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新赛道 萧山如何“向高而攀”?

2024-07-23

制图 焦俊

记者 方亮 萧山微融圈 毛越 黄蕾

人工智能新一波发展浪潮,让机器人产业迎来又一个春天。

7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萧山机器人小镇协办的“2024亚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峰会”在萧山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介绍说,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综合体,人工智能从传感器、算法、算力三个维度为机器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作为工业大区,萧山在前不久举行的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提出,实施“AI+新制造”行动,打造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第一区。

【改革案例】

“先行者”机器人小镇

作为浙江省首个以“机器人”命名的特色小镇,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小镇在不到4平方公里区域内已经培育了规上企业7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发展成为研发、制造、服务一体的产业生态。

在小镇,很多企业因为快了“一秒钟”,跑赢了市场。

浙江兆丰机电汽车轮毂轴承企业厂区内,一条智能化新产线正在运行。这是兆丰机电投入近4000万元升级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升级后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让生产一套汽车轮毂轴承的平均时间,从15秒变为14秒。

跟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轴承设备迭代更新周期更长,企业对设备迭代并不盲从,所以4000万元的投入也意味着一次重要的投资决策。

在小镇,AI智造的成功转型案例不只有兆丰机电。在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与胜达集团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内,基于纸包装行业的AIGC大模型应用——小方,呈现在人们眼前。

“我们用大量的基础数据重新训练这个AIGC大模型,使之能够应用于包装设计的工业化场景。”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张伟介绍,利用大模型技术,胜达能够实现最快用60秒的时间设计一款高质量、可印刷的包装方案,这便让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仅能够生产,还能深耕垂直领域的设计研发。

抢抓机遇,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萧山机器人小镇可谓“抢先一步”。小镇党委书记俞爱华介绍说,“我们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了设计孵化、制造、应用、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制定了全方位、多维度、菜单式的配套政策,全方位助力企业成长。”

【改革路径】

让更多AI在萧山跑起来

在“2024亚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峰会”上,萧山区副区长朱国军表示,“萧山将通过创新圈、算力圈等,为大家的创业创新奠定基础。”

要打造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第一区,萧山一条关键路径,是通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重点任务的形式来推进产业的AI化。 算力,无疑是萧山推进“AI+制造”的第一重任。目前,萧山已经部署了以图灵小镇为核心的2300P先进算力,并设立5000万元的“算力券”,鼓励企业用足用好这些近在身边的资源,让更多AI项目在萧山跑起来。

数实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当前萧山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萧山将通过各种政策引导,解除广大企业的后顾之忧,推动企业在数字浪潮中扬帆起航。

比如创新推出免费试、免费用的“轻量化应用+基础公共服务”数改新模式,筛选出多款精品应用,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

此外,萧山还将数改预算总额从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在数改路上不让一家企业“掉队”。

据悉,锚定打造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第一区定位,萧山力争到2025年,实现“51233”目标:培育5个以上具有影响力的垂直应用大模型,形成10个示范性应用场景,培育20项高价值关键产品,引育30家高竞争力AI企业,规上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达到30%以上。

【点评】

AI+制造“向人而行”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只要慢一步,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当前全球机器人行业正值产业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日前在萧山举行的“2024亚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峰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人形机器人、微纳机器人等的应用,以及与行业的协同创新前景做出展望,为机器人产业描绘了一幅可预见的未来图景。一个重要的“向高而攀”的方向,是让机器人在智能感知、自主学习和人机交互方面不断攻克瓶颈问题,让工业机器人从“单一反馈”向“全面具身化”转型。而未来,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生物计算等都能在人形机器人场景下得到体现。

作为全省制造业大区,萧山在这条新赛道上运筹帷幄,从政策支撑到实践应用,从产业集聚到生态营造,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