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童倩
记者 童倩 通讯员 发改宣 沈家祥 季一扬
这个夏日,和气温一样火热的,是杭州服务业经济。
从紧张有序的钱塘江金融港湾,到热闹非凡的武林商圈,再到数字澎湃的未来科技城,杭州以现代服务业之力,汇聚城市发展势能。
最新发布的杭州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283亿元,增长5.0%,占GDP比重攀升至71.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4%。现代服务业正在杭州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引擎”作用,日益成为杭州扛鼎的经济发展基本盘。
“服务业经济大市”杭州,展现出奋力腾飞之势。
向更现代化“发力” 生产性服务业起飞
杭州经济的底气之一,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重头戏”,是生产性服务业。
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服务业规模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六成。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和繁荣,是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的标配。在国际上,一般用两个“70%”来衡量经济发达水平: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
第一个指标,杭州去年已实现;第二个指标,杭州还有“一步之遥”。
迈入2024年,如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事关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命题。
作为“服务业经济大市”,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再创新高,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6%。
“这其中绕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加持,杭州服务业结构,正朝着生产性方向持续优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与之相呼应的是,“投资”也正向着生产性服务业“倾斜”。
杭州正凝聚形成强大的“服务业”磁场,虹吸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项目、人才、政务等要素。2023年年初至今,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8.58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43.4%。近年来,杭州已先后招引落地辉瑞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盖乐士科技、保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
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落地总投资1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05个,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56个,占服务业项目总数的76%。
乘“投资”之势,杭州服务业的“生产性”特征愈加鲜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就在7月,杭州召开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聚力打造“五大中心”,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智慧物流枢纽杭州eHub项目、国风投双碳科技基金项目等一批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也于会上签约。
这意味着,杭州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拓展。
向更深层次“破壁” “两业”融合加速
数据显示,今年1-5月,杭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1.6%。软件服务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增速与“两业”(即: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小数据”蕴含“大手笔”。迅猛增长的背后是杭州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提升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的同时,推动“两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今年4月,杭州钱塘区和余杭区,以及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两业”试点单位。
推动“两业”融合发展,钱塘区拥有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3家省级“未来工厂”,更有顾家家居、中策橡胶成功创建“两业”融合省级试点。
在“两业”融合“势不可挡”的今天,嗅到机遇的企业正从制造企业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比如,位于余杭区的浙江大学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已带动产业链上下游100余家企业协同创新。
眼下,走进杭州的工厂车间,你可以看见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前瞻应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两业”融合发展提速、提效,杭州制造业发展实现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的拓展,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的提升。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正在加速“破壁”,紧密结合、融合共赢。可以预见,“1+1>2”的聚合效应将随之而来,并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打开更大发展空间,为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