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销售部门在杭州,生产基地在绍兴上虞

杭绍合奏产业协同发展新曲

2024-07-17

绍兴上虞万里科创产业园(浙里新征程创投产业园)。

记者 邱丹晨 通讯员 陆泱萍

日前,浙江嘉柴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柴公司)生产的8台柴油发电机组,搭乘货轮从宁波港出发,前往印度尼西亚。

嘉柴公司是一家杭州企业,为扩大产能,今年5月将生产基地搬迁至绍兴上虞万里科创产业园(浙里新征程创投产业园)。“生产基地从原来的3100平方米扩大到8400平方米,海内外订单源源不断,产能终于跟上了!”该公司负责人蔡威欣喜地说。

研发、销售部门在杭州,生产基地在上虞,是万里科创产业园内不少企业的共同特点。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下,杭绍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城市间的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成为“杭绍同城”的生动注脚。

通勤时间一小时,“双城”似“同城”

蔡威家住杭州九堡,嘉柴公司生产基地整体从临平搬迁到上虞后,他每天都要往返杭州和上虞。“早高峰时,从家里开车到临平需要四十分钟左右。”蔡威说,现在从家里到上虞的车程约1小时。

目前,嘉柴公司有20多名员工在上虞的生产基地上班。“不少人住在杭州,有每天开车往返的,也有选择高铁通勤的,高铁站离园区也不远。”嘉柴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园区还提供了员工宿舍,租金也很低廉。

作为国内知名发电机制造商,嘉柴公司生产的发电机远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前,订单量充足,产能跟不上,是企业另寻新址的主要原因。如今生产基地扩大了一倍多,项目达产后,预计产值是原来的两倍以上。

这对企业来说是利好,但当时蔡威并非全无顾虑:“杭州的物流很发达,之前比较担心搬到上虞后会周转不及时,前后考虑了将近一年。”如今搬迁近两月,他很“庆幸”当初的决定。

“我们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从重庆、南昌、上海等地走公路运输,下了高速,几分钟就能到现在的厂房。”蔡威说,目前企业生产的成品发电机大约一半销往海外,从园区到宁波港仅两小时的车程。随着产能的扩大,公司计划两到三年内,产品出口量提升到80%,内陆运费成本压缩、周转时效提高等优势会进一步显现。

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两地产业共兴

绍兴舜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有着杭州“血统”的企业。2021年,该公司将生产基地落户于上虞东关街道,专门生产光伏组件智能清洁机器人。“主要是冲着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更低的成本来的。”企业财务总监陈行良直言。

“在生产基地的选址上,我们曾有几个园区可选。”陈行良回忆,那时,上虞不少乡镇、街道都有自己的招引方向,“东关街道主要招引机械制造企业,我们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下游大多是一些关键机械零部件企业,和园区招引方向契合,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目前,该公司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布局在杭州萧山信息港小镇,周边还有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图灵小镇、机器人小镇等集聚区。“杭州有很多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而上虞在用工、土地上优势明显。”陈行良说,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带给企业更广阔的天地。

从地图上看,104国道、上三高速和杭甬运河从东向西贯穿东关街道全境,杭绍台高铁的运行更是拉大了集镇的发展框架。“无论是走公路、铁路还是水路,到杭州、宁波都很方便。”东关街道有关负责人说。一直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东关街道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机械零部件和环保节能设备三大产业集群。

作为东关街道培育新动能的产业集聚平台,万里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占地210亩,共有10幢标准厂房,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为了吸引外来企业、人才落户,园区推出了房租减免、装修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园区已有20余个项目落户,引进青年博士5名,申报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4人,申报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