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杭州,向更高处登攀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杭州新实践

2024-05-13

拱墅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城市信用共享大数据平台(即“钱江分”系统后台)。

记者 王勇 洪光豫 童倩/文

记者 王毅 步恩撒/摄

拱墅区小河街道,一家企业曾因违反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代办“信用修复”。9时49分在线提交申请,15时01分系统显示该公司信用修复“审核通过”。

“信用小‘污点’会影响企业商誉,在招投标、申请政府补贴、融资贷款、上市等企业发展进程中形成大‘堵点’。”拱墅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卫峰说,拱墅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系统,今年2月,还全面推行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打通信用修复“最后一百米”。

信用,一头连着城市声誉和未来发展,一头连着百姓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在杭州,只要是工作或生活且年满18周岁的市民,无论户籍归属,只要点点手机,几分钟就能开通自己的城市个人信用分——“钱江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522万人开通 “钱江分”。

无论“钱江分”还是“信用修复”,都是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功范例。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和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2002年2月,杭州市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多年来,杭州市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向纵深挺进,信用之风润泽杭城,信用果实可感可知。

而今,杭州从“新”出发,乘“信”远航,擘画攀登行动路线图,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助力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

信用不只“有价”,而且“价值连城”

“五一”假期刚过,喜提offer的王珊开始“租房”。打开某租房平台惊喜发现,她的“钱江分”可以享受信用权益。“凭钱江分可以打折,超过700分有八八折,一年能省好几百元呢。”王珊对未来的工作更添信心。

“世界读书日”这天下午,“新杭州人”王凯正刷着朋友圈,接受《一份来自钱江分·信用借阅的深情,请查收》的推文“安利”,他在“钱江分”小程序花了38个“浪花积分”,兑换了6元借阅免邮券。很快,王凯就收到同城快递送来的5本书,不花一分钱借书到家。

(下转第3版)