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微博以“愿巴黎奥运的意难平,都能继续前行”为题,评点奥运开幕以来,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意的痛苦。但无论胜利或“意难平”,都值得致敬。央视新闻也以“没有金牌,他们依然闪闪发光”为题,点赞为国家荣誉而战的奥运健儿们。
“意难平”,或许意味着目标未能达成。“意难平”,看似有无奈,但又何尝不饱含着对未来的期待。竞技体育本就如此,永远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是其残酷的一面,又恰是其魅力所在。
一次失利,并不代表着全部。正如中国女乒队员孙颖莎在冲金失利后所说:“我也会好好规划未来的四年,希望洛杉矶奥运会自己能有机会再冲击金牌。”暂时的折戟,或许意味着还需更多打磨和积淀,成长也是成功!以此反观本届奥运会,多次征战而最终如愿的运动员不乏其人——从两战奥运会最终圆梦的樊振东,到三征奥运终在男子25米手枪速射中摘金的老将李越宏,乃至五战奥运、终获网球“金满贯”的塞尔维亚名将焦科维奇等,无不是如此。
奥运赛场上,最动人的瞬间也不只是夺金一刻。21次出场,让世界记住了“体操劳模”张博恒;尽管与金牌遗憾擦肩,但王欣瑜与张之臻在奥运会上为中国队获得首枚网球混双项目银牌,已然创造了历史。此外,从叶诗文到张雨霏等,更有诸多老将仍然征战在路上,从他们的参赛经历中感受执着与坚韧,当他们挥别辉煌过去,再次站在赛场上,便早已成功地证明了自己。
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赛场上能拿金牌的是少数,大部分运动员总要经历一番“意难平”。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原本也是自然规律。从近年情况看,运动员退役转型路径越发多元,他们以自身经历证明体育赛道远非人生全部。也有不少人仍以另一种方式始终默默坚持着,继续在赛场上逐梦。以中国奥运首金获得者许海峰为例,后来又历经多届奥运会,一度从辉煌到低谷,他最终选择退役执教,带出弟子无数,其中世界冠军不乏其人,他以身体力行的“传帮带”,实现了奥运精神的薪火相传。巴黎奥运冠军樊振东的教练王皓,当年曾在多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中与金牌擦肩而过,最终,通过弟子樊振东的这次夺冠,也让这样的“意难平”一朝得消。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对奥运赛场而言,登顶固然可喜可贺,但“意难平”同样值得尊敬。鏖战还在继续,那些拼搏与挑战、突破与超越、遗憾与泪水,都诠释着奥林匹克的意义,都值得鲜花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