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柚变身中药,成为新“浙八味”之一

常山胡柚小青果造就大产业

2024-08-01

收购胡柚小青果

记者 邱丹晨 通讯员 刘科雅 俞国文

“今年小青果收购价每公斤4元左右,干片销售价每公斤21-24元。”这几天,衢州常山鸿春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鸿春正忙着将收来的200吨胡柚小青果进行筛选、切片、烘干。

胡柚小青果是炮制中药“衢枳壳”的原料。“衢枳壳”2018年被列入新“浙八味”和“衢六味”。

从小青果到“衢枳壳”,从树上金黄的果实到胡柚汁,胡柚已成为常山百姓的致富“金果”。据悉,今年常山胡柚小青果干片总产量预计超过6000吨,总产值超亿元。

“衢枳壳”入选新“浙八味”,小青果身价倍增

胡柚是酸橙的栽培变种,在常山当地有600多年的栽种历史。常山胡柚枳实、枳壳在明朝时期就已被列为中药,分别在明万历《常山县志》和清康熙《衢州府志》中有明确记载。

但在2016年以前,胡柚小青果曾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今年50多岁的李鸿春,和胡柚打交道已有30多年。他说,每年5-7月,胡柚落花坐果后会产生一部分自然落果和残次果,为了保证成熟果的质量,还需要人工疏果,这部分小青果总量达数万吨,“原来青果卖不上价,主要是没市场,大多被扔掉了,挺可惜的。”

这一说法也得到常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汪丽霞的印证:“2016年以前,还没有‘衢枳壳’的名称,销售价格也不如其他枳壳。”

直到2016年,《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发布,“衢枳壳”被收入其中。其原料胡柚小青果自此身价倍增。2018年,“衢枳壳”先后入选新“浙八味”和“衢六味”中药材培育名单,销售价最高达到32元每公斤。

确定最佳采摘期,保障小青果干片品质

“枳壳是大宗中药材,每年用量较大,确保其足够的药效成分是提高市场份额、打响品牌的重要保证。”汪丽霞说。

为此,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对胡柚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从落果开始,一周一次取样,持续对胡柚小青果有效成分的含量开展检测,并结合光照、雨水、生长情况等条件,确定最佳采摘期。

“今年胡柚小青果的最佳采摘期为6月20日到7月20日,为了确保品质,超出这个采摘期的各个收购点都不能进行收购。”汪丽霞介绍,采摘时间一到,常山县中药材协会、常山县市场监管局、常山农业农村局就会派出工作人员到各收购加工企业检查、监督。

与此同时,常山胡柚种苗正从传统百姓自行嫁接向科学繁育升级。记者在常山县胡柚种苗繁育中心看到,6个高大的数字化育苗大棚里,20万株胡柚种苗长势良好。200多套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控着大棚内的光照、空气、土壤等指标,为选苗、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培育的优质种苗都无偿提供给全县种植户。这个柚橙9号药用型新品种,是做‘衢枳壳’的专用品种。”汪丽霞指着一片低矮的胡柚苗告诉记者,该品种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比一般小青果多了20%-30%。

开发胡柚青果茶等衍生品,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一走进浙江德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门,阵阵柚果清香便扑鼻而来。公司董事长段辉根招呼大家坐下,并拿出公司的“拳头产品”胡柚青果茶招待大家。

段辉根介绍,胡柚青果茶以常山胡柚小青果和云南的普洱茶为原料,胡柚皮带一丝微苦味,而普洱茶入口生津,回甘持久。经过高温冲泡后,两者的口味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独特风味。

“胡柚可药食两用,但是中药不可能天天喝,做成茶饮应该很有市场。”段辉根并不满足于将胡柚小青果加工成干片。2019年,他在朋友的启发下,通过多次尝试,打造出了胡柚青果茶。

“一投放市场,反响不错,产品除了省内,还销往福建、广东等地,当年销售额就达到80多万元。”段辉根说。

除了胡柚青果茶,近年来,常山县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出胡柚饮片、配方颗粒、冻干片等多元化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胡柚小青果的产业规模。

常山县还制定出台了《常山县“一只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2025年)行动方案》及产业发展政策,把药用化、加工化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各类主体规范生产“衢枳壳”原药材。常山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种苗繁育、质量检测、烘干加工、仓储冷藏等产业链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