们公司开展稻鸭综合种养150亩,不仅水稻的品质好了,而且还多了一笔销售鸭子的收入,亩均增收2500元,所以今年又增加200亩面积。”杭州建德他同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建红说道。
据介绍,在稻鸭综合种养的田间,鸭子们成为了天然的“守护者”和“耕耘者”,它们在稻田中穿梭,捕食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障了水稻的绿色健康。同时,鸭子的活动搅动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鸭子的粪便更是天然的有机肥料,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使得产出的稻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糯,富含营养。稻田为鸭子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鸭子,体质健壮,肉质鲜美。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稻鸭综合种养模式下的鸭子更具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据统计,大同镇通过稻鸭综合种养,带动35名种粮大户参与其中,新增就业岗位75个,带动农户就业增收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