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自然教会了我们哪些事?

观察自然也是读懂生活的过程

2024-07-04

浙江图书馆供图

图片由腾讯元宝AI生成

记者 陈栋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里说:“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置身于“疗养院”中,人们免不了观察周遭的环境。对于自然,人们究竟是在观察什么?日前,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与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邀请了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宣传部部长王西敏前来开课。王西敏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自然教育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并通过许多有趣的案例,告诉大家如何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自然教育。

你是否一定要做“最高那棵树”?

平衡与多样性才是最好的

在当下的自然教育领域,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博物派,认识某棵树叫什么树,某只鸟叫什么鸟;还有一种是理念派,认为感受自然最重要。对于王西敏来说,从历史教师转向自然教育领域,他并未受到专业的限制,所以,他认为自己是“中间派”,更关注自然和人的关系,关注物种背后的故事。

“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什么?”王西敏用这个问题开始了他的课程。在座的许多孩子都知道答案:“北美红杉!”之后,王西敏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国最高的树在哪里?你会去哪里找最高的树?树能不能无限长高?

王西敏介绍,美国科学家通过模型测算,认为地球上最高的树不会超过120米,同时,他们对北美红杉进行了研究,发现红杉树顶部的叶子明显缺水,说明受水分、营养传输的限制,地球上的树不可能无限长高。

“大树都生长在森林里,面临着复杂的竞争环境,因为森林是由无数树木组成的,并不是只有最高的树。”王西敏说,他想借这个例子问一问在座的家长,如果孩子是一棵树,是不是一定要做最高的那棵,“大自然传递的信息是,平衡和多样性才是最好的,自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树,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

是记忆重要,还是体验重要?要鼓励孩子去大自然中玩

如何接触自然,可能是很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会遇到的“难题”。为此,王西敏用一个简单的互动为大家做了一次思想“开导”——他让大家现场画一只蚂蚁。虽然对蚂蚁并不陌生,但在绘画时,很多人还是卡壳了:蚂蚁到底几只脚?分别长在什么位置?这也许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记忆而不重视切实体验造成的。

对此,王西敏提出,体验比记忆更重要。“中国的孩子长期以来擅长记忆,但我觉得自然教育并不是鼓励孩子们去记物种的名称,我更希望孩子们去接触大自然。”他说,“今天孩子的阅读量和知识量大,知道得多,但这和亲自体验自然还是有差距的。爸爸妈妈还是要鼓励孩子去自然中玩,多为他们提供体验自然的机会。”

当然,让孩子去自然中玩会有很多矛盾点,王西敏也收集了一些。比如,有家长困惑,自然究竟在哪里,似乎离自己很远;比如,有家长觉得,那些鸟、昆虫、植物,自己都不认识,实在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比如,有家长担心,野外有各种蛇虫鼠蚁,孩子被咬伤了可不得了;比如,有家长焦虑,孩子去大自然里玩了,学习会落下;又比如,有家长嫌麻烦,孩子玩得衣服都脏了,还得大人来洗……

“童年只有一次,过了就过了。衣服脏了可以洗,破了可以换新的。到底是孩子的童年重要,还是几件衣服重要?”王西敏说,“换个角度思考,家长可能就有不一样的看法了。”

人真的是“万物之灵”?我们永远是大自然的学生

关于自然教育,王西敏说,如果认为自然教育仅仅是带孩子认识一些植物、动物,了解一些生态知识,那就片面了。好的自然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更好地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开展自然教育,也是唤醒公众对美的认知,无论面对的是一朵花、一只昆虫,还是一只飞鸟。美的认知一旦被唤醒,人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自然很重要,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保护。“我们从自然中学习,从自然中感悟,人并不是‘万物之灵’,我们永远是大自然的学生。”王西敏说。

王西敏特意讲了关于梭砂贝母的故事。梭砂贝母是一种生活在横断山脉的植物,具有药用价值,为了躲避人类的采摘,它学会了伪装。原本,它长出的是黄色花朵和嫩绿的叶片,现在,它的花和叶子都变成了灰色或者棕色,与周围的岩石、泥土的颜色非常接近,不易被人发现,而这种变化就发生了数十年间。“花开不是给人看的,动物不是为人而活的,万物都是有联系的。”王西敏说,这是他的生态观察“三原则”,“所以,我们要对自然进行保护,首先要体现尊重和爱护,每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进化出来的,非常珍贵。”

从身边最简单的自然观察不断延伸出各种问题,既包含自然知识、观察方法,也涉及真实的生活,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堂自然课带来的启发已不限于“自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