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人体检 33%查出脂肪肝 增幅超病毒性肝炎

肝病专家黄劲松:营养干预先行,迈开腿不如管住嘴

2024-07-26

掌门人说健康

杭州市西溪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肝病科主任医师 黄劲松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沈文礼

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困扰。

今年5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提到,过去20年,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9.6%,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对比近年来杭州市西溪医院接诊的脂肪肝患者数,其增幅也远超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2023年共有两万人入院体检,33%查出脂肪肝。

“只要超声能发现的脂肪肝,都应积极干预。”在黄劲松看来,对付脂肪肝,关键还得做好自我管理,迈开腿不如管住嘴。

生活方式“催”病 1/3体检者查出脂肪肝

肝脏是机体调节能量和糖脂代谢的中枢器官。《指南》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脂肪肝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升高,尤以我国较为严重;能量密集型饮食和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及其催生的肥胖、代谢综合征、Ⅱ型糖尿病等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从我们医院健康体检情况看,有脂肪肝的患者数占据总数的1/3。以往这是一种老年病,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年轻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上升。”黄劲松认为,这反映出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与脂肪肝的发展密切相关。

当下,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脂肪肝类型,一旦失控,肝细胞炎症、损伤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可能悄然而至。门诊中,黄劲松接诊过两位患重度脂肪肝的“小胖墩”,一名是体重85斤的9岁男孩,入院时已出现肝功能损害;另一名16岁男孩体重超200斤,平时酷爱甜食,入院时被诊断出患有肝纤维化。

早期干预可逆 肥胖患者先管住嘴

“脂肪肝患者有不少共性,如存在明显的超重或肥胖,出现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平时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黄劲松提醒患者,体重管理离不开饮食管理,积极干预,重度脂肪肝也可逆转。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黄劲松提醒顺序不能颠倒。“有时多吃一口,可能要走一万步去消耗,而且肥胖患者过度运动还容易造成膝关节运动损伤。”

在肝病专家眼里,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从脂肪肝发展至肝硬化,快的只需三五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肝脏柔软时就用心呵护。

面对“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有患者担忧,脂肪肝会不会“跳级”至肝癌。对此,黄劲松科普,脂肪肝在发展至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过程中,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因此即便是早期脂肪肝也要积极干预,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控制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等风险因素。

减脂可以不用药 夏季护肝有良方

“腰围可作为评估脂肪肝发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黄劲松解释,腰围较大通常意味着内脏脂肪堆积较多,这种脂肪更容易影响肝脏健康。对于肥胖和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要适当减重和控制血脂,一般理想体重(公斤)等于身高(厘米)减去105。

如何通过非药物手段进行科学干预?近年来,黄劲松带领团队建设医院脂肪肝肥胖诊疗中心,联合内分泌、肝病、消化内科、营养、心理、中医科等学科,延缓并逆转患者脂肪肝的演变。

去年,市西溪医院“快乐减脂、健康享瘦”公益减脂营亮出了成绩单:通过营养和运动等非药物手段干预,14名营员3个月累计减重126公斤、人均减重9公斤,不少人的脂肪肝、糖尿病出现逆转。其中一名30岁的小伙子,进来时甘油三酯超标7倍,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坚持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一周,血液指标恢复了正常。

作为肝病专家,黄劲松护肝有方,他平时只喝茶和白开水,每周坚持一次时长两小时羽毛球运动。“水可以促进代谢,夏季要多喝水,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避免酗酒和过度用药。同时要定期体检,一旦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个肝功能指标升高得重视,可能存在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